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关键生命指标之一“动脉血氧饱和度” | 家庭日常检测常被忽视



据卫健委4月2日公布26省区市新增本土感染者超13000例,其中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单日破万,时隔两年再次当日破万,上一次本土新增破万要追溯到2020年2月12日0时-24时,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其中武汉市新增了13436例。
历时2年多的抗疫以来,在全民核酸检测的同时,我们也会学会了如何居家日常观察,例如检测体温、血压、是否咳嗽等等,而有这一项主要检测指标又极其便捷的检测方式往往被大家忽视,这就是“动态血氧饱和度”检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一大普遍症状是“血氧含量降低”。血氧含量与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疼痛并称为六大生命体征。
新型肺炎初期症状不明显,但进展特别快,科学依据能临床诊断的变化就是血氧浓度骤然下降。

什么是动脉血氧饱和度
血氧饱和度(SaO2)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Hb,hemoglobin)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它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而功能性氧饱和度为HbO2浓度与HbO2+Hb浓度之比,有别于氧合血红蛋白所占百分数。因此,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可以对肺的氧合和血红蛋白携氧能力进行估计。正常人体动脉血的血氧饱和度为98% ,静脉血为75%。
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数值是多少?
① 95%~100%之间,属于正常状态。
② 90%~95%之间。属于轻度缺氧。
③ 90%以下,属于严重缺氧,尽快治疗
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哮喘、气管炎、老慢支、肺心病、慢阻肺),在发病时呼吸困难,往往会导致摄氧不足,严重者将持续哮喘,会使细小的支器官被堵塞,使气体交换发生困难,导致缺氧发生,造成心肺、大脑甚至肾脏不同程度的损伤。
血氧饱和度成为新冠重要的检测指标?


近期,上海、吉林爆发大规模疫情,占比最高的是“无症状感染者”,这意味着很多是因为是因为家人确诊,或是明确接触过确诊病患,在筛查中发现的。换句话说,有大部分的感染人群无法通过体温检测有效分离。他们游荡在我们身边,我们对此毫无警觉,却很容易被感染。
人呼吸时氧气进入肺部,在肺泡内与血液完成氧气交换,然后通过动脉运输到全身各处供组织器官使用。氧气是通过血红蛋白(Hb, hemoglobin)来携带的,其携带能力有上限,所以有血氧饱和度的概念,SaO2就是指血红蛋白的氧气饱和度。携氧的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HbO2)和没有携氧的血红蛋白对光的吸收程度不同,因此可以用于无创检测血氧。
新冠病毒主要攻击肺泡,使肺功能受到损伤,一般会表现在血氧饱和度下降。哪怕没有出现发烧等症状,肺部的持续侵染也会使血氧饱和度下降。因为发烧是身体免疫系统对外来侵袭的反应,发烧可能发生在肺部损伤之后,
《WHO2019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指南》指出nCoV(新型冠状病毒)病情可以表现为轻、中、重度,后者包括重症肺炎、低氧性呼吸衰竭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其中氧合状况是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之一。
因此血氧饱和度可能是比体温更靠前也更关键的监测指标,将血氧饱和度纳入筛查重点指标!一旦发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在自我隔离的同时,请监测血氧饱和度,一旦持续走低,请马上到医院就医。

哪些人群需要关注自身血氧?
01. 高龄人群
老年人心肺器官生理性老化,功能下降,容易摄氧不足,当严重摄氧不足时更易患上老年痴呆症。对于患有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老年人,尤应关注自身血氧情况,日常监测时若低于警戒线,应及时补充氧气或就医。
02. 脑力工作者
约占人体体重2%的大脑,耗氧量却达全身耗氧量25%,对于过度脑力工作者,其耗氧需求远高于普通人,大脑长期缺氧可能会引起经常性的困倦乏力、嗜睡、记忆力减退等情况。
03. 打鼾人群
睡眠状态下低血氧伴随着打鼾状况,严重的打鼾常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长时间呼吸阻塞,进而导致睡眠质量不佳,甚至器官受损等,如果在睡眠时血氧饱和度会低于70%,就必须前往医院治疗。
当熟睡时血液中血氧浓度低于65%,就有休克猝死的风险。凌晨发生心梗的病人是最多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与血氧浓度低有关系。 
04. 登山爱好者
海拔对血氧的影响较大,当进入海拔较高的地区,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导致头晕失眠、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等。当血氧低于90%,可能存在一定风险。
血氧饱和度非常易于自测
甚至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
动脉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的日常检测
这个技术是由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旗下
中国银保信(CBIT)
研发的【非接触式生理指标检测服务】



这款产品的问世,将极大方便人们的日常检测,一部手机即可将血氧检测仪、血压计等设备功能纳入其中,而且该产品的准确率非常高。
想要进一步了解该产品的信息,请扫码咨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