任正非称全球经济面临衰退,华为首先要活下来,重视风险是为了更好的活着,无需悲观



任正非在8月22日于华为内部论坛发表一篇文章,标题是《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
虽然这是在华为内部论坛发表,但今天也很快被各路媒体报道文章内容,其中任正非在文章里的不少观点是比较“吓人”的,比如“未来十年应该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历史时期,全球经济会持续衰退”,“让寒气传递到每个人”等等,这些观点显得很犀利,所以任正非这篇文章一下子就广为流传。
不过我这里还是需要强调一下,任正非这篇文章是面向华为内部员工写的,并不是面向社会公众写的。
大家看任正非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定得搞清楚这个“面向对象”的前提。
任正非之所以要在文章里把观点写得如此肯定,也比较吓人。
我认为更多是为了让华为内部员工重视这种危机风险,所以才要把话尽可能说重一点,来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加强危机管理。
任正非作为华为的掌舵者,他在做战略决策和预判的时候,他是有责任把话跟员工讲得足够清楚,但这不代表未来就会完全如他所说的那样去发展。
我一直跟大家说,未来是没有人能100%预判准确,所有人的观点也都只能参考,任正非自然也不例外。
只不过像任正非这样比较厉害的人,战略眼光一直也比较好,他的很多观点,更值得我们参考和重视,但我们也不能完全没有自己思考就全盘接受他的观点。
还是得自己多多独立思考。
虽然过去这三年,我是一直跟大家提醒,世界经济面临衰退风险,有可能爆发世界经济危机。
不过我倒是没那么悲观,认为世界经济会面临长达10年的衰退期。
我认为最多3-5年就差不多了。
当然,这也仅仅只能代表我的个人观点,未来实际情况如何,谁也不敢打包票一定如何。
但我们从现在很多事情和趋势看,只能说当前世界经济确实面临很大的衰退压力。
而且未来3-5年内,很难看到世界经济可以很快恢复迅速发展的可能性。
从经济周期的发展规律来说,经济有繁荣期,自然也有衰退期,经济发展的周期变化,这本来就是客观存在,并不会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很多时候,我们还是要尊重规律,顺势而为。
在经济繁荣周期,个人和企业可以考虑激进扩张,迅速扩大规模。
但在经济衰退周期,个人和企业就需要更多考虑风险,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危机管理,谨慎投资,保障现金流。
这是我过去两年一直跟大家说的观点。
其实跟任正非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也比较一致。
所以,我今天文章会来对任正非这篇文章,做一些个人解读。
有质量的活下去、
我们先来分段落具体看看,任正非这篇文章都说了啥。
(1)未来三年有质量的活下去
首先,任正非提到了“未来三年有质量的活下去”。

在这段里,任正非提到,“要看到公司面临的困难以及未来的困难”。
然后就说了这么一句话“未来十年应该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历史时期,全球经济会持续衰退。”
任正非这个观点的理由是“由于战争的影响以及美国继续封锁打压的原因,全世界的经济在未来3到5年内都不可能转好,‍‍加上疫情影响,全球应该没有一个地区是亮点。”
当然,任正非这话说得有点过于肯定。
不过也符合我认为这轮世界经济危机会持续3到5年的看法。
也就是危机的爆发期是未来来3到5年。
所以在危机的爆发期,世界经济自然是好不了。
但关键是危机结束之后呢?
