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1号无限期关闭,冬天博弈大幕提前拉开,欧洲地缘博弈加剧



频繁维护的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终于是正式宣布“无限期关闭”
本来俄罗斯在8月底是宣布,要对北溪1号管道唯一的涡轮机进行为期3天的维护,所以北溪1号管道会从8月31日断气到9月3日。
结果9月2日,俄罗斯天然气就宣布,由于发现多处故障设备,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将完全停止输气,直至故障排除。

俄罗斯的理由也比较充分,说是在这次对涡轮机维护的过程中,和德国西门子的代表共同发现多处设备漏油现象,而且俄罗斯说西门子公司代表在检测报告上签了字。
俄罗斯这个意思是说,这次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无限期关闭,并不是他没事找事,是确实有故障,德国西门子公司代表都签字了。
当然,国际政治都是比较多猫腻的,北溪1号在这个节骨眼突然这样无限期关闭,要说完全只是因为故障,至少我是不信的。
而且虽然德国西门子代表在检测报告上签了字,说明确实存在多处设备漏油现象,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个“漏油”是怎么漏的,就有太多可操作空间了。
反正国际政治和地缘博弈就这样,太单纯去考虑肯定是不行的。
俄罗斯这次宣布北溪1号无限期关闭,要放在当前一个大的地缘博弈大背景下考虑。
首先,一个很关键的背景是,最近欧洲政客们的说话,都硬气很多。
比如,德国总理和副总理最近都出来表态称,即使俄罗斯停止天然气供应,德国也可能“安然”度过这个冬天,不会出现危机。

更魔幻的是,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居然公开表示,即使德国人民因能源价格暴涨而上街抗议,德国也必须制裁俄罗斯以支持乌克兰。
她甚至说:“如果我向乌克兰人民作出承诺,只要你们需要我们,我们就会与你们站在一起。不管我的德国选民怎么想,德国都要支持乌克兰。”

这话说出来,都让德国人有些瞠目结舌。
因为一直以来,政客都是为选票而活,能让德国政客公然说出“不管选民怎么想”,这还真是个稀罕事。
也就是说,德国外交部长,已经把乌克兰的利益,都放在德国利益之上了。
贝尔伯克还说到,虽然德国人民会上街高呼‘我们无力支付暴涨的能源价格!’,对此德国政府会用社会措施协助他们,但不会因为有人抗议,就不制裁俄罗斯了。
贝尔伯克最后总结道“我们将与乌克兰站在一起,这意味着对俄制裁在冬天仍将持续。即使这对政治家来说很艰难”。
能让一名政客,不顾巨大民意反对,也要去做某件事情,这背后通常只有两种可能性。
一种是,这件事情关乎国家利益,这名政客把国家利益放在了选票之上。
从德国目前糟糕的经济看,我很难相信这些欧洲政客有把国家利益放在选票之上。
另外一种可能就是,这些政客背后的金主给的钱足够多,让他们可以为了金钱,把自身利益放在选票之上,不惜因此出卖国家利益。
考虑到这次说这话的是贝尔伯克是德国绿党主席,德国绿党基本就是美国渗透德国的棋子。
所以,只能说,这些政客背后的金主是开始发力了,打算跟俄罗斯在这个冬天死磕,而由此所产生的代价,自然只能由欧洲人民承担。
其实,我发现自从十几天前,法国马克龙开始呼吁法国民众接受“自由的代价”开始,欧洲政坛的整体风向,就发生极大的变化。
之前欧洲还有一些试图在冬天之前,跟俄罗斯通过谈判来解决俄乌冲突的努力。
但在8月底,欧洲比较有分量的领导人,都开始转向,都是一副要在冬天跟俄罗斯死磕,坚持制裁的态度。
欧洲这种试图死磕的态度,有一个很重要的大背景就是,当前欧洲天然气库存的增长速度,是好于之前市场预期的。
截至8月28日欧盟成员国天然气储存水平为79.94%,已接近到11月1日达到80%的目标。
德国目前储气量也已达到总容量的83%,原定10月前储气85%的目标将很快实现。
我之前文章也分析过,欧洲的天然气库存回升这么快,主要是欧洲正在以十倍的价格,在不计成本从美国高额进口LNG液化天然气。
这也使得当前美国一艘LNG船运一趟液化天然气,就能赚超过1.5亿美元。
在如此暴利之下,现在美国往亚洲跑的LNG天然气船都变得很少,大多数LNG运力都集中去欧洲运液化天然气,毕竟有欧洲这个大冤种愿意用十倍的价格去买,基于利益驱动,航运公司自然会用脚投票,都纷纷去抢钱。
这才使得当前欧洲的天然气库存是好于预期,而这也成为欧洲政客打算在这个冬天跟俄罗斯死磕的底气。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看欧洲最近这么硬气。于是这个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就因为这个多处“漏油”,被无限期断气。
说白了,这个冬天还没到,但双方围绕着冬天的博弈,已经提前上演了。
那么假如俄罗斯在这个冬天对欧洲完全断供天然气,欧洲能否依靠这样不计成本高价进口LNG天然气,来熬过这个冬天呢?
摩根士丹利在最近的研报里,有对这个话题做一个研究,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份报告提供的一些数据。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数据,2021年,俄罗斯向欧洲地区供应天然气的流量是大约每天3.04亿立方米。
这个主要是通过北溪1号和经由乌克兰和波兰的亚马尔管道。
其中,北溪1号满负荷输气的流量是每天1.67亿立方米,占了大约一半。
而在这次北溪1号无限期关闭之前,北溪1号的供气流量已经降为峰值的20%,只剩下每天供气3300万立方米。
整个俄罗斯供应欧洲的天然气,也已经降为每天6000万立方米,只有去年的20%。
如果俄罗斯这个冬天完全关闭了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等于说欧洲会比去年少了整整3亿立方米/日的供应来源。
换句话说,如果欧洲想要安然度过这个冬天,就需要想办法补上这3亿立方米/日的供应缺口。
目前欧洲具体有几个做法。
1、加大其他管道的天然气供应。
比如来自挪威的天然气管道供应,已经比去年同比增长了12%,但这个已经基本达到挪威       管道运输的极限。
其他来自北非、阿塞拜疆、和英国的管道供应,大都如此。
英国去年供应欧洲大陆天然气是每天1200万立方米,今年是暴增到每天供应4100万立方米。
此外,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挪威更是成为欧洲主要气源。
挪威今年天然气产量有望达到1220亿立方米左右,同比增长8%,其中大部分都是通过天然气管道出口到欧洲,大约就是每天3.34亿立方米的水平。

