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 | 零售哥 头图来源 | 网络
本文来源 | 纳食(ID:kuaixiao6699)、网络
导读:互联网时代,天底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不过,赚钱的生意,却没那么容易。
图来源:红星资本局。
近日,叮咚买菜2022年Q1季度财报,终于姗姗来迟,财报显示:叮咚买菜2022年Q1季度总营收为54.437亿元(约合8.587亿美元),同比增长43.2%;GMV(商品交易总额)为58.513亿元(约9.23亿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43.035亿元增长36%;订单总数从2021年同期的6980万份增加至8060万份,同比增长15.6%。
看似不错的营收背后,却是一直止不住的亏损。据财报显示:叮咚买菜2022年Q1季度净亏损4.774亿元(约合7530万美元),2021年同期净亏损为13.847亿元。
从2019年到2021年,叮咚买菜净亏损分别为18.73亿元、31.77亿元、64.3亿元,加上2022年Q1季度的4.774亿元,不到四年时间叮咚买菜已经累计亏损约120亿元。
关闭天津、珠海等10余城
上市就是巅峰
继5月底先后关闭安徽宣城、滁州,广东中山、珠海等城市业务后,6月15日,叮咚买菜退出了天津市场。
这也在网上引发了关于叮咚买菜近期出现“大规模撤城”的猜测。对此,该公司回应称,“大规模撤城”等信息不实,叮咚买菜在天津、安徽等区域的个别前置仓变动为正常业务调整,调整规模较小,并未影响公司正常经营。
据中国商报报道:目前,叮咚买菜平台上显示正常经营的城市仅存27个,较其鼎盛时期减少近10个城市,整体数量缩水近1/4。截至2021年12月底,在全国60多个城市设置了分选中心,前置仓总数量达1400个,而此次涉及调整的前置仓数量共计30个左右,并不影响叮咚买菜的整体正常经营。
在上市之前,叮咚买菜备受资本青睐。据企查查显示,该公司自成立至去年6月赴美上市期间已经进行11轮融资。其中,仅去年披露融资金额就达到14.4亿美元(约92亿人民币),背后包括高榕资本、达晨财智、老虎环球基金等机构的投资。
2021年6月,叮咚买菜在纽交所上市,发行价为23.5美元/股,上市次日,该股一度上涨至46美元/股,市值达到108亿美元。但进入11月后,其股价开始一路下滑。
上市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该公司目前股价相较IPO时的发行价已累计下跌80.64%,市值较上市首日的56亿美元也蒸发了46亿美元。这也意味着,叮咚买菜的多家股东均已经在账面上产生亏损。
雪上加霜的是,5月11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布第7批“中概股预摘牌”名单,共11家企业,其中就有叮咚买菜。面对退市风险,叮咚买菜回应称,一直在积极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案以保护股东利益,公司将继续遵守相关适用法律法规,努力保持在纽交所的上市地位。
生鲜电商本来就是一个烧钱的游戏,需要大量的资金流撑起流量和数据,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促销,迅速形成扩张。但关键在于,这个商业模式本身是不具备门槛的,只要有钱、有资本支撑就能获得竞争优势。
可一旦风口过了,钱也烧光了,最后什么也留不下。
图来源:新浪微博。
产品质量难解决
修炼内功很重要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在多城业务清退之前,叮咚买菜频频被曝出质量问题,并屡遭相关部门处罚。
2022年3月,北京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发布官方通报称,已就叮咚买菜北京三元站点“以死鱼充作活鱼”“翻包换签”“敷衍消毒”等问题进行行政约谈并立案调查。
在被曝光此次事件之前,今年1月,叮咚买菜就因销售不合格产品被罚38万余元。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处罚书显示,其销售的鳊鱼抽检结果为“恩诺沙星”含量不合格,并且已售出1713份。2月,叮咚买菜又因为皮皮虾、鲟鱼等农产品镉超标、氧佛沙星不合标等问题,被处以20余万元罚款。
截至6月20日,黑猫投诉官网显示,有关叮咚买菜的投诉量累计达5931条。大部分投诉消息集中在食品新鲜度、优惠券发放、退款问题、送餐超时等问题。对于目前尚处亏损态势、资金紧缺的叮咚买菜来说,无论是退市还是信任危机,都是要直面的挑战。
因此,如何才能修炼好“内功”,找到真正能长远发展的商业模式或许才是生鲜电商这个行业目前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下注预制菜自救?
