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各地疫情第一波高峰逐渐过去,很多“阳康”的伙伴们也已经做好返岗的准备,但是多位临床专家表示,感染后不要以为一周过去就没事了,还需要调养监测两周,一些继发感染或并发症一段时间以后才会表现出来,对于有些病人,尤其是老人、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可能出现突发性肺炎或者心肌炎而转成重症。
杭州的马先生从事建筑设计行业,2022年12月底从外省出差返杭后出现了发烧的情况,生性要强的他只吃了一颗退烧药,觉得自己烧退了、抵抗力好,第二天便返岗工作了。
不想接下来的几天,他出现了反复发烧、剧烈咳嗽、胸闷气急、头晕乏力等症状,体温最高至38.5℃,自行吃药仍无法缓解,便赶紧来到浙大一院就诊。
“就诊后发现他氧合指数一直往下降,CT显示两肺广泛渗出,已经快接近白肺,是严重的肺炎,立刻收治入院。”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教授介绍,马先生入院后立刻对他进行对症治疗,同时进行保护胃黏膜、营养支持等治疗。
无独有偶,最近湖南长沙的一名外卖小哥就因为忽视新冠感染,持续超负荷的工作导致心脏骤停,被及时送往医院抢救后暂时脱离生命危险,但还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
“阳后”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有一个免疫紊乱期,这个时间会持续1~2周,在这段时间内,其他病毒和细菌非常容易趁虚而入,影响人体健康。
康复后不等于“满血复活”要警惕“危险的第二周”现象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教授彭志勇介绍,我国新冠感染者主要还是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大多在感染第一周后,病情就会好转,逐步进入康复期。但是,如果第二周症状持续,甚至变差,则说明病毒感染并未消除,甚至有发展成危重症的可能。
“危险的第二周”现象在流感和此前的新冠救治中都有发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武汉新冠肺炎救治早期曾指出,新冠患者发病第二周是病情进展关键窗口。发病第一周,轻症患者临床症状表现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普通型患者具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部分患者病情在第二周可能进展成重型,表现为持续高热、血氧饱和度低于93%等;严重者可快速发展为危重型,产生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及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而第二周加重的关键因素,是因为“细胞因子风暴”。
彭志勇指出,虽然所有年龄段的人都有感染新冠后发生重症的风险,但是以下人群风险更高,要特别关注:年龄大于65岁、孕产妇、未接种疫苗、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神经认知障碍、肥胖症)等的人群,以及各种免疫抑制人群,如需要透析、放化疗、器官移植、先天性免疫缺陷等患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付萍表示,感染第一周通常都会发烧,甚至有呕吐、腹泻的情况,免疫系统经过长时间“作战”,处于严重的应激状态。这期间,有的人两三天内会掉秤三五斤,这是因为身体在患病期间消耗了大量的肌肉、血清蛋白和营养物质。有的人还有胃口不好、疲劳乏力的症状,第二周仍身体虚弱,即便抗原转阴了,抗体上升也很缓慢,要到28天左右才达到高水平。尤其是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老年人,恢复得慢,一次感染的冲击可能需要3~6个月才能恢复。
因此,“阳了”之后的第2周非常关键。如果在康复的“路上”过度劳累,做剧烈运动、加班熬夜、干重体力活等,很可能导致康复进程逆转,迟迟不能转阴,久咳不愈,身体乏力,甚至会因为免疫力下降而再次“复阳”。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患者会有消化道症状,导致营养素吸收功能障碍,或是因为短期味觉和嗅觉功能的减退或丧失,引发食物摄入不足和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功能进一步减弱,从而引发不良的临床结局。
出现下列四类情况尽快就医解决
1、沉默性缺氧
有的老人在严重低氧(甚至血氧饱和度低于70%)时,仍没有显著呼吸困难症状。重疾不重建议有老人的家庭常备血压仪、血氧仪、体温计等,定时监测老人的身体状况,血氧饱和度要维持在93%以上,一旦低于这个指标,很可能有重症风险,应尽快送医。
2、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通常发生在病毒感染后期或1~2周后,这与病毒相关免疫反应有关。20~40岁青壮年比老人、儿童更易“中招”。彭志勇说,若发烧后的康复期中出现低烧、胸闷、疲惫及明显的心悸症状,每分钟搏动持续超过100次、小于60次,或不规律搏动,建议及时就医,查一下心电图、心脏彩超和血液。
3、肺部感染
如果新冠感染超过2周,咳嗽持续10天以上,且咳嗽症状不减轻者,或存在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最好做一个胸部CT判断有无病毒性肺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高危患者,感染后应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避免发展为危重症。
4、精神心理异常
从“阳过”到“阳康”这个过程,有的人会现焦虑、失眠的症状,尤其是家里有考生、老人、孩子等的人群。付萍说,如果相关负面情绪持续超2周,一定要积极进行心理调适,可以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正念打坐、冥想等自我调适,也可与家人、朋友多交流,必要时应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帮助。
END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防护专区
往期回顾
REVIEW
刮痧师说:好吧,我一辈子都不会买保险!
重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来了 | 血氧饱和度正式纳入新冠重症早期预警指标
“阳康”后一直咳嗽不停,需要去医院拍肺部CT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