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4个年轻人跳崖事件还没过去一个月,在四川什邡市的一个林场内又发现了一起相约自杀的悲剧,年纪最大者刚满30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为何都选择了极端,当代年轻人的现状越来越令人堪忧。
4月24日凌晨,什邡市警方公布了前日在该市某林场内一桩3人服毒自杀的社会事件。
从警方的这份通报看到,自杀身亡的3个人年纪都不大,最小的23岁,最大的也才30,这个年龄段的人,正好是仗剑走天下独闯天涯的好年华,但是三个人却从不同的城市相约到一处寂静幽僻的丛林里,吞药自杀,实在让人不解和惋惜。
如今的年轻人看待生命的意义为什么会如此草率?又为什么明明这个年代能吃饱能穿暖,可是人们反而感受不到生活的幸福,反而抑郁忧郁症频发,从而引导一些迷失的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出于对死者的尊重,警方只透露了三人的简单信息。这次林场服毒自杀事件跟张家界跳崖事件有一个相似的地方,老家都不在一块,全是外地。30岁的女子谢某来自巴中,26岁的周某来自福建泉州,23岁的梁某来自河南许昌。
根据年龄和户籍地址推测,这三个人生活中应该不存在太多的交集,之所以能够聚到一块,应该是通过一些社交软件把他们相聚在了一起。
很多人于是就把矛头对准了网络,瞄向了平台软件,正是因为平台的管理不到位,没有提前发现并做出预警提示,这才让越来越多对生活缺少信心的人凑到一块,大家互相传播着自己的不幸或者苦难,从而让大家产生了共鸣,越陷越深,对于是否还要这样生活下去产生了动摇。这时候,如果有人提出一死了之的想法,难免会有一些人附和跟随。
也许平台方面的确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是我们也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网络平台,假如人生一共100步的话,前面的99步都是咱们自己走的,平台只是没有发现最后一步的终点竟然就是深渊。
我们总是习惯性的以结果论成败,以结果论是非,却忽视了过程。于是乎,经常听到一句特别矛盾的话:抛开事实不谈,难道就怎么怎么样?
这句话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病句,如果连事实都不谈,连过程都不看,直接说结果,直接下结论,是不是太盲目太主观了。
无论是选择在张家界跳崖,还是在四川林场服药,他们生前的不幸或者辛苦,不是平台给他们造出来的,有的是因为家境问题,有的是因为缺乏亲人关爱,还有的是因为生存压力,有的则是一出生就自动背上的原生态问题,而有的则是在后天的成长路上被带跑偏了。
此个中缘由,更是难以一言蔽之。
贫富差距、事业受挫、看病没钱、别人眼光等等都有可能让一个人精神坍塌。
我们父辈那一带的贫富差距,如果是0到100的话,到了我们这一代,各种贷款让我们还没站稳脚跟,就已经身肩巨任,平民百姓与富家豪门的差距已经变成了-100到10000。
普通人的负债多了100倍,富豪们的财富涨了100倍,一进一出,我们的差距从以前的100,变成了100万,想要实现阶级晋升,也难了1万倍。
关于工作,听说过一些科技产业公司,对于35岁以上的“老年人”恨之入骨,纷纷出台各种规章制度想要将他们扫地出门,这两年,听说已经把35岁这跟年龄红线,拉低到了30岁,年轻人每天上班都战战兢兢的,生怕公司把他们给抛弃。
很多人骂老板,可是谁又知道,现在的中小型企业老板也是如坐针毡。我从一个做装修的朋友那得到一个情况,如今的初创企业的生存周期也就三个月左右,同一间办公室,一年内易主装修两三回也是常有的事。
世界发展太快,三个月前的创业环境,三个月后可能就是另外一个天地。像我老家的县城,除了卖药的,其他行业的店铺一多半都换过老板。
大家忙于奔命,靠身体换生活,加班加点熬夜通宵已经是当今职场的家常便饭,曾经的大佬说996已经算是一种福报,结果被骂惨了。转眼看现在,还真有点料事如神的味道。
社会在更新迭代,如果我们不努力,那么其他更努力的人就会推动时代的车轮,将我们碾压而去。各类高新科技、智能电子产品日新月异的更新,我们光学会谋生一项技能还不行,必须同时兼顾多种手段以备不时之需。
重压之下,身体被掏空的速度肉眼可见,现在街上的秃子都比以前多了很多,男人们谢顶的岁数也都提前了。
但是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卖假发和头套的生意火了不少,街边也多了很多洗头生发的养生店,生意兴隆。
如果说艰难的生活给了我们一半的压力,那么剩下的一半,都是来自于别人的眼光。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去比较,不去攀比的问题,而是社会大环境逼迫着我们去竞争,去拼搏。
比如孩子上学,被学区房给卡了。别人的孩子都在条件良好的环境下上学,接受教育,我们的孩子只能躲在乡村学校,奥特曼都不知道,更何况海贼王了。
好的学校读书,凭自己能力考上公立高中的几率就更大,否则只能去民办学校,学费也要贵上好几番,对一般家庭来说,就是一笔巨款。
其实,如果没有这些比较,大家其实都可以生活的很快乐。
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人闹尽脑汁都想不明白的一个问题,我们小时候明明物资匮乏,但是却很幸福。如今不愁吃不愁穿,反而感觉到十分的悲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