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消费者对汽车座椅舒适性的追求


汽车座椅是汽车中一直与人接触的重要零件之一,承担着支撑人体这个最基本的功能之外,还发挥着 装点内饰环境、提供良好的驾乘舒适性以及更为重要的安全保护功能。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座椅产品, 从不同的角度和使用体验上来对座椅产品进行一次深刻的剖析,来理解如何改善和提高我们产品的设 计使用体验,并对未来的需求进行初步探讨。
01
汽车外观在根据人们的审美观念而更新换代,与此同时对汽车的座椅外观和体感要求也与日俱增。坐姿定位、舒适支撑、安全保护以及其他拓展是现代汽车座椅设计的基本要求。
汽车座椅作为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支撑驾驶员和乘坐人员的身体,减缓汽车颠簸对人体冲击而引起的不适,同时保护乘驾人员在出现突发状况时得到有效保护。
一个舒适、安全的乘坐环境, 便于驾驶员安稳的操控汽车方向,乘客可以更好的进行放松休息。座椅的设计尺寸与人体测量数据有密切关系。因此座椅的舒适性越来越多的成为设计人员的研究对象。汽车行驶时,路面不平度以及发动机、传动系和车轮等旋转部件引起汽车的震动,广义的舒适性是指成员在车内宽广度、视野、座椅舒适性、车内安静程度和各部位的震动大小等。
通常所说的舒适性仅指乘客对震动的适应程度。 
根据行车舒适性定义,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冲击对于成员舒适性的影响,针对车辆舒适性的研究,就车辆整体而言 , 包括产生的周期性的发动机和产生 波动的路况。保证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对汽车的悬架也有一定的支撑要求,对加速的控制体现了对乘坐舒适性的基本要求。
02
汽车座椅的姿势定位 
汽车座椅的设计是围绕人体的结构进行定位,在大腿根部的与胯点的结合部位,设定为人体的H点。在设计中是采用适合于90%的人使用,所谓90%的人并非从低到高或由高到低,而是要求适合第5百分位数至第95百分位数的人。
所定义指采用人体随座椅前后移动或座椅升降的形成而得出设计参照的 H 点,使第5百分位数的人正常可以使用,使第 95 百分位数的人不会感觉特别难受也能接受。理想的座椅是能使体重均匀分布、大腿放平、两足着地、肌肉松弛、上臂不担负身体 的重量,并有利于操作。保持腰曲弧形处于自 然状态、腰背肌肉松弛、大腿血管不受压。

