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对岸有个人辞去民进党主席职务。
关于这件事情,很多人比较关心,也有人产生很多联想,问是不是她要跑路了。
我今天文章就来分析一下这件事情。
首先,大家对这件事情不用联想太多。
辞去民进党主席职务,对她来说也不是第一次。
2018年,民进党也在“九合一”选举中大败,当时她也辞去民进党主席职务。
但即使如此,她还是在2020年选举中获胜。
在对岸的政治规则里,辞去党主席职务,只不过是她做个表态,大概意思是说,这次“九合一”选举会大败,是她的责任,以此来团结民进党内部,表示其他人都没有错,都尽力了。
辞去党主席职务后,她并不会辞去省长这个职位。
所以,这件事情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影响,跟跑路也没有关系。
只是民进党在这次“九合一”选举里大败,所以需要有人出来做做样子,负个责。
这里也稍微介绍一下这个“九合一”选举,会在任期中间举行。
之所以叫“九合一”是因为把市长、市议员、县长、县议员等,九类公职人员合并在同一天投票。
这次九合一选举,民进党只拿下5个县市,比2018年少了1个。
国民党则拿下13个,比2018年也少了两个。
这民进党和国民党都少了,那剩下的3个,一个是被民众党给拿下的新竹市,另外两个是无党派人士拿下的苗栗县和金门县。
所以,这次虽然国民党整体维持了2018年大胜的态势,但这个胜有一些水分,整体只是守住。
最关键的是,从民众党拿下新竹市来看,可以看到对岸民众已经开始对民进党和国民党,都感到不满。
新竹市虽然不大,但却很关键,因为这里是台积电总部所在的位置。
台积电总部位于新竹科技园区,台积电5纳米、4纳米、3纳米芯片生产基地都在这。
新竹科技园区覆盖新竹市东区,还有新竹县宝山乡。
对岸经济现在基本靠台积电拉动,台积电一家企业的产值占对岸GDP的7.3%
所以新竹县市被称为对岸最有钱的县市。
目前新竹县是国民党拿下,之前新竹市是民进党,这次则被民众党拿下。
在这次选举之前,民进党可以说是全力在新竹市造势,但最终还是被民众党的高虹安给拿下。
这个让民进党很受伤。
因为之前民进党还一直在推行新竹县和新竹市合并,来打造所谓“第7都”。
结果现在新竹县市都不在民进党手里,让民进党就显得十分尴尬。
总的来说,这次是民进党在这次九合一里是惨败,所以某人就出来辞去民进党主席职务,这个更多只是象征性的交代一下。
要说最大的影响,可能主要是不利于她在2024年去推她指定的候选人。
这次民进党之所以大败,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因素,也跟疫情有关。
过去这半年,对岸疫情整体也还是比较严重的。
在今年6月,对岸疫情有过一波高峰期,每日新增死亡超过200人,然后在这波疫情高峰过后,对岸过去半年基本保持日均新增死亡50例左右。
截止11月28日,对岸因新冠死亡人数累计14276例,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今年在奥密克戎流行期间死掉的。
2020年和2021年,对岸因新冠死亡人数为853人,疫情整体控制还比较好,今年躺平之后才开始大爆发。
所以,今年的疫情,对这次九合一选举的影响,其实是很大的。
对岸2300万人口,从5月爆发疫情至今,7个月时间死了1.34万人。
我们人口是对岸的60倍,简单换算一下,这相当于我们在7个月时间里死了80万人。
所以,对岸这个死亡人数,其实还是比较多的。
那肯定还是有人说,这些因新冠死的人,都是本来就要“自然死亡”的老人,因为感染新冠后,“寿终正寝”,新冠肯定不死人。
那我们也可以来看一下对岸的超额死亡数据。
下图的橙色曲线,就是对岸今年的每个月死亡人数,其他颜色曲线是往年的死亡人数。
图里可以清楚看到,往年的死亡人数,整体保持一个比较重合的平稳区间,唯独今年是高高凸起。
而且对岸今年超额死亡人数是5月份开始激增,而对岸疫情也是5月份开始大规模爆发。
此外,2021年的5月,对岸也有一波超额死亡人数快速上冲,这是因为去年5月,对岸也有过一波疫情,死了几百人。
