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规则变更,若不想错失 三分亮剑 的大佬们,请点击顶部蓝字 三分亮剑 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将 三分亮剑 设为星标⭐️。
“神十三”乘组的顺利返航,让我国航天事业与空间站建设迎来新的篇章,未来“天宫”将从技术验证转向全面建造阶段。这让所有国人为之兴奋与骄傲,但也有人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神十三”返回舱在即将着陆时,只打开1个降落伞,属于“单伞”降落,但美国的返回舱却有3个,是“群伞”降落。这引起外界激烈讨论,这是否能说明我们又一次技不如人?哪种降落技术又更先进?
其实降落伞的数量和返回舱如何着陆与回收有很大关系,和我国不同,美国为了方便选择的是海上回收。而海上风高浪急,为了让返回舱平稳降落,其只能选择“群伞”降落。3个降落伞的抗风性更强,减速效果明显,而且尺寸小技术难度低,最重要的是载重量也更大,阿波罗飞船的返回舱重量达到14吨,SpaceX的龙飞船也达到10吨。所以从阿波罗飞船开始,美国航天一直使用这种方法降落。
而我国开始发展神舟载人飞船时,就选择了地面降落,这种方式要求返回舱与地面接触时更慢、更稳,否则数吨重的返回舱直接砸到地面,冲击力足以让航天员负伤。因此在即将与地面接触时,神舟返回舱不仅会打开降落伞,还会启动底部发动机进行反冲,达到减速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返回舱只需单伞即可,而国际惯例中不超过10吨的返回舱,都只需1个降落伞。
那么这两种技术到底谁更先进?其实小编认为没有谁更先进这一说法,降落方式不同,对降落伞的数量需求自然也不同。不过美国的群伞降落却有一大劣势,那就是降落伞数量太多,很容易在开伞过程中出现缠绕,或者打不开的情况。如果情况严重,返回舱的着陆将受到严重影响,安全与可靠性也被画上问号,而神舟返回舱用“单伞”简洁明了,在打开过程中出现缠绕的可能性很小。
即便出现这种情况,也有备份伞及时补上,安全与可靠性无需质疑,而事实上我国返回舱也有3个降落伞,分别是引导伞、减速伞与主伞。但3个降落伞却并非同时出现,而是会在不同阶段打开,引导伞的作用是拉出减速伞,防止在急速降落过程中,主伞被撕裂。3个伞分工明确先后打开,这一点和美国3个主伞同时打开降落有很大不同,但还是那句话,都各有优势。
(文/席乐)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 图22轰炸机登场,俄乌战局发生改变,拱火的西方还能高兴多久?
▶ 死道友不死贫道,美国誓言将于俄罗斯战斗,直至乌克兰覆灭
▶ 600名乌军突破包围圈,亚速营:欲擒故纵集中兵力,实现一举全歼
▶ 乌方袭扰次数增多,恶战在所难免,俄方:将直捣乌克兰“心脏”
大佬们都已经看到这里了,不如点一下 点赞 在看,让更多的朋友知道你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