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叔说字——自然篇(磬)



    悬挂敲击的石乐器    
   自然篇   
字源演变

说文解字
“磬”,会意字。甲骨文=(屮,草,借代绳结,表示用绳线系吊)+(悬崖,代表悬吊的石块)+(手持椎棒敲击),造字本义:古代悬挂敲击的石乐器。籀文将甲骨文的石块写成“穴”。篆文加“石”。古人称小块乐石为“砾”,称大块乐石为“磬”。
古文释义
《说文》乐石也。籀文作殸,象县虡之形,殳击之也。《五经要义》:磬立秋之乐。《白虎通》:磬者,夷则之气,象万物之成。《礼·明堂位》:叔之离磬。注:叔之离磬者,叔之所作编离之磬。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磬氏为磬,倨句一矩有半。注:先度一矩为句,一矩为股,而求其弦。旣而以一矩有半触其弦,则磬之倨句也。
又编磬,特磬。陈用之曰:叔之离磬,特悬之磬也。《三礼图》:股广三寸,长尺三寸半,十六枚同一笋虡,谓之编磬。
又笙磬,颂磬。《周礼·春官·眡瞭》:掌凡乐击颂磬笙磬。注:磬在东方曰笙。笙,生也。在西方曰颂。或作庸。庸,功也。
又玉磬,石磬。《书·益稷》:戛击鸣球。《礼·明堂位》:拊搏玉磬。《左传·成二年》:齐侯使賔媚人,赂以纪甗玉磬。《鲁语》:臧文仲以玉磬如齐告籴。《礼·乐记》:石声磬磬以立辨。《书·禹贡》:泗濵浮磬。传:泗水中见石,可以为磬。陈澔曰:玉磬,天子乐器。诸侯当击石磬,故郊特牲以击玉磬为诸侯之僭礼。
又磬控。《诗·郑风》:抑磬控忌。注:骋马曰磬,谓使之曲折如磬。止马曰控,谓有所控制不逸。
又磬折。《礼·曲礼》:立则磬折垂佩。疏:带佩於两边,臣则身宜偻折如磬之背,故云磬折。《周礼·冬官考工记》:韗人倨句磬折。注:磬折,中曲之不参正也。
又《礼·文王世子》:磬于甸人。注:缢之如县乐器之磬也。
又掉磬。《韵会》:齐人相绞讦为掉磬,北海人以激事为掉磬。
又与罄通,垂尽也。《鲁语》:室如县磬。《左传》作县罄。
又《集韵》弃挺切,音謦。击石声。
又叶苦丁切,音卿。董京《答孙楚诗》:鹦鹉能言,泗濵浮磬。众人所翫,岂合物情。

 文字 | 六叔     图片 | 六叔  
排版 | 六叔     审核 | 六叔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