任正非说未来十年,全球经济会持续衰退,这点我认为还是有比较大的变数。
十年太长,变数太多,现在谁也不敢打包票一定会怎么样,这个大家首先得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我理解任正非这段话的意思是。
未来3到5年是一个危机爆发期。
然后未来5到10年,是危机爆发过后的一个阵痛期,会遭到危机余波影响,经济仍然处于衰退状态。
所以,这里面是有两个层级的概念。
从我个人判断来看,未来3到5年的危机爆发期,我整体跟任正非的看法一致。
不过未来5到10年这个,经济继续衰退,我认为变数比较多,不一定只有持续衰退这一种可能性。
如果未来3到5年的经济危机烈度比较大,是有可能跟上世纪1929年大萧条一样,有比较长的这种危机余波影响。
不过这里有很多变数,关键得看这轮危机博弈各方的胜负状态,特别是中美关系的博弈。
比如说,我之前也跟大家说过,未来3到5年内,我们是大概率要完成夙愿。
由此可能出现,我们和美国的博弈会进一步加剧,双方的地缘冲突会进一步升级。
这将是未来3到5年,世界经济危机里比较关键的一环。
所以,5到10年,世界经济能否迅速进入复苏期,关键看未来3到5年内,世界各方能不能在危机爆发期里,快刀斩乱麻,把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给一个水落石出的结果。
简单说就是,中美的博弈能否在未来3到5年,有一个确定性的结果。
如果我们能在未来3到5年里,在这场博弈里胜出,美国也因此认清现实,那么未来5到10年,世界经济应该就会很快进入复苏期,那么世界经济走势可能就是一个比较大的V型反转。
但是,假如未来3到5年里,我们和美国的博弈没能分出胜负,双方进入到战略相持期,甚至是出现新冷战的话,那么未来5到10年,世界经济就还需要承受中美博弈加剧的影响,如此一来,世界经济就可能遭到危机余波的影响更大,可能会陷入到持续衰退之中。
所以总的来说,我认为未来5到10年会如何,从现在去看,变数太多,很难确定,我们更多还是要多多观察,走一步看一步,不能太过于盲目的笃定某一种可能性。
至于3到5年内的这个危机爆发期,我认为从目前情况看,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这也只能代表我个人观点。
(2)盲目投资的业务要收缩
任正非的讲话里,第二段主要内容是说“盲目投资的业务要收缩”。

这段内容比较长,我这里稍微提炼一下。
1、盲目扩张、盲目投资的业务要收缩或关闭。
2、合理编制人员ICT基础设施,还是黑土地粮仓。
这个是指华为的主业,也就是通讯和信息技术。
华为的消费者业务也就是前几年发展起来的,华为之前更多主要做通讯技术,比如5G基站,这个就是ICT基础设施,全球通讯和信息都是建立在这些ICT基础设施上运行起来的。
这是华为的主业。
所以任正非也说了“基础设施卖底座不是做生态”。
这几年,“做生态”都快成为很多喜欢画大饼企业家的口头禅,如果企业家出去不跟人家说自己在做生态,就会显得很LOW。
但是,过去几年做生态的企业,很多已经倒了,有的则在倒的路上。
做生态本身是没啥错的,主要经济周期不对,在经济衰退周期里,搞所谓大生态,更容易放大风险。
所以任正非也说“终端是未来崛起突破的基础,但不能盲目”。
这个倒不是说华为就不搞生态了,华为只是在卖ICT基础设施这块领域不去乱搞生态,但其他一些已经搞起来的生态,华为也不可能丢,比如华为的手机终端业务,包括鸿蒙系统的生态,这些现在已经搭建起来的生态,华为肯定还是要尽量去维持的。
3、华为云计算要踏踏实实以支撑华为业务发展为主,走支持产业互联网的道路。
华为云计算业务,是过去几年发展比较好的。
这里比较关键的一个词是“产业互联网”。
这个实际上就是包括,智能制造,也就是把很多产业给互联网化,通过信息技术构建,让制造环节可以通过互联网充分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最大化提升生产力。
产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需要海量的云计算。
这一块是华为一直主攻的方向,所以华为这块是肯定不会丢。
但除了产业互联网之外,华为的云计算的其他支持业务,可能就会出现收缩。
比如,任正非提到“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不能铺开一个完整战线,‍‍聚焦在几个关键部件作出竞争力,剩余部分可以与别人连接。”
说白了,就是华为不会试图自己把整套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搞出来,这里应该主要指智能驾驶,华为可能会聚焦在几个关键部件。
除了上面这些是华为会继续聚焦的主业,其他除了为生存下来的连续性投资以及能够盈利的主要目标,华为都会进行战略收缩。
4、未来几年内不能产生价值和利润的业务应该缩减或关闭,把人力物力集中到主航道来,‍‍我们要面对现实,不要有太遥远太伟大的理想,快刀斩乱麻。
5、一定要把边缘业务从战略核心里抽出来。
6、做不好资源消耗巨大的业务不如关闭以后开放让别人去做,我们不要包打天下。
7、‍‍如果确实是在战略管道里必须做的,又做得不够好的就改组作战队伍换干部。‍‍
8、坚持实事求是,在市场上的收缩要坚决。我们以前怀抱全球化理想,立志为全人类服务,‍‍现在我们的理想是什么?活下来,哪里有钱就在哪里赚一点。
任正非这段话说得是相当的直白,他作为华为掌舵者,是最清楚华为的现况,这也说明当前华为面临的形势是比较严峻的。
这个其实也可以从华为之前公布的上半年财报看出端倪。
(3)活下来
华为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和净利润都出现同比下降。
我们可以先对比一下。
2021 年上半年:销售收入 3204 亿元,净利润率 9.8%。
2022 年上半年:销售收入 3016 亿元,净利润率 5.0%。
可以看到,销售收入是出现同比下滑,净利润也接近腰斩。
细分来看。
