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匹白狼想抓小麝牛,反被麝牛群围攻,15天后带6匹狼偷袭公麝牛


北极苔原地区寒冷、荒凉,连绵起伏的丘陵,冰谷与冰原,让这里缺乏生命活力。夏季有多种植物生长,还有飞鸟来筑巢,但冬季漫长、黑暗、严寒,所以生活在北极的动物,不得不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解决食物的问题。

北极狼又叫白狼,生活在北极地区,以麝牛、野兔与旅鼠为食物,通常都是二三十匹狼组成一个大家族。白狼有很强的团队观念,经常都是团队合作捕食,然后一起分吃猎物。
2匹白狼想抓小麝牛,反被麝牛群围攻
一个狼群里,有着明显的等级划分,2匹青年白狼为了捕获足够的食物,放弃去捕野兔与旅鼠小体型的动物,而去挑战麝牛群。
白狼远远跟着麝牛群,寻机下手,跟了一段路后,向麝牛群冲去。它们虚张声势,企图冲散麝牛群,好让经验不足的小麝牛掉队,就有机会了。
这是白狼惯用的狩猎方式,成年麝牛不慌不忙,将小麝牛保护在中间。然而,在白狼的威吓下,一头小麝牛没能跟上团队步伐,渐渐脱离了保护圈。

1匹白狼瞬间冲过去,咬住了小麝牛,任凭小麝牛怎么挣扎都不松口。这时,已经跑到前边去的麝牛群转过身来,及时调整队形,以雄壮的公麝牛为首站成一排,向白狼冲去。
麝牛不仅体型庞大,还拥有坚硬的牛角,贴着头骨向外侧生长,看上去就像“头盔”般盖住额头。要是被麝牛撞上一下,可不是闹着玩的,虽然很不甘心,但在麝牛群冲过来时,白狼还是及时松开了小麝牛,跳跃到一旁逃命。
获救的小麝牛重新回到麝牛群,被成年麝牛团团包围保护着,而2匹白狼想抓小麝牛回去,却反被麝牛群攻,只得垂头丧气地离开了。
15天后带6匹狼偷袭公麝牛,在水沟里将其捕获
尽管失败了,白狼却记下了这笔账,经常在暗中盯着这群麝牛。经过15天的观察,终于让它们找到下手的机会,于是叫上帮手去捕猎。

一头成年公麝牛离开麝牛群,独自在小河沟里饮水,白狼这次叫了6个帮手,一起对付公麝牛。之前的2匹白狼率先朝公麝牛走去,目光凶狠,但公麝牛似乎并不将它们放在眼里,仍然悠闲地站在小河沟里,没有逃跑。

2匹白狼同时发动攻击,避开牛角去咬公麝牛的臀部,而公麝牛沉着应对,用力一甩,将白狼甩了下去。这时,另外6匹白狼出现了,那是它们的帮手。
8匹白狼轮番上阵,分别攻击公麝牛的不同部位,一旦遭到公麝牛的反击,就及时松开跳到一边。

去攻击成年公麝牛虽然很危险,但白狼就是不放弃,凭着灵活的身躯一次次躲过麝牛的撞击,再一次次上前挑衅。
而原本信心满满的公麝牛,这时才想到要逃跑,可是身在低处的小河沟,8匹狼根本不给它机会。打斗过程中,水花四溅,白狼与麝牛都显得有些狼狈。

这是一场“拉锯战”,白狼想消耗尽麝牛的体力,而麝牛想用牛角去撞白狼,然后寻机逃跑。双方僵持不下,过了好一阵子,麝牛渐渐体力不支。四匹白狼联手将公麝牛捕获。
科普小知识
麝牛又叫麝香牛,外形像牛,是牛科牛羊族麝牛属野动物,体重约200-410千克,体型巨大,是个庞然大物。

麝牛身上覆盖着一层浓密的绒毛,可御寒;外层是粗长的毛,可防风雪,所以麝牛在严寒的冬季也一点儿也不怕冷,冰天雪地里还在慢悠悠地刨雪取食苔藓类植物。
它们总是成群结队地去觅食,慢悠悠地移动着,慢吞吞地吃着草。麝牛最大的天敌就是狼群,但它们团结有爱,一旦遇到狼就将小麝牛护在中间逃跑,要么就形成一个坚固的防御队伍,一致对外,将坚硬的牛角对准狼。
雪灵谷动物实验室/出品
参考资料:自然杂志、科学之友杂志、美国国家地理、BBC、生活科学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