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
今天早上,美国国防部把小米等9家企业拉黑,这意味着美国将禁止美国人去投资这9家企业。
这其实是特朗普在去年11月份通过国防部拉黑35家中国企业的延续。
这里需要跟大家说明的是,美国通过国防部拉黑企业,跟美国通过商务部把企业列入实体清单,二者并非是一个概念。
美国通过国防部拉黑企业,只是要求美国的投资者禁止投资购买这些企业的股票。
而美国通过商务部把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则是限制美国的企业跟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有业务往来。
遭到美国实体清单最严格限制的,自然就是华为。
而被美国国防部拉黑的企业,除了没办法被美国投资者购买股票之外,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所以从影响级别来说,被美国国防部拉黑,会比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程度要小得多。
不过被美国国防部拉黑的企业,如果是在境外上市,很可能出现外资投资者被动抛售股票,从而导致股价大跌,包括这些企业的境外融资渠道等于会被砍断,发行美元债券难度很大。
所以对企业是会有比较大影响,但不至于像美国围剿华为那样,达到赶尽杀绝的程度。
在本月初,纽交所前后3次反转,最后还是把在美股上市的三大运营商摘牌退市,就是因为特朗普在去年11月份下令把35家中国企业拉黑。
这35家中国企业,除了在美股上市的三大运营商,还包括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很多中字头大蓝筹股票,以及一些绩优白马股。
这些股票都毫无例外的在1月11日之前,遭到外资的集中抛售,有的股票的外资持有比例从7%直接下降到2%,有的股甚至遭到外资清仓式减持。
这说明,美国国防部的这个投资禁令,确实会让美国的投资者被动抛售减持这些股票,其威力主要在这里。
美国在11月拉黑的那35家企业,虽然数量多,但其实影响还相对小一些。
美国国防部在1月份开始,就一直筹划着拉黑新一批企业。
之前一直盛传美国准备把BAT我们的互联网三巨头也拉黑。
如果美国真胆敢把BAT拉黑,那无疑是一场金融地雷爆炸。
首先百度就先不说,毕竟市值还比较小。
但企鹅和阿里,那可是我们市值最大的两家互联网企业。
并且,企鹅在港股上市,阿里在美股上市,由于都在海外上市,所以这两家企业的持股股东里有大量的美资背景的外资。
那么势必会对这两家企业的股价造成极大的影响。
但其实,这也并非完全是坏事。
因为对于企鹅和阿里这样的优质企业来说,完全就不怕你卖,就怕你不卖。
要是美国真把企鹅和阿里拉黑,我想大量一直对企鹅和阿里垂涎欲滴的投资者肯定会笑到肚子疼。
因为这么多美资必须强制抛售,完全可以砸出一个黄金坑出来。
到时候,其他资金必然涌入抄底,获取大量筹码,成为收割美资的一次绝佳机会。
不过,估计美国财政部也很清楚这一点,知道阿里和企鹅是摇钱树,美资好不容易花了这么多年吸了那么多筹码,岂能因为一纸禁令给他人做嫁衣?
所以,在前两天,美国财政部极力阻止美国国防部把BAT三家企业拉黑的做法。
对此,美媒有过相关报道。
最终美国国防部还是听从了财政部,在今天列出来的9家企业黑名单里,没有看到BAT的踪影。
这9家企业,最让我们耳熟能详的自然就是小米,其他的还有商飞,还有在科创板上市的中微。
不过商飞没有上市,所以影响还不是很大。
中微公司虽然在科创板上市,但还不是沪港通标的,也就是外资不能通过沪港通渠道来购买中微公司,所以当前中微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很低,所以实际影响也不大,影响最大的自然是小米。
根据公开数据统计,小米当前的外资持股比例是比较高的,全部加起来有一半的股份是外资持有的。
其中欧洲券商持股量为55.35亿股,占比27%。
而美资的持股比例,分布在JP摩根持股量为25.3亿股,占已发行股本比例为12.35%,花旗银行持股量20.93亿股,占比10.22%,摩根士丹利持股量4.8亿股,占比2.34%,三者合计持股量达到24.91%。
所以,按照今天美国国防部这纸禁令,持有小米股份高达24.91%的美资,将不得不开始被动抛售小米的股票。
不过,美国这次给的截止日期比较长,是一直到今年的11月11日之前出售小米的股票就可以。
不过问题是,小米作为去年的大牛股,现在股价是处于比较高的位置。
所以,当这个禁令出来后,美国的投资者肯定会是希望第一时间抛售股票,而等不到11月11日,毕竟谁也不知道11月11日之前,小米股价是涨还是跌。
小米的股价从去年的3月份最低的9.2,一路涨到前段时间最高的35元,涨了将近4倍。
小米当前市值7380亿港元,市盈率46、市净率6.88。
前几天瑞银曾经就下调了小米的目标价,下调到22港元。
这说明,小米当前的估值并不算便宜,虽然还不至于泡沫化,但也算是处于比较高估值的状态。