想要实现盈利的叮咚买菜,把目标盯上了预制菜。
2020年,叮咚买菜成立了预制菜部门,正式进军预制菜市场。
2022年3月,据北京商报报道,叮咚买菜推出预制菜独立品牌“朝气鲜食”,该品牌由叮咚买菜控股子公司上海雨生百谷食品有限公司主导。“朝气鲜食”主要布局经销、代理、终端大客户等B端渠道,目标是把预制菜领域打深打透。
图来源:叮咚买菜。
据叮咚买菜发布的《2021年度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叮咚买菜2021年预制菜全线产品销量同比2020年增长300%,且预制菜的订单在整体订单的渗透率超40%。在C端市场,叮咚买菜目前已有叮咚王牌菜、叮咚大满冠、拳击虾等20多个自有品牌,超过1000个SKU。
据公司2021年四季度财报数据,预制菜为叮咚买菜贡献了9亿元营收,在全平台用户订单中渗透率达到30%。
虽然小有成绩,但预制菜赛道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拥有超7.2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2026年的预制菜行业预计增速在20%-30%左右,是中国GDP增速的3-4倍,并且有望在2026年实现预制菜的“万亿市场”。
目前预制菜市场竞争激烈,作为负债的叮咚买菜想借此实现盈利,目前还有待观察。
生鲜电商大溃败
烧光投资人的钱,还能做什么?
生鲜电商从当初的黄金赛道,到如今的一地鸡毛,叮咚买菜不是唯一的不幸者。
业绩亏损,财报难产,股价暴跌,另一个生鲜电商巨头每日优鲜也迎来至暗时刻。5月底,每日优鲜股价继续暴跌超过11.9%,每股股价只有0.185美元,彻底沦为仙股。不仅如此,每日优鲜将面临退市的结局。
那么为什么是生鲜电商为何会惨败?
无论是蔬菜,水果,鸡鱼鸭肉,除了点外卖,几乎是所有人的绝对刚需。为什么生鲜电商赚钱如此困难?
除了价格战,就是价格战。
地推、赠优惠券,补贴促销这些老掉牙的促销方式依然是生鲜电商,社区团购的主要营销模式。为了获客,抢占新用户,留住老用户,价格战从未停歇。前置仓模式成为生鲜电商盈利面前的巨大沟壑。
图来源:新浪微博。
生鲜电商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为前置仓、店仓一体化和社区团购。
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都是前置仓模式,盒马鲜生是店仓一体化,兴盛优选是社区团购模式。
前置仓模式就是每个门店都是一个中小型仓储配送中心,总部中央大仓只需对在市区内铺设的门店进行供货,就能够达到覆盖最后一公里的目的。
和社区团购不同,消费者在下单后,商品将从附近零售门店里发货,而不是从远在郊区的某个仓库发货。3公里内,30分钟送货上门就成为可能。
前置仓模式,虽然前期运营成本低,开店速度快,能很快形成规模效应,并且送货速度快,能满足城市用户高节奏的需求。相对于优点,前置仓缺点会被无限放大。
流量费用高,履约成本也高,最关键的是,生鲜不同于一般商品,损耗费用更高。
生鲜是特殊商品,对时间有严格要求,不选择前置仓,配售时间达不到要求,买菜时间不及时,人们很难选择网上买菜。
这几乎是无解难题。
在此情况下,如今摆在像叮咚买菜等生鲜巨头面前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稳住作为即时生鲜电商的“快”和“新鲜”,重拾消费者信心,并在已有业绩上乘胜追击,早日扭亏为盈,还有待时间检验。
你经常在网上买菜吗?
评论区聊一聊~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XXX(非职业零售网)”的图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转载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赞同文中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不用作商业用途。若侵权,版权等问题,烦告知及联系电话:13689515115,将马上安排删除。
点击在看,下次可以优先收到我的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