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述的便是农民种地的情景,一首悯农,告诫人们要珍惜粮食的同时,还要体谅到农民伯伯的辛苦。但从最直观的角度上来看,就是讲了种地的情景。春种秋收,维系着一代又一代的耕种中,最重要的主角自然是种子。那种子是从何而来的呢?很多人会以为是用自己之前留下的种子,但现在来看,情况并非如此。
现在的农民耕种,每年都会去购买新的种子。这到底是什么情况,是黑心厂家在自家种子上下了黑手?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呢?
古话说“春种一粒米,秋收万颗米。”我们嘴里吃下的米饭,蔬菜,都有赖于这一粒粒小小的种子。源自天性里对土地的热爱,对种地的热情。我国在农业方面是占据了大头的,无论是农产品的生产还是种子的培育,我国都不曾落下过。
就连飞向月球时,我国人民提问最多的问题也是“月球上的土壤是否适合用来耕种呢?”依据数据来看,我国对农业生产率的贡献超过了百分之三十,其中,光是育种就占到了百分之十,是其中占比最高的一部分,剩下的包括了化肥、病虫的防治等等的相关农业研究。
既然数据这么好,那为什么农民们每年都还要购买新的种子呢?难道是为了数据作假而特地这么要求的吗?
这样想的人完全就是阴谋论了,其实买种子并不是什么赚钱的营生,研发新种子的投入远远超过了收入。那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购买新的种子呢,用前一年农民自己种出来的种子,不行吗?对农民来说,还可以省下不少的开销呢。哦,对了。会不会是因为这些农民被人胁迫,所以才逼不得已得买新的种子呢?还是说,后面结出来的种子是有问题的,比如没有办法发芽,又或者是种出来的果子又小又涩?
别着急,让我们一步一步,慢慢来解答。
首先种出来的种子完全是可以再次下地的,发芽是一定会的。农民伯伯们不用自己种子的最大原因在于后者。
原来的农民使用的,主要是原生态的种子。就像是代代相传的某个族群,兔子、鳄鱼、马、牛等等,这些种子只与自己族群的相互结合,保证了基因的稳定性,但是缺点也是有的。比如产量少,耐受性差不适合推广,等等。就像是品种猫和品种狗,总会因为基因上的缺陷,导致身体上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而那些路边流浪的田园猫就不一样了,杂交给它带来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种子也是如此。
由我国的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就是这样,杂交带来了巨大的产量,还便于该品种的推广。我国使用的种子,基本都是杂交的,这就为繁衍带来了问题,就如前文所说,原生态的种子虽然有体弱多病的缺点,但是种群之间的基因延续有助于它特性的延续。而杂交水稻就不同了。
就用马、驴子、骡子来举例。骡子是由马和驴子相结合生出来的产物,它继承了马和驴各自的优点。比如马的速度、力量以及驴子的耐性,可以说,骡子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务农动物,但是它却有一个巨大的缺陷,而这个缺陷正是由于它的杂交所导致的——骡子不能生育。
这些优秀的杂交种子也一样,遇上了生育的困境,一代的种子在使用完后,二代种子的产量会直线下降。所以农民每年都会购买新的种子,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保证产量。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保证产品质量,在大家都会挑选优质产品的今天,谁还会去购买又小又不好吃的产品呢。也是在这样的市场竞争压力下,农民会去挑选优质的种子,来保证自己种出来的东西有人购买,稳定自己的收入。优质产品淘汰劣质产品,这也是商业交易的基本规律。农民也自然不会做出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样的行为。
既然需要新的种子,那这些种子是怎样进行培育的呢?
培育种子就不是农民的事情了,现在培育种子主要还是交由育种公司来进行,我国国内比较出名的育种公司,比如说登海种业、生物医学科技公司等等,都是专门进行育种的大公司。虽然这些公司都是育种的大型公司,但是育种其实并不是他们的主要业务。他们的主要业务反而是动物育种,植物的育种只是他们诸多产业链中的一条尾巴。
最大的原因也同农民一样,因为植物育种的收入和利润实在是太小了,所以在他们的产业中占比实在是不高。那些认为农民被育种公司剥削的想法大可不必。
依据数据显示,大多数的育种公司,除了一些大型的以外,大都是不怎么赚钱,甚至是亏本的。采用技术手段来促进农民购买,实在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想必有市场的公司都不会这么做的。所以,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民不自行育种,主要是因为需要增加农产品的产量,而非是因为育种公司的阴谋。
其实国之根本在于食,食物的储量是与我国民生息息相关的。这也是为什么需要育种公司,也是为什么袁隆平院士要培育杂交水稻的原因。只有将吃饱喝足的问题解决了,人们的生活才会安心。才能保证国泰民安。我国的粮食也是依靠着杂交水稻,一步步从吃不饱饭,到不再种植杂交水稻,而选择产量较低,但口感较好的农产品。
这也从侧面展现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一步步提高,无论是更高的产量,还是更优质的口感,这都离不开育种一事,所以我们不但不必怀疑这些育种公司有什么大阴谋,还应该感谢那些育种的农业技术人员,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参考文献:
[1]唐向民,杨守臻,陈怀珠,孙祖东,蔡昭艳,曾维英,赖振光.耐荫高产广适大豆新品种‘桂夏豆109’的选育及特性分析[J/OL].分子植物育种:1-20[2022-06-2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6.1068.s.20220623.1601.004.html
[2]南方日报记者 傅鹏. 让小种子迸发大能量[N]. 南方日报,2022-06-24(AA3).
[3]郑智维.中国工程院院士许为钢:小麦育种要有忧患意识[J].民生周刊,2022(13):29-31.
[4]张青显,吕若敏.小麦育种显著差异环境种质资源引进、改良利用及其遗传规律[J].农业科技通讯,2022(06):199-204.
作者:小果 校稿编辑: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