而且美国投资者大都是在2019年建仓买入的,平均建仓成本估计是十几元,这使得美国投资者即使以现在30元左右的价格抛售小米的股票,也是翻倍以上的获利。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国防部的这纸禁令恐怕也只是在帮助美国投资者坚定出货的信心罢了。
而这同时也说明,美国财政部不让美国国防部把BAT拉黑,不单单只是因为这很容易引发美国金融市场动荡,更主要是美国财政部不舍得把企鹅和阿里这样的香饽饽资产给拱手让人。
也说明,小米在美国财政部眼里,还没有那么“香”。
不过客观来说,小米的确是一家比较优秀的企业,美国国防部拉黑小米,恐怕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
很多人对小米的理解,停留在“便宜货、组装工厂”的印象。
但实际上,小米最近两年一直加大力度在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力度。
小米的长江产业基金,几乎投资了国内半导体产业里的一半企业。
除了小米之外,华为也成立了一个“华为哈勃”产业基金,华为哈勃是投资了18家半导体企业,而小米则投资了36家半导体企业。
小米投资半导体企业的力度,甚至比华为还要强。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如果这次小米被美国投资者强制抛售砸出一个足够低的黄金坑的话,也不失为一个挺好的投资机会。
另外,你也很难说,美国国防部这次把小米拉黑,是不是因为小米近两年加大对半导体产业投资的力度。
至于美国国防部明面说小米跟军方有关系,所以把小米拉黑,对此我只能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小米跟军方的关系,我觉得除了雷军的名字里有一个“军”之外,我是很难找到小米跟军方有啥关系。
雷军的发家史也是比较公开透明,就是一个标准的天才程序员的励志史,跟军方是完全搭不上边。
不过,这里我想提醒一下大家要注意美国的一个逻辑陷阱。
美国现在动不动就是拿我们的企业跟军方有关系,就把我们企业拉黑。
而我们的企业在做回应的时候,总会习惯性的先把自己跟军方撇清关系。
我觉得这实际上已经掉入美国的一个逻辑陷阱里。
美国这种动不动拉黑他国企业的行为,是一种霸凌行径,是对其霸权的肆无忌惮滥用,这种行为本身就不对。
我们的企业就算跟军方有关系,怎么了?哪里不对了?
美国的企业跟军方有关系的难道还少吗?波音跟军方没关系吗?通用动力跟军方没关系吗?
而且,本身我们这几年一直在推进军民融合,而本来美国也一直在搞军民融合,所以才会把大量军工订单外包给波音、通用这些企业。
如果我们在被美国拉黑后,回应的时候就第一时间撇清跟军方的关系,那岂不是在默认美国这种只要跟军方有关系就可以拉黑的强盗逻辑?
我跟军方没关系就不用被拉黑,那么我跟军方有关系就应该被拉黑吗?
这实际上就是美国在暗中设下的一个逻辑陷阱。
一旦我们习惯了这种模式,就会觉得只要我们企业跟军方有关系,被美国拉黑就是理所当然的,而这种想法很显然是不对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我们的企业要不要跟军方有业务往来,完全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跟美国没有一点关系,美国这样妄加干涉我们内部事务,是其霸凌行径的体现,不管我们跟军方有没有关系,美国这样拉黑我们企业,不管什么理由,都是不对的。
在以前,美国还会通过伊朗找找借口,以我们的企业跟伊朗有业务往来为由,来拉黑我们企业。
现在,美国连通过伊朗找借口都懒了,直接给你扣上一个跟军方有关系的帽子就把你拉黑。
所以,一些企业在回应里,没必要去澄清自己跟军方有没有关系,这只会落入对方的逻辑陷阱,而且美国也不会因为你澄清自己跟军方没有关系,就放你一马。
因此这样做完全就是于事无补,还不如回应里硬气一点。
另外,不少人认为这是特朗普任内最后的疯狂。
之前特朗普一些动作的确是他最后的疯狂,但这次我并不这么认为。
如果说去年11月份的那35家企业拉黑,还是以特朗普意志为主做出的决定。
那么今天拉黑这9家企业,我觉得跟特朗普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
因为特朗普其实现在已经被完全架空了。
从我上周分析特朗普已经被底下具体做事的事务官架空之后,现在特朗普甚至都已经被自己亲自任命的那些内阁成员和政务官也集体架空了。
在1月6日国会山骚乱之后,特朗普现在被掐断了一切公开的网络发言渠道,只有时不时出来发表一下视频讲话,内容量和信息量比起他以前一天要发几十条推特来说,是少得可怜。
再加上对特朗普的第二次弹劾案已经紧锣密鼓的进行,所以我是不认为特朗普现在还有闲情逸致去推动针对我们的这一系列动作。
包括蓬佩奥之前试图让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窜访对岸,包括这一次美国国防部和五角大楼去拉黑我们的9家企业,而财政部阻止把BAT也一起拉黑,这实际上我认为都是美国的内阁在绕开特朗普后所做出的一系列行为。
那么美国内阁现在为什么要在拜登上任之前,去这样不遗余力的推动这些事情呢?