03
汽车座椅的舒适支撑 
汽车座椅对人体的支撑,主要是有骨架、 发泡体和面套组成。骨架对发泡起到结构支撑,在关键部位起到加强和保护作用。发泡和面套通过吊紧等方式结合在一起,是面套贴合发泡,给人体足够支撑。
将发泡的支撑面按照人体坐姿的压力分布进行设计,使驾驶员和乘客超过半个小时的乘坐也不会感到难受。如果座椅的发泡体压力不均或软硬突兀,就会使乘客感觉不舒服,时间长了就会身体部分酸麻、血液不能充分流通产生肢体麻木。
一般情况下,如果座椅的开发角度、座椅的长度、靠背的支撑点位置以及腰托的强度都合适的情况下,在加上发泡合适的硬度以及面套舒适的材料,就算长时间的乘坐也可以有效减轻负面影响,可以增加血液的流通,并保持良好的舒适状态。 
座椅设计完成后要通过真实的人体来检验汽车座椅的舒适性是否满足设计开发要求, 根据汽车所面对的消费群体进行多场次不同年龄需求测试,力求得到最真实准确的汽车座椅舒适性的数据。 
影响汽车座椅舒适性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3.1 影响汽车座椅舒适性的主观因素。 
通常的主观因素的获取方式为调查文件的形式。通过乘驾人员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将他们主观感受的汽车座椅舒适性和局部的舒适性进行评分调查。
经过调查评分显示,消费者对座椅的支撑性有直接要求,发泡的软硬程度和腰托的可调节性有直接影响评分的结果。
有一半的消费者对腰托有直接要求,尤其长途乘坐的人员,有腰托将直接影响他 们对座椅舒适性的评分高低,并且对按摩也有一半的要求,他们认为长时间驾乘如果有 腰托和按摩功能将增加舒适感受。 
调查发现,价值越高的车子,消费者要求就会越高,消费者对于高档车舒适性的感受好于低档车的感受。
同时男女对汽车座椅 的舒适性感受也不同,因体型差异,女性消费者对于汽车座椅的舒适性要求会更高,男性消费者更注重汽车的其他性能。不同年龄 的消费者对汽车座椅的感受也不同,年轻的消费者对汽车的性能要求高于座椅的舒适性要求,而年龄较大的消费者,对座椅的舒适性要求更高,如果能添加靠背的按摩,腰托和通风功能,将给出更高的舒适性评价。
3.2 汽车座椅舒适性的客观因素。 
影响座椅舒适性的客观因素主要有静态体验、座椅的尺寸大小、座椅的软硬程度和座椅使用的材料体感。 
静态舒适性指乘驾人员在车子静止状态 下对座椅的感受,对座椅尺寸大小和材料感 受等对消费者的直接感受,可以作为座椅给消费者的第一感受,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座椅舒适性的评价。
动态舒适性的评价主要来自 消费者驾驶或乘坐汽车,座椅对消费者的支撑行,发泡与骨架对人体主要支撑。
04
汽车座椅结构设计
4.1 汽车座椅是根据汽车内部空间进行布置
座椅的设计要符合人体尺寸特征要求, 为了获得人体的尺寸分布范围,要进行分类抽样测量。将实测尺寸值进行分类填写在特 定数轴上制作布局图,在将这一尺寸段均分,将均值最为参考进行座椅的开发和功能键的放置。
一个完整的布局图在设计阶段就包含了H点控制和舒适性控制,见图 2。

4.2 汽车座椅的 H 点定位
设计汽车座椅 H 点是汽车总布置的设计 基准点,H 点最为胯点要满足大部分人体尺 寸的要求,由最前和最后设计 H 点便可以求 得座椅的水平行程和垂直升程。H 点控制, 舒适性控制和外观是座椅设计过程中最重要 的设计因素。
4.3 空间感的舒适性 
空间感的舒适性主要体现在驾驶员对操作方便与舒适性,乘员的乘坐空间感和坐姿的舒适性,良好的空间舒适性会使驾驶员操 作方便、心情放松和精神饱满不易疲劳乘员也会因为舒适的空间感到身心放松,心情愉悦,坐姿舒爽。
我们对座椅的空间舒适性主要来自于座椅的包裹性、坐垫弹性、柔软度、 腿部支撑性、前后排调节的空间距离和舒适角度以及附带的扶手等支撑物。
头部的空间对人心情和乘坐感受影响较大,所以大部分轿车在不影响视线的情况下将后排座椅高度调低,避免了汽车顶棚带给乘客的压抑感。 
汽车的尺寸外形在固定的情况下,只能调整座椅的角度来合理设计布局车内空间形状。除了结构设计外,座椅的尺寸设计符合人体 基本尺寸也是提升空间舒适性的主要措施之一。
座椅可以前后调节和前后摆动以方便驾 驶员和乘客依靠休息,应用软质头枕来提高 舒适性,除此之外,对座椅的震动调节来远离人体和悬架的共振频率。
4.4 座椅安全性和舒适性的改进方向 
为了提高驾乘人员对汽车座椅的舒适性 和安全性,可以在汽车座椅上增加先进的电子设备。如添加多单元感受器,可以根据不 同人体的重量和压力分布,产生能量释放。同时具有震动按摩功能和温度调节功能。
多单元感受器可以增加驾乘人员的血液流通, 降低因长时间乘坐产生的肢体麻木和肌肉酸 痛。这样可以提高汽车座椅对舒适性评分, 满足更多人员对舒适性的要求感受。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出于对原创的保护,转载的文章我们一般给与标注来源,转载目的是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有任何问题可联系小编,微信:qcnwssj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