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显示“窦性心律不齐”,需要治疗么?



很多人在体检报告中发现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不齐”,到底窦性心律不齐是怎么回事呢?有没有什么危害?小编今天就为大家揭秘“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是什么?
窦性心律是正常人的心律。如果相邻两次窦性心跳的时间间隔相差超过0.12秒,我们就称之为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可分为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和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 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多为生理性改变,常见于青少年;是由于呼吸改变了窦房结自律频率,发生周期性、规律性改变引起的;吸气时,颈动脉窦及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呼气时,引起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减慢。
这种情况下,定期随访心电图和心脏彩超。
■ 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多为病理性改变,常见于合并其他心脏病人群,如本身有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瓣膜病、心衰等心脏病,都可能合并窦性心律不齐。
这种情况下,治疗的关键不是心律,而是关注心脏血管结构、功能等。

如何应对窦性心律不齐?
单纯的窦性心律不齐如果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多为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病,通常不需要治疗。
有些患者因为对窦性心律不齐的认识不足,看到结果后会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常常“病急乱投医”。
体检时发现了窦性心律不齐,首先要做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控制好情绪,多了解与之相关的科普知识,减少不必要的担心,缓解心理压力,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当然,如果症状加重或者出现心慌、胸闷、头晕、乏力、晕厥、心绞痛等症状时,及时求助医生,要警惕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发生,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