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歌案二审维持原判,正义战胜邪恶,但好像有个女作家心有不服


001
12月30日,江歌案二审终于公布了最终的结果。
驳回刘鑫的上诉,维持原判。
案件诉讼费10760元,由上诉一方,也就是刘鑫支付,根据一审的69.6万元赔偿,一共需要拿出706760元人民币。
从2016年案发至今,一个近7年的案子,总算是尘埃落定。
如果没有特别重大的证据可以影响整个案情的话,基本上已经可以算是最终的审判了。

002
其实二审的流程早在好几个月前就已经审完了,只是迟迟没有等来结果。
期间一部热播剧《底线》,还把这个案件改编成了影视剧里的一个素材。
剧中的靳东饰演的法官有一句台词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刻,大致意思就是希望整个案件是通过司法的途径来替受害者申请补偿,而不是用道德的约束去强制他人
生活中太多的纠纷在道德上站得住脚,但是法理上却比较薄弱。
或者说,在道德上,这是个大事,可是一上法院,审判的力度却很轻微。
最简单的例子,婚内出轨。
不止一次看到调解节目里的出轨一方,大言不惭的说,你只能在道德上谴责我。
为什么现在那些情感不和的两口子,宁愿去电视台曝光,也不肯上法院起诉,多多少少有这么点想法。
就是觉得法院判的太轻了。
出轨的惩罚,还没嫖娼重。

003
这一次,山东高法自媒体账号,专门发文,为此案件做了说明,尤其是争议比较大的几个点。
更加相信的说明了刘鑫和江歌之间是存在相互法律关系,而不是单纯的见死不救。
高法原文:
“根据刘暖曦的求助和江歌的施助行为,可以认定同在异国他乡留学的两人之间已经形成以友情和信赖为基础、以求助和施助为内容的特定的救助民事法律关系。
刘暖曦对江歌负有注意、救助、安全保障义务,包括诚实告知和善意提醒义务、共同防范抵御风险的义务。”
这一条大致就向大家解释了电视剧《底线》里,靳东说的那个观点了。
就是说,二审法官为什么维持原判的原因,并不是从道德和情感方面同情死者,而是根据实际的法律意义关系进行裁定。
不知道法官是不是有意在2023年元旦来临之前的两天,宣布了这个结果,让江歌妈妈能够在2022年年尾了解一桩心事,这样才能够更平稳的心态去迎接2023。

004
其实,整个案件议论纷纷,无非就是期间有少部分人站在刘鑫一方,甚至觉得刘鑫才是受害者,江歌只是一个意外。
用如今比较流行的网络语言就是:你不过死了一个女儿,而刘鑫却要在未来的人生背负太多。
还有一个姓陈的女性作家,似乎对本次判决不是很服的样子,甚至发文要求江歌妈妈公开社会捐款的支出明细。
她这么做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跟社会大众唱反调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博流量?还是真的在替慈善机构做监督?
那以后,是不是要求江歌的妈妈去超市买两根葱,一包味精或者晚上饿了泡一包方便面也需要发到网上来?
那么假如今天猪肉18一斤,明天猪肉20一斤,陈大作家是不是又质疑,为什么昨天18的时候不多买几斤,非要等到人家卖20的时候再买?
网友“苏小姐来了”评论:不管判决结果如何,奉劝大家在现实生活一定要远离支持刘鑫的人!
因为他们在挨雷劈的时候,很可能连累到我们。
__每晚观看各类新闻有趣故事__
分享:关注一本小抄公众号,在主菜单有个“观影入口”,有热门影视,也有体育直播,免费!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