如果说,在12月14日选举人团投票之前,美国一些内阁成员还有对特朗普一些幻想。
但在1月6日国会山骚乱之后,美国内阁成员恐怕已经没有几个还愿意誓死追随特朗普了。
所以,假如不是拜登方面默许了这样的事情发生,恐怕美国这些内阁成员,也不会在拜登上任之前,去赶着做这些针对我们的事情。
有些事情,拜登上任后,可能不太好做,所以他可以暗中鼓励现在的美国内阁成员去把一些他不好做的事情,给提前做了。
从这个角度猜测的话,我认为最近美国的一系列针对我们的动向,实际上也可以看出拜登对我们的某些态度。
虽然美国的财经界,仍然基于自身利益,去推动中美关系弥合巨大的伤口。
比如说,昨天还回复了星巴克的信,比较惹人关注。
因为大家都知道,星巴克老板就是民主党背后的重要金主之一。
很多人把这视为,拜登上任后,双方很快要弥合关系的信号。
包括美国商会一名高级官员周三表示,美国商会认为“所有迹象”表明,在拜登1月20日上任后,我们就会派出一个高级经贸代表团去访问美国。
虽然很多人对拜登上任后,中美关系是否会有所改善,抱有很大的期望值。
不过我个人是建议,不要把这样的期望值调得太高。
因为美国的国内,不管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早就把全面遏制我们,已经成为美国两党之间唯一的共识。
这个体现在,只要是针对我们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法案,都可以在参众两院高票通过。
不管这些法案多么荒谬,都很少遭到美国议员的反对。
所以拜登上任后,面对国会这样一个自上而下的共识,他很难不对我们采取强硬立场。
更主要的关键在于,美国现在内部撕裂太严重了。
拜登虽然一直喊口号说要上任后极力去弥合美国国内的撕裂,但拜登完全没有这个能力做到这一点。
因为当前特朗普的支持者们,最痛恨的就是拜登,所以不管拜登做什么,恐怕特朗普的支持者都只会努力去给拜登使绊子。
这使得,拜登只有做一件事情,才有可能在国内得到高度共识,那就是针对我们采取强硬立场。
并且,拜登甚至很有可能通过对外制造这种矛盾,来转移国内当前巨大的愤怒。
这虽然是个老套路,但对于这些政客来说,是屡试不爽。
美国当前内部的如此严重的撕裂是近乎无解的,所以拜登上任后如果想要收拾烂摊子,首先需要通过对外转移矛盾,才有可能把国内愤怒的情绪往外引。
而显然,对当前美国来说,我们才是他们最好的靶子,对拜登来说也不例外。
从这个角度分析,我个人是对拜登上任后,我们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不抱有任何幻想。
我个人认为,我们管理层对此也没有抱有多大幻想,当然在拜登上任后,尝试着去改善一下中美关系这样的举动是有可能的,毕竟试一试也没有多大坏处。
但假如说,我们在1月20日之后,派出经贸代表团访问美国后,碰了一鼻子灰,那么估计就是该干嘛还干嘛。
在昨天召开的专题研讨班里,对于为何坚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做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明确说明。
里面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只有立足自身,真正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
其实这段话已经充分说明了,不管拜登上任后会对我们采取什么态度,是更加强硬也好,或者拜登是先虚伪的示好也罢,都不会动摇我们坚持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决心。
这说明,我们已经做好任何情况的应对准备,最好的最坏的情况,我们都做好了相对预案。
只有把我们自己的国内大循环建立起来,这样不管国际局势掀起再大的“狂风暴雨”,我们也可以在这样的“惊涛骇浪”里屹立不倒!
本文来源于“大白话时事”公众号,我每天都会写分析文章,希望大家多多分享转发文章,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