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一边杀牛倒奶,一边喝不上奶,中国乳业的病灶到底出在哪?



据传,受市场影响,在原奶供应充足的北方地区,出现了“杀牛倒奶”的苗头。
因为奶牛的谷饲料价格持续走高,豢养一头奶牛仅饲料成本就需要80元/日。加之产出的牛奶无处销售。许多奶农只能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止损。
然而,此消息还没有完全发酵,就有官方出来辟谣,称“河北出现杀牛倒奶苗头”“原奶收购价格逼近成本”等,均乃不实消息,且“已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也有当地奶农出来发声,称“担心这种事再次发生”。

或许,当下供需市场的不平衡,并没有激化到需要用“杀牛倒奶”的方式解决,但这样的悲剧在2014年左右,的的确确真实发生过。奶农的担忧,或许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为什么会出现原奶供需如此不平衡的情况?中国的乳制品到底又在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2015年,轰动一时的“倒奶杀牛”事件
准确的说,上一次“倒奶杀牛”事件,出现在2014年下旬。据当时《法制晚报》报道,其记者在走访京津冀地区时发现,延庆县一带的奶农,将一桶又一桶白花花的牛奶,统统倒进了下水道。

此报道一出,立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舆论的矛头全指向了京津冀地区的奶农们,诸如“我们还吃不起牛奶,你们居然倒掉”、“太坏了,这不是资本主义那一套吗?”、“前有三聚氰胺,后有杀牛倒奶?”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但是,事实的真相真的像大家说的这样吗?如果,能够把立场换到京津冀奶农的立场,或许我们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
延庆县下庄村,有一位叫张万立的养殖大户。老张从2003年开始养牛,最高峰时他家的牛有60多头。他的工作,就是日复一日的挤牛奶、喂牛。但从2014年8月开始,他的工作中多出了一项——买牛。到年底,养殖场里,就剩下了31头牛。

每天早上8点,养殖场里都会发生令人心疼的一幕——工人们用不锈钢大桶,盛满了还冒着热气的牛奶,一桶一桶地往下水道里倾倒。
当被记者问及,为何要如此浪费的时候,老张这个五十多岁的老养殖户,声音都禁不住颤抖,“你看,我们的奶多稠啊,大家都夸质量好。”但这么好的牛奶,都没有奶企收购。
于是,奶农们顿顿喝牛奶,将过剩的牛奶喂鸡、喂狗、浇地,实在没有办法,才把白花花的牛奶往下水道倾倒。

为了节约成本,像老张这样的养殖户不得不换掉奶牛的口粮,用便宜的秸秆、麦麸等,替代原来促进产奶的青穗苞米,以遏制牛奶产量。但尽管如此,依然无法改变“无人接盘”的局面,为了止损,奶农们不得不“杀牛倒奶”,将奶牛当成肉牛卖。
“杀牛倒奶”背后有何隐情?
八年前在延庆县上演的这一幕,如同一条刚刚结痂的伤口,长在每一位奶农的身上。2023年的原奶订单现在还没有签订,就像是紧张气氛的催化剂。
尽管有官媒下场辟谣,当前的原奶市场,并没有到需要“杀牛倒奶”的地步,不过,不在少数的奶农纷纷表示了对这一问题的担忧。究其原因,无外乎受过往三年的疫情大环境影响、进口饲料价格上涨、原产地产量过剩造成的。

说到大环境,作为亲历者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疫情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或许在国人的饮食结构中,牛奶并不是完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诸如伊利、蒙牛一类的龙头企业,过去三年的订单都有所下滑。北方市场的数据显示,许多学校也取消了原本的学生奶订单。

