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看了30年,我才知道原来龙宫的镜头是这样拍出来的!


喜欢我,就关注我,每天持续更新
我这人,从小就聪明。
发小大胖脑袋瓜子不转圈,却和我成了最要好的朋友,我喜欢和他玩儿,因为和他在一起,我有一种不可名状的优越感。
读小学的时候,我靠着小聪明,每次发奖状,都少不了我,大胖因此没少挨打,我挺同情他。
我上课从不认真听讲,因为我够聪明。
大胖每次都第一个到教室,上课的时候眼珠瞪得圆圆的,生怕漏掉一个字。

他常常对我说,他的理想是考一所好大学,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每次我都把眼泪笑出来,我觉得大胖在给我讲笑话。
后来,后来...
大胖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我在工地搬砖。
我这才明白,一个人能成功,从来都不是靠的聪明和投机取巧,靠的是认真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西游记》开拍的时候,经费只有300万,没有明星,没有高片酬,没有专业团队,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演员要一个一个找,大多数演员别说经验,连戏都没演过,而且最多的,一个演员在剧中出演了10多个角色。
甚至,很多演员一生,只出演过这一部电视剧。
演完《西游记》,他们该忙啥忙啥,不管自己有没有红,淡然从容,好像不知道红了就能挣钱似的。
认真的导演,带了一帮认真的演员,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却拍出了一部永世流传的经典。

每一个场景,都是真的,那时候,根本没有所谓的特效。
很多场景是在大山深处取景的,拍一个镜头,可能光走路都要好几个小时。
那时候,瀑布是真瀑布,大山是真大山,很多演员虽然没经验,但也是真演员。
为了取景,50多岁的杨洁导演带领一帮并不专业的团队,走遍了26个省,短短25集电视剧,历时6年才完成。

每到一处,先从当地找演员,再去找场地,没有一点捷径可走。
杨洁导演和她的团队,为了这部电视剧,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比取真经还要难。
她们说不上聪明。
也许你更想不到,《西游记》从头到尾,只用了一部老式摄像机,一个摄影师。
认真,敬业,信仰,情怀,这,也许才是《西游记》成功的根本所在。
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西游记》中,很多镜头到底是怎么拍出来的。

《西游记》中的天宫戏,烟雾缭绕,如入仙境,美轮美奂。
为了效果逼真,剧组人员找了很多气瓶,里面是二氧化碳,拍摄的时候,要把这些气瓶全部打开,营造出一种真实的场景。
这些镜头,是借用了体育馆作为场地,在外面空气流通太快,根本就不行。
为了不让这些烟雾过快消失,拍摄的时候,关闭了所有的门窗,一场戏拍完,有不少演员因为缺氧导致昏迷。

拍摄蟠桃的戏时,为了逼真,剧组买来了几十棵桃树,不光桃树,连桃子都是真的,剧组买来了几千个桃子。
工作人员花费了几天时间,才让几千个桃子“长”在了树上。
但考虑到桃子太小,就用道具做成桃子的形状,然后把真桃子镶嵌在道具里面,只露出一面真的桃子。
这样,悟空在偷吃蟠桃的时候,才显得更加真实,而桃树之间的烟雾,同样放的是二氧化碳。

还有那段火烧孙悟空的镜头,当时的火,是真的。
工作人员找找来木条,自己做了一个大木架,中间是空的,外面又放了很多层的木头,并涂上燃料。
木架旁边,还放了很多风机,当悟空进入木架中间的时候,工作人员就点火,然后打开鼓风机。
一副浓烟滚滚的场景就出现了。
只是,悟空在火球中间翻滚,眉毛都被烧没了,好在有厚厚的行头,才不至于被烧伤。

拍摄《西游记》的时候,当时剧组刚刚掌握了一项新技术,就是吊威亚。
这项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武侠电影中,说是电影发展史上的瑰宝,也不为过。
简单说,就是吊钢丝。
一名大侠,被吊在半空的钢丝上,于是,便有了那些飞来飞去的镜头。

当时,因为剧组对这项新技术不熟悉,很多演员都摔下来过。
最严重的是六小龄童老师,他曾经从6米多高的钢丝上跌落到地上,好在有惊无险,只有轻微的跌伤。
那时技术落后,在处理这些吊钢丝镜头的时候,工作人员却发现钢丝太明显,一眼就能看出来。
于是只好一点一点加重钢丝周围的颜色,直到钢丝和背景融为一体。

这台摄像机,实在太老了,在拍摄一些翻滚的镜头时,摄影师根本不敢拿着摄像机翻转,怕它散架。
办法总比困难多,摄像机不敢翻转,就让人翻转,毕竟,人最多会眩晕,呕吐,不会散架。
有一个镜头,悟空不停的翻滚,摄像师拍了好多遍才成功。
但六小龄童老师拍完,吐了个稀里哗啦,坐地上半天才缓过神。

有一个镜头,是师徒几人牵着白龙马,在瀑布前面行走。
瀑布可是真的,当时是在四川九寨沟取的景,杨洁导演找了很多地方,最后才选中了风景如画的九寨沟。
我们不知道,师徒四人的身边,就是深渊,他们没有采取任何的安全措施。
而悟空每次飞起来的镜头,用的是蹦床,跳起来摆好姿势,看似简单,六小龄童老师却摔过很多次。
现在想想,也真为他们捏把汗。

但最难的镜头,是龙宫。
在大海深处,光影婆娑,不时有鱼游过,还吐出一串串的泡泡,可谓美不胜收。
但取景却难住了所有的剧组人员,跑大海里去拍,这也不现实啊!
纠结了几天,一个工作人员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在鱼缸前面拍。
演员和摄像机之间,是一个大鱼缸。

鱼缸里放了各种各样的鱼,这些鱼都是真的。
为了营造海底那种效果,工作人员在鱼缸上方安装了很多射灯,灯光照进水里,显得光影迷离,非常美,而且逼真。
但鱼缸里的水没有波浪啊,没关系,拍摄的时候,工作人员就用特制的小木板轻轻拍打水面,于是,便有了波浪汹涌的效果。
泡泡就更简单了,找几个吸管,工作人员往鱼缸里吹气,是不是好简单?
不得不佩服,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

岁月流逝,《西游记》从播出到现在,已过去了30多年,仿佛弹指一挥间。
一群不专业的演员,身兼多职,拿着几块钱的片酬,没有助理,没有摄影棚,没有人耍大牌。
每个人都是主角,仿佛又都不是。
也许,会有那么几个穿帮镜头,会有一些小小的不足,但瑕不掩瑜,丝毫不影响它成为经典。
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喜欢我,请您点个赞哦
点击下方公众号,关注我,持续更新!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