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农业要有大发展...


清徐信息网,一网知清徐
清徐信息网投稿合作微信:13513600134
2月15日,我省召开全省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长会议,全面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及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科学研判形势任务,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和今年“三农”重点工作。
  2022年我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农业农村发展,围绕“十稳十提”重大部署,农业农村工作交出了优秀答卷。经济指标快速增长,一产增加值、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产固投分别增长5.1%、6.6%、3.1%,均高于全国。稳粮保供争先进位,粮食面积4725.5万亩,超额完成国家任务;总产292.86亿斤、单产619.7斤,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增量8.61亿斤占全国增量11.6%,增幅全国第4;单产增幅全国第2。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6.0%、5.7%、4.5%,在全国位次前移。水果、蔬菜产量分别增长4.4%、6.7%,均迈上千万吨台阶。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99.5%,名列前茅。特优发展成效显著,有机旱作纵深推进,部省签署框架协议,有机旱作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大平台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全产业链条提质增效,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达3260亿元,增长24%。改革创新动能增强,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资产总额、经营性资产分列全国第9和第12位。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农业托管面积超3000万亩,带动农户262.9万户;全省农业主体39.16万户,占全省主体1/10。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1.9%,首次超过全国。乡村建设步伐稳健,卫生厕所普及率74.3%,垃圾收运体系覆盖93.4%的自然村,农膜回收率、秸秆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85%、92.4%、79%,均超全国平均水平。
  会议指出,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总体思路,确定了今年农业农村发展主要经济指标,我们要锚定一产增加值增长6%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上、一产固投增长7%左右的发展目标,聚焦增产增收增活力、防病防腐防风险,扎实推动“三农”各项任务圆满完成,重点抓好10项工作,即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持续提升耕地质量、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聚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加快发展生态低碳农业、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深化农村重点改革、着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坚决维护农业农村领域平安稳定。
  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今年全省粮油生产任务已经确定,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4725.5万亩,其中大豆175万亩、油料13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82万亩,粮食产量在去年基础上力争有所增加。要保面积,要提单产,要减损失,以高产创建带动全省粮油增产,争取早日实现粮食产能300亿斤目标。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今年要新发展16万亩。其中,在五大盆地发展设施蔬菜6万亩,在晋中、大同、临汾、运城等市发展设施水果10万亩。确保全年果、菜产量均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力争全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52.5万吨、125.1万吨、149.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0%、6.1%和5.0%。重点在大同、运城、阳泉等地发展工厂化养殖、大棚鱼菜共生,示范建设高标准莲渔、稻渔综合种养基地1万亩。力争全年水产品产量达到5.6万吨、产值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和7%以上。
  持续提升耕地质量。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重点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恢复水浇地和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今年国家安排任务是新建100万亩、改造提升85万亩,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0万亩。目前,任务和资金已经下达,各市要严格建设标准,强化组织实施,加快建设进度,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要拿出硬举措,做好后期管护,务必建一块成一块。
  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坚持把科技作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今年省里将布局建设生产基地30万亩、市级科研基地6个、县级示范基地8个,集成推广应用有机旱作农业集成技术50项以上。持续推进“机田证”一体化(高性能农机、高标准农田、高素质持证农民)。今年省里将继续组织第二批试点项目,要总结推广第一批试点经验模式,推动试点增品种、扩规模、强智能,带动项目县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至少提高1个百分点。省里将打造3-5个农作物制种基地县和一批省级良种繁育基地。各地要抓紧布局谋划并推动实施。承担玉米制种基地回归任务的市,要定期调度进展,确保取得实效。
  聚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今年重点要以加工业补短板为切入点,实施一批标准化原料基地、体系化物流网络、品牌化市场营销项目,推动延链、补链、壮链、优链。要狠抓市场主体培育。力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超过5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超过900家。今年我省将建设冷藏保鲜设施500个,新增冷藏保鲜能力15万吨,在冷链基础较好的县布局一批产地集配中心。支持清徐、平遥、平顺、代县和汾阳5个县打造特优农业专业镇。发挥农业多种功能、发掘乡村多元价值,抓好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创建,启动建设10个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试点县。力争制定发布“有机旱作·晋品”团体标准30个。加快推进“有机旱作·晋品”品牌商标和著作权登记,擦亮晋品品牌,推动农产品走出去。
  加快发展生态低碳农业。抓好平顺、万荣等6个国家级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县建设,带动产业提质增效。今年要创建国家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60个。加快修订《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开展豇豆、韭菜等重点品种专项攻坚行动,坚决杜绝禁用药物使用,推动农产品检测机构“双认证”通过比例达到80%,切实保障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深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再建设12个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带动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确保全省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
  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等重点,制定年度行动计划,统筹实施“五大行动”(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整治提升),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水平。统筹各部门力量,加强数字信息等现代化手段的配套,推进乡村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要聚焦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问题,扎实做好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持续开展乡村文明风尚培育行动,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好基层群众组织和村规民约作用,推动文明乡风建设。
  持续深化农村重点改革。积极稳妥深化农村重点改革,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要壮大提质村级集体经济、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扎实开展土地延包试点、稳慎推进宅基地改革、大力开展社会化服务。各市要把农业生产托管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推方式,因地制宜加快推动山区地、撂荒地、经济作物开展托管,实现面积、地块、品种“三拓展”,力争全年粮食托管面积达3300万亩。
  着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抓好一产带动增收基础上,重点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育、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产业帮扶三项工作。全年培训高素质农民5万、颁证4万。清徐、平遥、泽州3个试点县要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通过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等乡村产业,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益。今年省里要出台《2023年五有机制到村到户产业帮扶增效增收行动方案》,脱贫县要聚焦“一主两辅”重点产业(一个主导产业,两个辅助产业),加大对脱贫户、监测户从事规模种养业、设施农业、高质量庭院经济等的奖补力度;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脱贫户、监测户增收;开展春风行动,
  推动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出村进城。
  坚决维护农业农村领域平安稳定。抓好安全生产、强化信访维稳、坚持依法行政。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推进乡村法治建设。
  会议强调,面对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任务,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必须进一步健全机制、改进方法、建强队伍、强化督考,在狠抓落实上下苦工、出实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方位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优异成绩,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山西力量。
来源:网信清徐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