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叔说字——自然篇(尘)



    鹿群奔跑引起的飞扬土灰    
   自然篇   
字源演变

说文解字
“尘”,“塵”的简体字,会意字。图1是籀文的“尘”字,籀文所描画的是三只奔跑着的鹿,两边各是一个土字,两相会意,表示由于鹿的奔跑而扬起了灰尘。《说文解字》小篆(图2)上部是三只奔跑的鹿,而将土字放于了鹿的脚下.更说明了鹿一旦奔跑就会尘土飞扬。后来精简了鹿的数量,将三只鹿变成了一只鹿,但仍然能清楚地表示尘土。
现行的简化字“尘”见于《集韵》,是繁体尘的俗字。这个“尘”也是也是一个会意字,即由小和土组成,意思是很小的土才能成为尘,更加明确生动。
古文释义
《集韵》《韵会》《正韵》池邻切,竝音陈。埃也。《尔雅·释诂》:久也。谓尘垢稽久也。《诗·小雅》:无将大车,祗自尘兮。《后汉·班固传》:风伯淸尘。《拾遗记》:石虎起楼四十丈,异香为屑,风起则扬之,名芳尘。《岭南表异录》:犀角为簪梳,尘不著发,名辟尘犀。 又淫视为游尘,见《谷梁序疏》。 又明窻尘,丹砂,药名。李白《草创大还》诗:髣髴明窻尘。
又《梵书·圆觉经》:根尘虚妄。注:根尘,六根之尘,谓眼、耳、鼻、舌、心、意。
又《列仙传》:麻姑谓王方平曰:见东海三变为桑田,今将行复扬尘乎。 又姓,见《统谱》。 又叶直连切,音廛。班彪《北征赋》:忽进路以息节兮,飮予马兮洹泉。朝露渐予冠盖兮,衣晻蔼而蒙尘。

 文字 | 六叔     图片 | 六叔  
排版 | 六叔     审核 | 六叔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