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一场大会上喊话美国和挪威,埋怨两国的天然气卖得太贵。
马克龙说“你们为我们提供能源,这很棒,但我们不能付给你们四倍的价格。这可不是友谊的真谛。”
感情马克龙直到现在才后知后觉,意识到美国一直卖4倍价格的天然气给欧洲,这不是在帮助欧洲,只是在狠宰冤大头而已。
当然,马克龙大概率不是后知后觉,只是之前敢怒不敢言,现在马克龙都站出来说这话,这也说明欧洲对美国这种肆无忌惮的收割行为,已经忍耐到了极限。
特别是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的事情发生,也让马克龙意识到,美国这是完全要把欧洲往绝路上逼。
但凡马克龙还有一丁点为欧洲利益着想,而不是像其他一些“欧奸”那样,完全为美国利益服务,那么马克龙就不应该继续保持沉默。
只不过,马克龙现在能做的事情并不多。
虽然俄乌冲突刚爆发的时候,马克龙一度也想去调停俄乌冲突,但在美国不断拱火之下,马克龙的尝试收效甚微。
在接连碰壁后,前段时间马克龙还大幅转向,开始严厉指责俄罗斯。
马克龙给我感觉就是有点碌碌无为,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执行能力并不强,特别是面对被美国渗透成筛子的欧洲,马克龙也颇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
此外,关于这个4倍价格,是指当前美国出口到欧洲的LNG天然气价格,是美国本土天然气的4倍。
我之前也跟大家说过的,美国公司装满一艘LNG液化天然气船,要花6000万美元的成本,而出口到欧洲的价格则飙升至2.75亿美元,这差不多是涨了4倍多。
此外,欧洲当前的天然气价格是去年的十几倍,美国的天然气价格也比去年涨了好几倍,但美国毕竟是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所以美国天然气价格的涨幅是远低于欧洲市场。
这才使得,当前美国出口到欧洲的天然气价格是美国本土价格的4倍。
一艘LNG船的造价是2亿多美元,美国油企只要出口一艘LNG天然气去欧洲,就差不多就可以把一艘船赚回来了。
这400%的暴利,足以让美国石油资本,铤而走险,践踏人世间一切道德底线。
由此,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何现在美国内部有一些激进势力,正在独走,甚至暴走,正在为了他们一己私利,去把世界局势推向更加不可控的深渊。
包括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大概率是给美国内部这些激进势力的暴走,脱不了干系,背后都是有一些利益驱动的因素。
由于拜登的掌控力太弱,让当前美国内部的激进势力拥有很大的暴走空间,这个实际上是很危险的。
我相信,这个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
马克龙也应该意识到,任由美国这样暴走下去,对全世界都是很危险的事情。
所以,马克龙今天除了抱怨跟美国的友谊太贵之外,还回应了拜登的“核末日风险”警告,马克龙间接批评拜登称,“在评论这类问题时,我们必须谨慎发言。”
马克龙这番话,是针对拜登在10月6日发出的“核末日”风险警告。
拜登称,当前发生“核末日”的风险处于“自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拜登还表示,“自肯尼迪时代和古巴导弹危机以来,我们还没有面临过‘核末日’的前景。普京在谈论可能使用战术核武器时不是在开玩笑,因为他的军队表现不佳。”
拜登这些话,是在民主党的一次筹款活动中说的。
所以,大家就明白拜登为何要这么说。
这就跟一些自媒体通过制造焦虑来博人眼球,赚取流量从中敛财,是一个性质。
拜登就是要对民主党的金主们进行恐吓,连吓带骗,这样他们才会积极的把钱掏出来给民主党。
所以拜登谈到乌克兰危机时称,使用战术核武器会很快导致局势失控,令世界陷入毁灭。
拜登作为世界最大核武库国家的领导人,为了筹款去发表这样渲染末日危机的言论,制造恐慌,这是很不负责任的。
所以,白宫发言人很快又出来给拜登擦屁股,白宫发言人称“我们看到的那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不是一个拥核国家领导人应该说的,这是(我们)总统非常明确的。”
