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鹿角
抽象篇
字源演变
说文解字
“丽”,会意字,“麗”的简体字。甲骨文的“丽”字,乃是在鹿的整体形象上,又刻意绘出鹿角的旋转,像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鹿角,以此表示“美丽”的意思。同“鹿”字相比,“丽”字强调鹿角的美观,乃是一种突出重点表现法,与强调身姿的轮廓表现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金文的“丽”字承接甲骨文,小篆及楷书的演变同“鹿”字相似,楷书简化时,取其上部一半写作“丽”。
“丽”的构形源自漂亮而有所装饰的鹿角,其发音则与鹿角分岔互不粘连相交有关。因而与“离、利”为同一音系。由此引申,泛指一般意义上的漂亮、美丽。如唐代诗人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丽人”即美人。由于鹿角乃为一对,所以“丽”又用来表示“一对”、“耦合”的意思。如《文心雕龙·丽辞》:“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此意后来多写作“俪”,如“伉俪”一词。现代汉语中,“丽”字多用来表示漂亮、华丽,如“丽人、佳丽、丽质”等等。
古文释义
(lì)《唐韵》《集韵》《韵会》郎计切。《正韵》力霁切,竝音隷。
《说文》:旅行也。鹿之性,见食急,则必旅行。
又司马相如《大人赋》:驾应龙象舆之蠖略委丽兮。师古注:行步进止貌。
又《玉篇》:偶也。
《易·兑卦》:丽泽兑。注:丽,犹连也。
《周礼·夏官·校人》:丽马一圉。注:两马也。
又:束帛丽皮。注:两皮也。
《史世纪》:太昊始制嫁娶丽皮为礼。
《释义》:丽,偶数也。
又《玉篇》:好也。
《广韵》:美也。
《楚辞·招魂》: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
又《前汉·东方朔传》:以道德为丽。
又《玉篇》:数也。
《诗·大雅》:商之孙子,其丽不亿。
又《广韵》:著也。
《左传·宣十二年》:射糜丽龟。注:丽,著也。
又《正韵》:附也。
《易·离卦》: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又《礼·王制》:邮罚丽于事。注:丽,附也。过人罚人当各附於其事,不可假他以喜怒。
又系也。《礼·祭义》:祭之日,君牵牲,旣入庙门,丽于碑。注:丽,犹系也。
又《玉篇》:华绮也。
《正韵》:华也。
《书·毕命》:敝化奢丽,万世同流。
《韩诗外传》:原宪谓子贡曰:仁义之匿,衣裘之丽,宪不忍为也。
又《玉篇》:施也。
《书·多方》:不克开于民之丽。传:不能开於民所施政敎。丽,施也。言昏昧。
又《正韵》:光明也。
又地名。《左传·成十三年》:晋师济泾,及侯丽而还。注:侯丽,秦地。
又《前汉·地理志》:乐浪郡华丽县。
又与欐同。屋栋也。
《列子·力命篇》:居则连丽。
又丽谯,高楼也。
《庄子·徐无鬼》:君必无盛鹤列於丽谯之闲。
《前汉·陈胜传注》:楼,亦名谯,故谓美丽之楼为丽谯。
又梁丽,车名。
《庄子·秋水篇》:梁丽可以冲城,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
又鱼丽,阵名。
《左传·桓五年》: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陈。
又《正韵》:小舟也。
又姓,见《姓苑》。
又复姓。《左传·成十七年》:晋厉公游于匠丽氏。
(lí)又《广韵》吕支切。《集韵》《韵会》邻知切。《正韵》邻溪切,竝音离。
《释名》:丽,离也。言一目视天,一目视地,目明分离,所视不同也。
又高丽,国名。
《魏志》:高句丽,在辽东之东。
《前汉书》:作高句骊。
又山名。《史记·黥布传》:布故丽山之徒也。或作骊。
又与鸝同。张衡《东京赋》:丽黄嘤嘤。注:𪁐丽古字通。
又《集韵》怜题切,音黎。义同。
(lǐ)又《集韵》里弟切,音礼。萧该说,彭蠡,泽名。古作彭丽。
又力智切,音詈。美也。
(sī)又《类篇》山宜切,音釃。㭊也。
(lì)又《集韵》郎狄切,音历。县名。
从丽,俗从两日,非。
《六书正譌》:丽(简),古丽字。相附之形,借为伉丽。俗别作俪。
考证:“《楚辞·招魂》:‘被文纤丽而不奇些。’”谨照原文纤字上增服字。“
《左传·桓五年》:‘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阵。’”谨照原文阵改陈。
文字 | 六叔 图片 | 六叔
排版 | 六叔 审核 | 六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