另外,就是饲料价格上涨加重了奶农的饲养成本。奶牛的饲料中,青贮玉米一般占到配比成分的50%以上,此外受全球通货膨胀地影响,大豆、豆粕、麸皮等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从而导致饲料价格持续上涨。
当然,原奶供需失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场经济的灵活性和周期性导致的。原奶市场上一轮经济周期,刚刚行至顶峰,部分奶农误判形式,买入了更多奶牛,从而导致生产力过剩。
据统计,北方市场的原奶产量较之去年还增长了2.8%,但奶企受市场影响,终端订单大大缩减,由此造成了生产力过剩。从而才出现了所谓“倒奶杀牛”的苗头。
网友:为什么我买的奶还是这么贵?
针对这一事件,5G冲浪的看官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某乎上,一则高赞评论说,“有点地方都在杀牛倒奶了,为什么我买的牛奶还这么贵?”或许,这个问题也问出了我们大多数人的心声。

诚然,原奶价格是影响终端价格的因素之一,但它绝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影响终端产品价格的原因,还有许许多多。例如产品研发的成本、包装研发成本、生产制造的费用、仓储费用、运输成本等等。生鲜乳制品,除了原材料成本占到总体定价的50%之外,另外一个“大头”就是占比35%的包装材料成本了。
在众多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当中,巴氏鲜牛乳的占比达到奶制品份额的15.2%,这样的生产工艺就意味着,产地距离工厂无法太远。我国原奶产地多在北方,消费市场南方占比更大。

从北方运输原奶到南方工厂,这其中对供应链的要求和指数级增加的运输成本,就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初衷。
我国牛奶市场的供需失衡,绝不等于“资本主义倒奶”
也有人说,“杀牛倒奶的行为,这和美国农场主宁愿倒掉牛奶也不给穷人喝,有什么区别?”还真不一样。2015年出现的“倒奶事件”,本质上是供给端过剩。
对于奶农来说,无论是杀牛还是倒奶,都是在自个儿心上剜肉,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止损行为,无需上升到“主义”的高度。这是用好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就能解决的问题。
其实早在2015年初,北方奶农爆出“杀牛倒奶”之后,我们的奶企也好、当地政府也好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预防下一次悲剧的发生。
例如,对于过剩的原奶,河北政府由地方财政承担了其喷粉补贴。即将原本保质期为3-5天的原奶制成奶粉,将其保质期延长至1年。此外,北方几个产奶大省,也积极拨款,补贴奶牛养殖场。

作为龙头企业的奶企们,也在不断研发新产品,规避原奶供应过剩的风险。在不影响自身发展的前提下,提升订单量,帮助奶农度过难关。同时,各方也在积极强化供应链建设,降低运输成本,从而更好地控制终端价格。

当然,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这个结论早已经由无数西方国家的市场验证。我国的优势在于,我们有强大的国体,能够对灵活的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的管控。但管控和政策扶持,或许不能立竿见影。但可预见的是,我国的乳制品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结语
经济的景气与否不在朝夕。回暖与否,也不是一两个季度可以看出成效的事。但从长远的趋势来看,奶制品市场的回暖是必然的。相较于上一次“倒奶杀牛”事件,大奶企和当地的政府都有拿出措施避免悲剧的发生。这就是一种螺旋式的进步。

我们作为消费者,站在终端市场看到的问题难免局限。影响价格的要素过多,从进口饲料、奶农、奶企、供应链,环环相扣,互为牵制,并不能因为某一个环节的误差,就对整个市场失去信心。
或许受过去三年的影响,原奶市场回暖还需要不短的一段时间。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补充好营养、合理摄入蛋白质,期待在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地作用下,奶农、奶企,甚至消费者,都能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卜卫兵, 王凯. 乳品加工企业与原料奶供应商合作效率分析[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7(2):5.
曲春礼, 张秀玲, 李良. 浅谈超高温灭菌奶与巴氏杀菌奶[J]. 中国乳业, 2006(5):3.
一夜间,1700余人集体死亡,一向平静的湖泊为何会突然发狂,夺人性命?
堪比3个三峡!中国拟建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为何却屡遭印度阻拦?
印度的巨型水怪,竟靠吃尸体为生?还被我国列入动物保护名单?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