这个应证我昨天用日本疫情举例的现象:
疫情爆发的时候,超额死亡人数激增。
疫情放缓的时候,超额死亡人数下降。
对岸的超额死亡数据和疫情爆发数据,也是高度一致。
这也再一次说明,疫情是超额死亡人数激增的主要原因,跟什么战后婴儿潮、人口老龄化没关系。
而且我们可以推断,躺平的地区,在有慢性病的高危老人群体,大量死亡之后,再过个三五年,可能这些躺平地区,会出现超额死亡人数大幅负增长现象。
这是因为,新冠的存在,等于是把未来十年死亡的老人,集中在了三五年内死亡。
这肯定会带来人口平均寿命大幅下降。
本来这些老人可以均匀分布在十年内去世,现在被提前加速死亡,所以等一大批高危老人群体死掉后,躺平的地区和国家,再过个三五年,可能就会出现超额死亡人数大幅负增长,我这里可以提前做个预告。
此外,今年对岸的超额死亡人数,也同样是比新冠死亡人数要多。
这也说明,在疫情爆发的时候,因新冠死亡的人,不但不是“寿终正寝”,而且还会有其他人因为医疗资源紧张,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失去生命。
也就是躺平的次生灾害。
所以,过去这半年,其实对岸也有很多小作文,民众对对岸今年的疫情防控策略,也很不满。
另外对岸也有统计新冠死亡人数的年龄分布。
从上图看到,目前对岸死14276,其中54%为80岁以上的老人。
35%为60-79岁的老人。
但40岁到59岁的中年人,也占了8.3%,有1180人。
20岁到39岁的青壮年,也有134人死亡。
19岁以下,有36人死亡。
需要注意,未满10岁的儿童,死亡人数还比10-19岁的青少年要多。
这是因为,在今年6月的疫情高峰期,截至6月7日,对岸12岁以下儿童新冠重症累计39例,分别有17例脑炎、8例肺炎、3例败血症、4例哮喘,其中17人死亡。
截止9月9日,对岸12岁以下儿童重症个案累计204例,其中7例到院前死亡,另有31例救治无效离世。
虽然从比例上来说,儿童出现重症的概率仍然比较低,但谁都难保这个万分之一的概率,会不会落在自己小孩头上。
试想,要是对岸谁的小孩,不幸成为这万分之一的概率中的一员,那他肯定就会对民进党感到十分痛恨。
80岁以上的老人,如果因新冠死亡,可能他们的家人还不会有多大反应。
但70岁以下的人群,如果因新冠死亡,那么他们家人大概率是会对这种躺平防疫不满。
对岸平均寿命是80岁,没人会觉得70岁以下死掉的人是寿终正寝。
包括这种医疗资源紧张,所带来的超额死亡,是在过去这半年里,整体保持延续的状态。
而且,这还没说重复感染带来的持续负面效果,还有“长期新冠”带来的负面效果。
这都是对整个社会的持续负担。
这样的长期负担,还是会引起相当一部分人对这种躺平防疫的不满,从而就成为民进党这次九合一选举惨败的原因之一。
当然,民进党这次惨败的原因还有很多,但疫情防控不利,肯定是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这是关于民生的大事。
至于这次九合一选举,会不会对两岸的局势有太大影响。
这个我觉得影响不大。
而且这次九合一选举的惨败,更有可能激发她铤而走险的可能性,包括可能更加去“倚美”。
我们这边,应该是已经定好了自己的节奏,这个节奏,不大可能会因为这件事情有什么改变。
对岸当前不管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都已经走在“倚美”的不归路。
他们换谁上来,都只是美国的棋子,只是美国用来遏制我们发展的工具。
我们也不用太理会对岸怎么搞,还是按部就班的去按照自己节奏走就行了,收回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现在也有一大堆麻烦事。
对我们现阶段来说,还是得先做好自己的事情,把一切重回正轨,更重要。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
我不接广告、不加人、不荐股。
要注意骗子假冒、提高防骗意识。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