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不仅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壮阔神秘的一面,还有吞噬土地、掩埋希望的令人生畏的一面,治沙早已成为几代中国人的共同使命,但往往治沙的速度还跟不上沙漠化的速度,直到“吞沙巨兽”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象。
它行走在沙漠之中,一天就能完成40亩沙漠的治理,目前已在甘肃等多地投入使用。
更令人欣喜的是,它还能成为我国的产业之一,远销外国,为地球上更多的沙漠绿化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不少经济效益。
今天这篇文章就将为你介绍,“吞沙巨兽”究竟是什么?它能够如此高效率地“吞噬”沙漠,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严峻的现状:中国四分之一以上土地已经荒漠化
荒漠化还有一种叫法“地球的癌症”,这个戏谑的叫法足以看出荒漠化给全球人类带来的麻烦是致命的。
我们国家是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荒漠化土地有267.4万平方公里,占全部面积的27.9%。
这么大的荒漠化面积,比很多国土面积小的国家的占地面积都大。如果不加以治理,任其发展,荒漠化必然越来越严重,后果不堪设想,但如果大部分荒漠得到治理,将这部分土地利用起来,那在环境和经济上都是非常可观的。
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荒漠化一直在扩张,平均每年都有2460平方公里的土地变为沙漠,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1亿,以这个速度增长的话,用不了多久,我们的可耕种面积肯定会少的可怜。正是几十年前咱们就认识到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一直想尽各种办法治理。
人工固沙固然精神可嘉,时间长了却寸步难行
我们在地理课本上能见到的治理沙漠的办法就是“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这些方法,看似简单的治理方针,实际操作起来问题却不少。
比如很多沙漠地带直接种树是种不了的,并且能在沙漠里生存的树也不多,即使种下去了,水源也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面对诸多难题,以前的治沙人可谓想尽了办法。
咱们聪明的老祖先发明了“草方格”治沙法。“草方格”治沙法的发明其实是一个巧合。
固沙团队在一次工作闲暇时,工作人员在沙漠中乱扎了“人定胜天”、“中卫固沙林场”几个字,后来他们发现,这几个字当中,方形的字竟然没有被沙子掩埋。
果然应了“有心栽花会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治沙治半天没有什么成效性的收获,工作之余的偶然举动倒还给治沙工作提供了一个好方案。
治沙工作人员开始进行实验探究,多次实验之后得到了令他们满意的结果,也就是这种“草方格”治沙法的原理,先把废弃的麦草捆扎好,然后用铁锹把麦草捆一半压进沙里,一半留在外面,压成方形形成草方格,这个办法的提出是当时治沙工作的极大飞跃。
然而全凭人工,再好的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主要困难是沙漠里瞬息万变,风沙扬起非常危险,人工作业的时间一天最多有3个小时,因此这么大的沙漠面积,全部由人来完成固沙工作,实际上相当不现实的。
有需求就会有烦恼,有烦恼,自然就会有人想到去解决烦恼。我国的“吞沙巨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世的。
“吞沙巨兽”的问世解决了治沙难题,在世界上影响颇大
“吞沙巨兽”其实是一种多功能立体固沙车,它并不是真的把沙吃掉了,只是把沙稳稳地固定住,再在固定好的沙里种上植物,它能同时完成多种治沙工作,因此取名为多功能立体固沙车。
虽然多功能立体固沙车是机械化产物,但其实可以说它是在人工“草方格”的基础上升级得来的。
“吞沙巨兽”是一套复杂的机械系统,直接把稻草装入车厢内,这个智能机械就自动把稻草捆扎成稻草卷,固沙车在工作的时候自己分配好稻草,然后精准地放到线上。
接着使用它的滚盘把稻草压入沙里25厘米以下,25厘米深度也是工作人员精细计算之后设定好的。原本人力固定草方格一天干不了多少,一台多功能立体固沙车一天就能完成40亩沙漠的治理,大大提高了治沙的工作效率。
既然是多功能,捆扎固定草方格当然不是它的终极技能,草方格固定好之后,这个大家伙继续向沙漠中喷洒固沙剂。固沙剂有十分强大的吸水保水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沙漠中植被的存活率。