此外,白宫发言人还表示,“我们没有看到任何调整我们自己战略核态势的理由,也没有看到俄罗斯准备立即使用核武器的迹象。”
虽然白宫一边说没有看到俄罗斯准备立即使用核武器的迹象,但一边是西方媒体当前几乎口径一致的在渲染俄罗斯即将使用核武器的舆论氛围。
这很明显是有大资本在操控媒体,才会有这样的整齐划一舆论渲染动作。
西方媒体舆论的这种炒作,让我想起去年12月的时候,西方媒体也曾经这样整齐划一的炒作俄罗斯即将攻打乌克兰。
当时我也跟大家分析过,西方媒体炒作俄罗斯即将攻打乌克兰,虽然是一种“渲染炒作”,但这不代表俄罗斯不会打乌克兰,也不能说明西方媒体的渲染炒作是一种真实报道。
这更像是,有人要拱火俄乌冲突,逼俄罗斯动手,而故意提前在舆论上制造紧张氛围。
舆论的炒作,是为了配合美国一些激进势力拱火俄乌冲突。
如果单靠舆论炒作,肯定是没办法逼俄罗斯动手。
于是就有了北约加速援助乌克兰,还有乌克兰内部的神秘武装在2月16日这个美国指定的开战日,密集炮轰乌东两区的缘故。
所以,我们看到这种西方的舆论炒作时,虽然要明白,这只是一种舆论炒作,但不意味着这种炒作,最后不会成真,反而要加大警惕,意味着美国又有一些激进势力要使坏。
我本来是觉得俄罗斯不太可能会动用战术核武器,因为我觉得不是太有必要。
与其动用战术核武器,还不如就学美国进行大规模轰炸算了。
但最近,我在看到西方舆论集体炒作俄罗斯要用核武器的风向后,我就感觉有点不太对劲,开始有些担忧。
如果单纯只是舆论炒作就算了,也有可能只是美国为了配合美联储激进加息,在舆论上制造恐慌氛围,来加速驱赶国际避险资金回流美国。
但如果这种舆论炒作的同时,是有一些具体的动作配合,那就很危险了。
比如,美国今年2月,不但舆论炒作俄罗斯要打乌克兰,还出现乌克兰神秘武装密集炮轰乌东两区,让明斯克协议名存实亡,这就是很危险的信号。
这说明,这不单纯只是舆论炒作,而且是在逼俄罗斯动手。
先舆论炒作预期,进行预期管理,然后通过具体拱火行动,来逼迫对方动手。
然后等对方一动手,就可以通过之前的舆论炒作,把所有黑锅都扣在对方身上,占据舆论道义的制高点。
这是美国最擅长的套路了。
包括之前美国来拱火我们对岸的时候,也是用这样的套路,只不过我们还有战略定力,保持自己的节奏,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没有上美国的钩,让美国无功而返。
而俄罗斯年初就没忍住,面对美国在俄罗斯底线上来回挑衅,俄罗斯还是选择动手。
这一次,美国也是同样的套路。
一边是舆论炒作俄罗斯要动用核武器,一边是在俄罗斯之前已经再三警告过的底线上搞动作,比如这次克里米亚大桥被炸。
不过好在,这次克里米亚大桥的受损情况还不是太严重,今天早上就已经修复,铁路和公路都恢复通车了。
从这个状况看,俄罗斯应该还不至于因此就大动干戈。
只不过,现在最主要问题是,美国内部那些激进势力,是否会就此止步。
我个人是觉得挺难的,美国内部这些激进势力,显然已经处于暴走状态,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拼命的要拱火搞乱世界。
如果他们继续这样舆论炒作俄罗斯要用战术核武器的氛围,一边用更激进的手段,去逼迫俄罗斯动用战术核武器,那俄罗斯能否一直忍住?
俄罗斯一直都不是很有战略定力的国家。
要不然,俄乌冲突就打不起来了。
现在回过头看,俄罗斯还是有些人菜瘾大。
俄罗斯在这次俄乌冲突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都是我们需要重视的。
因为我们未来,也是有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不打无把握之仗。
所以,我们要尽快把我们要做的事情,尽可能提高到有把握的状态。
因为我们的敌人,不会坐等我们慢慢提高到有十足把握。
他们大概率也会不断用没有下限的手段,来逼我们提前动手。
虽然我们也很清楚这一点。
但一些最基础的底线,确实是不容退让的。
总会有我们不得不出手的时候。
所以,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一定要加快速度准备。
时不我待。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
我不接广告、不加人、不荐股。
要注意骗子假冒、提高防骗意识。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