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了解曾老的人大概都知道,曾老享年84岁,且最后患了重症。
有些人便从因果的角度推断,认为曾老修行没有修好。
毕竟,不少得道的人寿命都在90岁以上,甚至百岁以上,而且无疾而终。
的确,比起这些人,曾老的人生结局看起来好像与普通人没有太大差别。
但由此便推断出,曾老的课没有太多智慧与含金量,不值得听。
我想说,这样的推断未必正确。
几个月前刚开始了解曾老时,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怀疑——
如果他的思想饱含智慧,且言行一致,在利益众生,为什么他的人生结局并不怎么好?
当时我没有想得太明白。在又学习、修行几个月后的现在,我有了新的答案。
二
首先,我们大部分人都着“寿者相”,意思就是,为长寿着迷,觉得越长寿越好。
但曾老自己说过,活得越久,对地球资源就消耗得越多,所以,长寿并不一定是他的主要追求。
再者,如果说重症就可以证明他结局不好的话,西方那位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伟大人物,又该如何看待?
更何况,曾老在视频里讲过,患重症以后,他曾和自己的身体沟通,虽然是重症,后面是不痛的。
前两天看杨宁老师的视频,说二祖形容被斩是:“凉嗖嗖地像斩春风。”
多妙啊,普通人看来是最极端、不可忍受之事,得道的人看来是凉嗖嗖地像斩春风,变成了一种浪漫。
忽然觉得,得道的人心里的那个世界,和普通人所理解的,真的不一样,三维的视角,无法理解高维的人。
三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知道,“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再厉害、再高明的人,都可能会被骂。
我向曾老学习了太多,又看到有人那样质疑他,忍不住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来为老人家正名,同时也希望更多人能理解他,在他的智慧中受益。
曾老的选择其实很明确,他的修道并非主要在修自己的身体,他修的是内在、是智慧,以及启发大众的智慧。
他的人生结局,只是因为他成为了他想成为的人。
但愿我们对任何人、任何事,都采取开放的学习态度,少一些盲目的批判,因为盲目批判真的很小家子气,很小我,很三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