考虑到在俄乌冲突之前,挪威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就基本达到了3亿立方米/日的水平。
今年挪威天然气管道供应同比在增长12%,差不多每天能多运输3600万立方米的水平。
加速英国今年每天多供应2900万立方米,二者加起来就是6500万立方米/日的水平,其他来自北非、阿塞拜疆的管道供应增量,就没那么多。
距离俄罗斯3亿立方米/日的流量缺口,还相差甚远。
剩下的,只能依靠LNG的运力。
2、从美国高价进口LNG天然气。
2021年,欧洲通过LNG进口液化天然气,按照气态计算进口量每天约9600万立方米。
今年已经大幅增长到每天1.95亿立方米,增加了整整1亿立方米/日的进口量。
这增加的1亿立方米/日的进口量,大部分是从美国进口。
并且是以十倍的价格从美国高价进口,今年美国出口到欧洲的天然气出口量几乎增加了两倍。
美国页岩油产业有一个很重要的副产品就是天然气,所以美国也是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
只不过,以前美国天然气要通过LNG运到欧洲,价格昂贵,所以欧洲更愿意使用价格低廉的俄罗斯天然气。
所以,美国一直在极力想在欧洲天然气市场打败俄罗斯。
结果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就用十倍的价格去购买美国的天然气。
从这个角度看,俄乌冲突的最大获利者,确实是美国,单单天然气,就让美国今年多赚了上千亿美元。
也难怪巴菲特会如此坚定的去加仓美国石油企业。
也难怪美国有如此大的动力,去不断拱火俄乌危机,单单卖天然气给欧洲,就赚得盆满钵满。
也难怪这些被美国渗透成筛子的欧洲政客们,会把欧洲人民当做代价,去跟俄罗斯死磕。
不过,因为当前欧洲十倍价格进口LNG天然气,已经让全球能到欧洲的LNG船,基本都去欧洲抢钱了。
所以,现阶段,欧洲通过LNG进口天然气,2亿/日就是短时间比较难超过的上限,比去年多运了1亿/日。
加上英国和挪威的天然气管道,增加6500万立方米/日。
这样满打满算,欧洲通过其他管道和LNG天然气,能填补俄罗斯的天然气缺口,大致极限也就是2亿立方米/日。
而俄罗斯去年供应欧洲是有3亿立方米/日的天然气流量,之前因为俄罗斯还留下了6000万立方米/日供应量,所以欧洲的天然气库存得以较快上升。
但假如这个冬天,俄罗斯完全断供的话,欧洲天然气仍然会有大约1亿立方米/日的缺口。

所以,即使欧洲把天然气库存填充到100%,但只要俄罗斯完全断供,欧洲的天然气也只能维持大约2.5个月的供暖、工业和电力需求。
总的来看,这个冬天,欧洲仍然还是比较难熬的。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大家关注和转发!
我不接广告、不加人、不荐股。
要注意骗子假冒、提高防骗意识。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支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