2021年上半年:运营商业务收入 1369 亿元,企业业务收入 429 亿元,终端业务收入 1357 亿元;
2022年上半年:运营商业务收入1427亿元,企业业务收入547亿元,终端业务收入 1013亿元。
可以看到,运营商业务和企业业务的收入,都是出现同比增长,而且增长速度还不慢。
运营商业务同比增长4.2%,企业业务同比增长27.5%。
但是消费者业务,也就是终端业务下滑速度仍然比较快。
原因大家也知道,因为美国以举国之力来对付华为,对华为进行围追堵截。
在2019年5月16日,美国还宣布紧急状态,全面禁止华为。
这还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为了某一家企业,让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华为跟美国这个庞然大物已经抗争3年多。
从结果来说,自然是十分惨痛。
华为占全球市场份额,在2020年最多的时候是达到了15%,但在2021年是直线下降到了3%。
华为2020年上半年消费者业务收入是达到了2558亿元,2021年腰斩降至1375亿元,现在只剩下1013亿元。
相比之下,华为在运营商业务仍然稳健,华为去年占全球通信设备市场 28.7% 的份额,仍然居于首位。
华为的难,是显而易见的。
但华为至少还活着,而且是站着活着。
去年华为的研发投入是1427亿元,占全年营收的22.4%,华为仍然是我们研发投入最大的企业,华为仍然没有放弃。
任正非这篇文章,其核心也是要“有质量的活着”。
美国的极端制裁,确实让华为陷入困境,但华为并没有屈服。
只要能活下来,那么就还有机会。
华为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只有自强不息,才有出路。
受制于人,早晚被人卡脖子。
现在我们和美国的博弈越发激烈,美国未来会更加无所不用其极的来遏制我们发展。
这会导致我们和美国的地缘冲突可能越发激烈。
这是未来3到5年,世界经济爆发危机的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除此之外,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有长期化的可能性,包括美国7月因为疫情冲击,经济数据都比较糟糕。
这都是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一些风险所在。
过去这两年,我一直是比较苦口婆心的去跟大家提示风险,只是希望大家提高风险意识。
有些人一看我提示风险,就说我制造焦虑和恐慌。
但稍微多看我一些文章的人,应该很清楚,我是不喜欢去制造焦虑,我的很多文章反而更多在给大家做心理按摩,尽量传递给大家一些比较理性、积极乐观的态度。
我习惯在危机来临前去跟大家提示风险,在危机出现的时候给大家做心理按摩。
并不是提示风险,就是在制造焦虑,关键是得“实事求是”,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过度悲观。
如果完全无视风险的盲目乐观,更容易在危机来临时,因为现实巨大落差,而患得患失,动辄从盲目乐观,一下子变成过度悲观。
这样反而更容易焦虑。
反之,如果能对现实存在的风险有充分预计和准备,那么不管未来发生什么,至少都有一些心理准备,不至于患得患失,才能更好的保持好心态。
对一些客观存在的短期现实风险,需要重视。
同时对长期未来,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这是我一直想传递给大家的理念。
经济有周期规律,这是很正常的,我们也不可能指望世界经济能一直繁荣下去,这也不现实。
在世界经济进入衰退周期的时候,其实不管企业还是个人,都是以保护好自己,作为最优先准则。
从历史经验看,我们作为个人面对这样的经济衰退周期,也确实没有太好的办法,更多只能靠时间熬过去。
要跟时间做朋友。
熬过经济低谷周期,自然就能迎来经济复苏周期。经济不会一直繁荣,但也不会一直衰退,从历史看,衰退周期的比例是远小于繁荣周期。
所以,在面对经济阵痛的时候,我们要有信心能熬过去,千万不要倒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在经济低谷周期,我们同样也是需要谨慎投资,不要盲目扩张。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个人或者企业,在经济衰退周期里就什么都不要做了。
只是需要更谨慎一些,不要盲目。
不管个人还是企业需要更多聚焦自己主业,多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而且,经济衰退的时候,也不可能说所有行业都衰退,仍然还是会有一些处于扩张和上升周期的行业,这属于经济和产业周期错位。
所以,我们也不要太悲观,也可以去尝试发现这样的机会,但毫无疑问,在经济衰退周期里,整体赚钱的难度,会比经济繁荣周期难得多。
经济繁荣周期,可能你随便投一个项目都能赚钱。
但经济衰退周期,可能更需要考验你的眼光和能力。
实际上,这只是说明,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未来更需要我们的能力和眼光。
所以,在经济低谷周期,我们需要多多沉淀自己,多多提高自己,去多看看书,多学习一些技能,多充实自己,这样等经济繁荣周期来临的时候,你才能比其他人更有先发优势,更能抓住机会。
危机危机,危中有机。
我们不需要悲观,但要重视风险,保持耐心,才能真正把握机会。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大家关注和转发!
我不接广告、不加人、不荐股。
要注意骗子假冒、提高防骗意识。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支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