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孤独的一种植物在中国,曾仅剩一株,还要配备守卫每日巡逻,我国想尽办法送种子上太空,也是为了拯救它。它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还有开枝散叶的可能吗?这种被誉为“地球独子”的植物,就是我们的“普陀鹅耳枥”,生长在浙江舟山普陀山风景区的佛顶山慧济寺西侧,十分珍贵。目前这一棵是在1930年发现的,当时植物学家钱观光先生旅游,看到这棵树的花朵立即停下了脚步。与普通树花不同,这棵树开的花一部分是浅红色的,一部分是淡黄色,形状各异。钱观光先生知道这是雄雌异花同株,但在脑子里思索了很久,就是想不起来这种植物叫什么。于是,便用本子将其记下,带回去和同事研究。后来,1932年时为了方便称呼,另一位植物学家郑万钧才以地方为名,将这棵树命名为普陀鹅耳枥,并在全国范围内寻找这种树的身影。
当时还真就找到了几棵,只不过可惜的是,随着不法分子的盗伐,以及战争的爆发,普陀鹅耳枥的数量也越来越少。等战争结束人们再去寻找时,只剩下最初看到的那一棵,为了能让这种植物开枝散叶,也为了这种植物继续活在世间,科学家立即将树保护起来,研究如何栽种。然而,查阅大量资料后,科学家法发现,仅存的这一棵高14米的普陀鹅耳枥,居然来自250年前,是棵独苗,还有衰老的迹象,这下拯救难度加大。而更难的还在后面,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普陀鹅耳枥似乎天生自带灭绝体质。首先就是它的种子,它的种子外壳十分坚硬,就像我们常见的椰子一样,是典型的岛屿植物种子。这类种子有一个特征,就是为了适应千变万化的海岛天气,才生出硬壳来保护里面柔软的种子,这点从椰子就能看出来,正常情况下它们不易腐烂,在海水都能完成播种。普陀鹅耳枥也是如此,但仅存的这一棵附近,为何看不到同类呢?我想应该是与发芽条件有关,只有足量的雨水将种子外壳泡软,才能让里面发芽的种子露出来,不然种子迟迟见不到阳光,在壳里早就憋死了。符合发芽条件就能生长,只可惜条件太苛刻,很难摸到门道。其次就是它的花,它的雄花一般是在4月中上旬开放,雌花是在4月的中下旬,雄雌相遇的时间,总的来算只有9天左右,它们必须尽快在这个阶段完成授粉。可问题是,雌花开在了树顶,雄花开在了树底,就算有风帮忙,也很难在自然环境下完成授粉,就连人工辅助,种子的出苗率也只能达到2.5%左右。并且,4月份的舟山天气不好,雄雌相遇的这9天,很容易被糟糕的天气打破,最终导致授粉还没完成,花期已经匆匆结束。科学家意识到,必须尽快栽培出这种树,否则它就会灭绝,于是加快步伐,不仅时常保护着它的安全,还进行了精心的呵护。终于,大家看到了希望,这棵衰老的树有了容光焕发的迹象。后来,专家又尝试了插杆、人工授粉、播种等方法,试图栽培出更多的普陀鹅耳枥,甚至就连上天的办法都想到了。而送上天空的目的是希望获得它们优质的变异体,所以,2011年,普陀鹅耳枥的种子连同四种中国特有植物,乘坐“天空一号”进入天空繁育。各种尝试下,我们终于成功了,普陀鹅耳枥在低温冷藏花粉、人工受粉、种子层积春化的手段中萌芽,从一棵发展为200棵,又变成了上千棵,后来统计出来的子苗已经达到了3万余株。它终于不是最孤独的植物了,相信不久的未来,我们不用去植物园,在野外也能欣赏到这种树的风采。#头条创作挑战赛##在头条看见彼此##普陀鹅耳枥##有种上天啊##我要上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