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汽车电动座椅工作原理简介


汽车电动座椅的工作原理。
1. 前后行程调节
蜗轮丝杆机构,丝杆固定在下滑轨上,蜗轮固定在上滑轨,电机通过软管传动带动蜗轮或者丝杆旋转运动转化为上滑轨沿着丝杆前后移动。
蜗轮丝杆

电动滑轨

2. 座椅上下升降行程调节。
座椅的升降分为整体式升降和前后单独升降以及还有前端局部升降,其实原理都是一样的。主流的上下调节原理,有两种。
1) 蜗轮丝杆 (没错又是它), 丝杆在电机上, 电机和蜗轮分别与四连杆的两端旋转联接。通过蜗轮在丝杆上的直线运动转化为四连杆的整体运动,带动座椅上下运动。
带丝杆电机

连杆机构

实物

2)齿轮运动。
扇形齿板作为四连杆的驱动端与(后横梁)联接,通过电机上的齿轮带动扇形齿板旋转,从而带动四连杆运动,实现座椅升降。
带齿轮马达

电机安装在座椅侧板外侧

内侧齿轮联接

3. 靠背前后角度调节
一齿差行星齿轮副运动。
简单来说靠背的角度调节是通过调角器盘来实现的,而调角器盘主要是两个齿轮盘曲柄组成。偏心凸轮带动外齿轮盘在内齿轮盘间旋转运动,外齿轮盘与内齿轮盘的齿数相差一齿,外齿轮盘在内齿轮盘间旋转就形成了一齿差行星轮齿副运动。
可能你无法凭空想象这个运动,但是看了下面的动图就简单明了。

电机通过星形连杆带动曲柄旋转,曲柄带动小齿轮盘如上图旋转,从而带动靠背旋转。

关键点:因为是一齿差行星轮运动,速比较大。 当曲柄旋转360度时,可能小齿轮盘之转动了10度(根据齿数不同结果不同)。 当这种调角器用在手动座椅上时,就体现为手轮式调节,我们苦逼的转手轮一圈,靠背才旋转一点可怜的角度,体验非常差。
个别欧洲厂商喜欢用这种手轮式调节靠背的方式,其中又以大众为主。
以上就是座椅主要的一些电动调节功能的原理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知乎,作者:李泽睿,出于对原创的保护,转载的文章我们一般给与标注来源,转载目的是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有任何问题可联系小编,微信:qcnwssj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