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税曾一度是古代王朝和新中国建国后的财政支柱,为什么后来被废除了?


点击下方👇“创速极风”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
“种地交粮,天经地义!”农业税曾一度是古代王朝和新中国建国后的财政支柱,为什么后来被废除了?2000年来,除了共产党没人能做到!提到农业税,很多老人们还是习惯用“交公粮”这个词来代替。从春秋时期鲁国“初税亩”的田地改革开始,中国人“交公粮”的历史也就开始了。所谓的“交公粮”,顾名思义,也就是在粮食收获时,农民要交出一部分粮食给国家作为税款,只留下一部分自己吃。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古代,农业几乎是社会的主要生产力,农民是国家最大的群体。但是由于农业产量低,古代统治者税赋水平很高,加上各种天灾不断,所以农民们在交了公粮之后很少有能吃饱的时候。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国民党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一堆烂摊子,城市的通货膨胀和资本家势力时刻威胁着经济发展。而此时国家能够依靠的只有农业经济,只有靠粮食和棉花这些硬货,才能迅速恢复城市的生产生活,确保币值稳定。所以,农业依然是当时的主要生产力,“交公粮”也是非常重要的财政收入。
到了人民公社时期,按照公社、大队和生产队对农业工作和交公粮的任务进行细分。每年年初,公社里负责征收农业税的干部,根据土地数量和劳动力水平,将任务下发到各大队,大队再下达到下面的生产队。等到秋收结束以后,生产队就开始交公粮。这时候农民产的粮食是不能自己决定吃多少的,需要集体决定。上交完国家的公粮后,留下各种储备粮,比如战备粮,爱国粮和种子。余下的粮食按人数算,比如批给每个人每天约8两口粮。当时很多农民需要按照公分挣钱,但是有的人除了能分到粮食,一年的公分根本换不了多少钱,有时候甚至连盐都买不起,生活非常艰苦。到了包产到户以后,交公粮从生产队为单位变成了以家庭为单位,农民们在秋收以后一个个背着粮食、排着队去交公粮。这时候的公粮分为平价粮和议价粮两部分,平价粮是强制指标,你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粮食,按时间送到粮站去,粮站的人来验收,并以低价收购。议价粮则是指你剩下多余的粮食可以卖到粮站去,价格相对高一点,因此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那个时候之所以交公粮,日子过得苦,除了生产力不高以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要用农业养活工业,这样才能实现整个国家的经济腾飞。所以很多人说,我国的工业化不是工人一锤子一锤子敲出来的,而是农民勒紧裤腰带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的。工业在前期的发展阶段往往是亏本的,因为技术、材料、建厂都需要钱,但是工业初期的产出是非常低的,所以只能靠农业养活。
改革开放以后,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了,农业不再是主要的财政来源,到2004年的时候农业税提供的财政已经不足财政总收入的1%。而此时城市化正在加快,农民群体正在迅速流失,随之而来的就是巨大的粮食供给压力。甚至直到2014年,我国粮食自给率已跌到87%,全部农产品自给率仅为70%左右,30%需通过国际市场调节,说明中国粮食安全前景很不乐观。如何让农民留在农村,如何确保粮食产量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于是我国就在2006年正式全面免除农业税,农民们再也不需要在辛辛苦苦收完粮食后,再排队交粮了。记得当时很多老人就在说:“2000多年来,除了中国共产党,谁能让中国老百姓种地不交税?”停止征收农业税确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再加上国家地各种补贴政策,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不仅生活水平有了保障,还开始养殖多种牲畜,拓宽收入渠道。而且,免除农业税增加了农民的公民权利,体现了现代税收中的“公平”原则,同时还符合“工业反哺农业”的趋势,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转型新时期。#头条创作挑战赛##公粮与农业税##免除农业税#

点击下方👇“创速极风”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