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历史——抽象篇(朱)



    木心;年轮中心点    
   抽象篇   
字源演变

说文解字
“朱”zhū,象意字,“朱”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甲骨文的“朱”为‘木’字中间加了一横或一点,以强调中心之义,大部分树的横切面即‘年轮’都是中间颜色深且偏红,越往外颜色越浅且偏黄。造字本义:木心;年轮中心点,引申为中心、红色、圆的等。
古文释义
《唐韵》:章俱切,《集韵》、《韵会》:钟输切,《正韵》:专于切,并音珠。
《说文》:赤心木,松柏之属。从木,一在其中。一者记其心。徐曰:木之为物,含阳于内,南方之火所自藏也。
又《山海·西荒经》:盖山之国有树,赤皮,名朱木。
又朱赤,深纁也。
《诗·豳风》:我朱孔阳。注:谓朱色光明也,寄位于南方。
又朱儒,短小之称。
《左传·襄四年》:臧武仲败于邾。国人歌之曰:“朱儒,朱儒,使我败于邾。”或作“侏儒”。
又姓。《统谱》:颛顼之后封邾,后为楚灭,子孙去邑为朱。又望出吴郡。
又《集韵》:慵朱切,音殊。朱提,县名。
《前汉·地理志》:属犍为郡。


图片:六叔
文章:六叔
回看往期
[相关字请点击下方标题]
汉字历史——(木)
汉字历史——(茱)
汉字历史——(珠)
汉字历史——(诛)
汉字历史——(姝)
汉字历史——(株)
汉字历史——(蛛)
您点的每一个在看
我都认真的当成了喜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