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杜月笙卧床不起,临终前,他让女儿杜美如取来一个保险柜。家人以为要分钱,可没想到,打开一看,全傻眼了。
杜月笙摆摆手,“你们不能靠着向别人讨债过日子,要学会自谋出路。不要再像我一样,做见不得人的买卖。我已经没希望了,可你们大家有希望!中国还有希望!” 杜美如深受震撼,将父亲的话刻进了心里。 杜月笙病逝后,杜美如辗转当上了法语翻译,还嫁给了一个武官,生活安逸。 1969年,她的丈夫蒯松茂被调任约旦,杜如美陪同前往,可约旦几乎没人用得上法语,她失业了。 一天,她想念故乡的饭菜,可找了一圈,也没有发现一家中国饭店,突然灵感迸发:何不开一家中餐馆? 说干就干,她着手装修餐馆,设计菜单,可开业后,却生意冷清。杜美如一时没了主意。 可没想到,一次仗义执言,竟让她的餐馆火爆全国。 原来,那一晚,约旦国王举办舞会,也邀请了他们夫妇。可一位心怀鬼胎的法国人,竟设计支开了国王的2位法语翻译,并用法语激烈地向国王提问。 国王找不到翻译,只好僵硬地笑着,那个法国人声音越来越大,一遍遍发问,现场十分尴尬。杜美如看不过去,立刻上前当起了翻译,化解了这次外交事故。 为了答谢,国王想赏赐她钱财,可杜美如笑着拒绝了,“我的祖国也曾蒙难,彼此帮助,不必言谢!” 国王很感动,听闻她开了家餐馆,第二天就带着王后去照顾生意,一时间,她的餐馆名声大震,生意火爆。
1977年,新中国与约旦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杜美如的丈夫被要求撤离约旦,可丈夫不想再为台湾当局卖命,干脆提前退役,当起了餐馆的服务员。 并且在新中国大使到达约旦之时,夫妻二人率先在餐厅门前挂起了五星红旗,还联合在约旦的同胞举行了欢迎仪式。 杜月笙一生重情重义,看淡钱财。当年黄金荣被军阀卢永祥的儿子绑架,杜月笙原本可以轻松坐上帮主之位,但他没有忘记知遇之恩,花了300万两款子把黄金荣赎了回来。 他说“受人恩惠,不敢相忘。知恩要图报,落井不下石。” 他是这样做的,也是这样教育儿女的。杜美如的大义,离不开对父亲的耳濡目染。 杜月笙一生坏事做尽,唯独在做人上,令人钦佩。 他靠会做人,赢得了一帮出生入死的兄弟。正如杜月笙的秘书胡叙五说:“杜月笙之胜,不在做事,而在做人。” 如此看来,杜月笙是否算功过相抵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