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创速极风”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
为何现在没有国家提可燃冰了?曾一度被认为是石油替代品,优质又环保的新型能源,在追捧过后遇冷门,各国不开采可燃冰的原因是什么? 可燃冰,又名天然气水合物,通常存在于低温高压的环境中,外形似冰,主要成分又是甲烷和水,甲烷含量为85%以上,遇火能够燃烧,因此才有了可燃冰这个称号。 而它的主要价值就是燃烧,燃烧过程不会产生粉尘和氮氧化物等有毒物质,污染小,可接替石油等能源成为新型环保燃料。据悉,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以释放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 不过,要形成可燃冰也不简单,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温度,温度不能高于10℃,不然容易受热分解;第二是气压,可燃冰在0℃时只需要30个标准大气压就能形成,气压越高,可燃冰越不容易分解;第三是原料,生物残体和有机腐殖质经过细菌分解,产生的甲烷气体就是可燃冰的主要原料。
而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地方,温度和环境都比较特殊,例如我国青藏高原冻土层、东海区域,以及东北冻土带等。另外,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目前已有79个区域发现可燃冰的存在,集中在大洋边缘海域的大陆坡、陆隆和盆地,以及一些内陆海。 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地球上公认的三大燃料,但随着开发使用,它们的储量也变得“岌岌可危”,直到可燃冰被发现。然而,让人更加惊喜的是,全球已知可燃冰的储量还是另外三大燃料总和的两倍。 目前我国储量占据榜首,初步预测资源储量约为800亿吨油当量,足够使用几百年。并且,可喜可贺的是,2017年,我国“蓝鲸一号”首次尝试开采海底可燃冰取得巨大成功,累计产气30.9万立方米,创下全球新纪录。 既然如此,结合上面可燃冰的好处,我们应该抓紧步伐继续开采,避免别人捷足先登才对,为何这么久过去了,有关可燃冰的消息却越来越少呢?各国对可燃冰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不但没有开采,也甚少报道,原因是什么?
我们来分析一下,首先肯定与开采难度有关。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开采可燃冰的国家,可首次尝试仅仅开采了6天,第七天时就发现,井下压力增强,产气停止,导致开采无法进行下去。并且,井下设备也无法抽离。 而原因正是可燃冰容易受外界影响,如果直接像煤炭一样取出来的话,可能没多久就会分解。所以开采过程中,就要考虑诸多因素,例如温度,压强等。还要计算好量,不然容易造成开采地坍塌。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它能燃烧是因为甲烷,开采过程中氧化,开采上来也没用。而它所处环境基本是冻土层和深海,开采过程又要像挖掘古物一样,可能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天然气外溢燃烧,持续几十甚至上百年,影响当地环境。 其次就是开采难度大,开采技术不成熟等。要知道现在我们使用的基本都是风力发电和火力发电,发电设施完善,没有必要着重发展可燃冰。并且,如今可燃冰的地位也十分尴尬,根本无法做到完全取代石油。 原因是石油涉及范围广,大到汽车飞机燃料,小到塑料袋口香糖,都有石油的身影。加上石油储量丰富,费时费力开采出来的可燃冰也没了用武之地。 更何况还有开采技术不成熟这条“拦路虎”,再综合开采前期的研发,开采中期的成本支出,开采后期的储存等,都是一笔巨大的费用。种种下来,可燃冰要想实现商业化,还得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过程。 但俗话说“有备无患”,不能因为难,就放弃这种环保能源,所以科学家们也在努力克服难关,争取将可燃冰真正的利用起来。#可燃冰##在头条看见彼此##头条创作挑战赛##我要上 头条#
点击下方👇“创速极风”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