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牌针对不同国家或地区推出不一样的产品,在这个汽车工业化的时代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别说什么“XX市场特供车”这类专门为单一市场需求而打造的产品,就算是同一个品牌的同一款车型,在不同地区可能都有着各种各样细微的差异。
典型的特供车
但是不知道为啥,这种针对性的改进,来到我们这个世界最大单一汽车消费市场时,却往往变了味,成为了“偷工减料”的代名词。
那么这种情况究竟是真的存在,还是只是我们消费者有被害妄想症呢?近日,网上流传的针对某款全新合资车型的中外对比,就给我们找到了答案,甚至还让大家明白了为什么这个曾经的一线合资品牌,如今要沦为与自主品牌抢市场。
//
韩系主力惨遭“揭底”
//
近日,在某头条APP上,一位名为“@韩系车爱好者”的博主将上市没多久的北京现代伊兰特与韩国原版的伊兰特进行了一番比对,结果引起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看似一模一样的两款车,居然有着如此大胆差别。
而不出大家所料的是,北京现代出产的伊兰特,果然“缩水”了,具体可以看下面的对比图:
这位博主无愧于韩系车爱好车的称号,事无巨细地列举了多达25项中韩版伊兰特的不同之处,从小小的化妆镜盖板,到直接影响人机工程的方向盘调节角度,甚至是难以发现的底盘焊接细节,统统没有逃过这位专家的法眼,就连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点进去看的我,都被这“刷屏”的减配所震惊到了。
全新一代的伊兰特作为北京现代在A级车市场最为重磅的车型,理应该更受重视才对,出现如此之多的“减配”项目,实在是让人觉得有些难以接受。可能有的人会为现代辩解:“这车在国内的售价才9.98万元起,顶配也不过是14万出头,相比于“两田”、大众的定价来说也不过是一分钱一分货嘛。”
确实,查看现代韩国官网的售价可知,伊兰特在当地的售价为10.5万元-15万元之间,与中国版车型有着5000-7000元左右的差价,但是这差价相对于中外两版车型配置上的差异来说,可谓是太划算了。就拿方向盘与安全带调节来说,这些都是后期花多少钱都无法弥补的差距!
//
锅在谁身上?
//
那么问题来了,减配现在是实锤了,那锅该谁来背呢?是北汽?北京现代?又或者是现代(韩国)呢?
从产品层面上来说,伊兰特绝对算得上是现代品牌沉沦多年以来的一个翻身好机会,之前我们的同事参加的试驾会时也发现,这款新车在动力匹配以及底盘方面也确实没有太大的瑕疵(详情戳这里),再结合其在海外市场的评价,其实在机械部分伊兰特这款车是交足了功课的。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韩系品牌在国内的吸引力早已大不如前,再加上自主品牌的崛起,被夹在一线合资车型与热门自主车型之中的它处境可谓是十分尴尬。而无论从此前16.18万起售的全新索纳塔,还是如今不到10万起步的全新一代伊兰特中我们都能发现,韩系品牌已经沦为要与自主品牌打“性价比”牌的地步了。
首先,有一说一,韩系车的动力匹配还是做得相当不错的,那么,当基本的机械水准摆在那时,要想价格降下来,能动歪脑筋的也许就只有上面被人扒出来的那一堆堆普通人难以发觉的减配了。
伊兰特减配的“锅”,也就只能怪韩系品牌整体的疲软了。你总不能怪我们自主品牌做得太好吧?
//
同一个世界,不同的“现代”
//
正如我在文章开头所提,每个品牌都会因应不同的市场做出不同的定位调整,而种种迹象表明,在海外市场能够在不同细分领域都过得十分滋润的现代,在日后也许真的只能靠便宜来在中国市场维持竞争力了。
这对于一直大喊着要重回巅峰的北京现代来讲,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将一个品牌做低端很容易,想再次爬起来就太难了。不信的话,看看美系的别克就知道了——这个在美国本土算是半个豪华品牌的老牌厂商,现在在中国也沦为了打折的代名词。
也许,现代往低端走是想要在中国市场生存下去的无奈之举,但是他们必须要认清的一个事实是,这绝非长久之计,因为玩性价比,有着天时地利人和,且经过多年苦修,厚积薄发的自主品牌能将它们打得满地找牙。
而销量连续四年下滑,2020年销量仅为50万辆出头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正所谓,当领头羊很幸福,当混子也很容易,被夹在中间不上不下的,才是最难受的,或许这正是韩系车目前最尴尬的地方了吧。
(图片来源网络)
撰文 / Ethan
/新能源
V8发动机命不久矣?奔驰纯电的AMG你接受么?
/新车
起死回生?7座SUV版本的丰田皇冠来了!
觉得减配很过分的朋友,点个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