不仅如此,“吞沙巨兽”还是种树的一把好手,它就像播种机一样,一排一排有规律等间距地种植小树苗。一个小时能种2000颗小树苗呢,在种植的同时对小树苗进行浇灌,同时完成两项任务,换成人来种可能4、5个人都要8个小时左右。
原本需要治沙人1年才能完成的治沙面积,“吞沙巨兽”才要3-6个月时间就能完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很多不毛之地都变成了一片绿洲。
“吞沙巨兽”不仅工作效率高,它还“吃苦耐劳”。像塔克拉玛干沙漠被称为死亡沙漠,沙漠腹地某些地区是人根本不敢涉足的,这种充满危险并且十分艰巨的任务就可以交给“吞沙巨兽”了,相信它一定能完成地很好。
咱们再来聊聊这台“吞沙巨兽”在世界上的地位,它是世界上首台机械化治沙机,由此可见治沙难度之大,但也侧面反映出我们国家机械化水平之高,担得起大国重器的称号。这台多功能立体固沙车拥有11项实用新型技术和发明专利,是甘肃建投有限公司全自主研发的产品。
“吞沙巨兽”已投入使用,并取得骄人的成绩
这台“吞沙巨兽”于2014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甘肃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王开铭自2014年8月毕业就开始投身腾格里沙漠的治理,作为第一批多功能立体固沙车的操作员,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们骄傲并快乐。
王开铭和他的四个同伴携“吞沙巨兽”一起和腾格里沙漠斗争,一年时间里在腾格里沙漠腹地实验治理了2千亩沙地,让荒废多年的沙漠重新焕发生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看到他们的治理成果都咂舌惊叹。
甘肃省政府参事兼国家二级研究院柴发喜表示“这台机器很先进,是世界首台,它真正使沙漠治理推到了最前端,是沙漠治理的一场革命”。
有了“吞沙巨兽”,我们国家的沙漠治理取得很大成功。首先是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市沙化土地治理率高达93.24%,荒漠化土地面积较1999年减少了472万亩,沙区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在沙漠腹地种植万亩以上的成片林有165块,沙尘暴也不再发生,治沙效果十分明显。
其次是陕北地区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升,2018年榆林市林草覆盖面积占全省20.4%,全市空气质量也极大提高,多年位居前列。还有就是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榆林野生动植物品种越来越丰富、数量也越来越可观,湿地面积大幅扩大,照这样继续治理,咱们肯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金山银山,绿水青山”的梦想。
外国纷纷抢购“吞沙巨兽”,所以也被称为行走的印钞机
我们的“吞沙巨兽”美国人看了都连呼厉害,对荒漠化严重的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埃及和阿尔及利亚来说也是一大福音。“吞沙巨兽”多功能立体固沙车一问世25个国家就纷纷抛出橄榄枝,想与我国合作,外国人又形象地把它叫做行走的印钞机。
“吞沙巨兽”目前已经推广到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还与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中亚区域开展联合治沙,给他们提供治沙技术和整套装备。
有不少国家表示想采购我国的“吞沙巨兽”,有网友竟然评论说不能卖,这是我们的技术,卖出去要不了多久就成别人的了。
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狭隘的,改善全球环境是全人类的责任,既然咱们最先有了这项技术,大家一起共享共同改变环境,治好“地球的癌症”对全人类都是有益的。
我们与巴基斯坦等国合作治沙,给他们提供技术和设备这一举动还引起了联合国高度关注,我们国家向来是责任感很强的大国,在全球的生态问题上提出过不少中国方案。
今年9月我国召开沙漠治理大会,立刻就吸引到缅甸、印度、肯尼亚、联合国粮农组织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他们纷纷对中国的治沙方案赞美不已,都愿意与中国一起携手把荒漠变成绿洲。
治沙虽难,但只要我们有决心、有技术以及好的方案,各国携手各展所长,沙漠变成绿洲不会来得太晚,荒漠化面积会越来越小,直至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