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跟太子李亨一起吃烤羊肉,李亨啃完羊腿把油抹在面饼上,唐玄宗脸色铁青,李亨瞬间反应过来,拿过饼硬塞进了嘴里


在中国古代,太子是个非常高危的岗位。唐朝在李亨之前有13位太子,其中5位死于非命。

李亨当了18年的太子,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战战兢兢中度过。一言一行都要经过深思熟虑,一不小心,就可能丢了太子位,甚至性命难保。不问朝政,会被视为不务正业,过问过多,则被视为图谋不轨。不跟朝臣交往,会被视为无德寡助,过多交往,则被视为结党营私。就连父子之间吃个饭都得小心谨慎,脑筋里没有99个弯,那是一天也混不下去的。

《唐语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唐玄宗叫来李亨一起吃烤羊肉,李亨抓起又肥又嫩的羊腿啃了起来,啃完后满手是油,他随手就抹在了面饼上。但突然,他用余光扫到父亲脸色大变,李亨赶紧反思自己做错了什么,猜测应该是面饼,作为一个储君要爱惜粮食才对。虽然唐玄宗很奢侈,但太子才是大唐的未来。他立刻救场,慢慢拿起面饼,一点点掰着全吃光了,唐玄宗转怒为喜,说:“福当如是爱惜!”连吃个饭都要看父亲脸色,李亨的太子生涯真的太艰难了。

李亨从投胎到皇家,就苦难一个接着一个。出生前差点被打胎,成年后又被大臣要挟,被迫两次离婚。他的到来就很不合时宜,给李隆基带来了非常大的苦恼。当时,正逢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争权,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不允许自己出现任何的失误。而李亨的母亲身份卑微,不过是一小妾,这个时候怀孕,会让李隆基背负一个好色的名声。为此,他曾几次想要打了这一胎,最终又害怕大臣以杀死亲生骨肉为由批判自己,没敢下手,李亨才得以出生。

长大后,在父亲的“权利平衡术”下,没有后盾的他,阴差阳错地当上了太子,但处境却更加艰难了。母亲早逝,身后没有任何的依靠。他受宰相排挤,受父亲猜忌,孤立无援,如履薄冰。宰相李林甫一直是力推李瑁为太子,未能得逞,担心李亨会对自己不利,想方设法扳倒他。

746年正月十五,李亨大舅子韦坚与名将皇甫惟明一起聊天,李亨观灯恰巧碰见。三人相遇却被李林甫报给李隆基,说他们深夜密谋想要篡位。唐玄宗几乎没有审查案情,就贬了韦坚,夺了皇甫惟明的军权。太子妃韦氏怕李亨受到牵连,请求李亨休了她,解除两家关系。惊惧之下,李亨含泪送走爱妻,才算躲过一劫。然而不久后,李林甫故伎重施,又诬陷杜良娣的娘家人与太子勾结。唐玄宗一气之下又血染杜家,为保护李亨,杜良娣也只好效仿韦氏与李亨离婚。

两次被迫失去爱人,而且与韦、杜两家划清界限,李亨肝肠寸断,也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就连最好的朋友名将王忠嗣,也在李林甫的操作下以莫须有的罪名,去职落马,客死在边远流放之地。三番两次,李亨身上的羽毛已被拔光,只等任人宰割了。堂堂太子被一个臣子欺负成这个样子,真是史无前例。

而作为一个儿子在危难之时,总是期盼着父亲能够帮他一把,但他的父亲从未给他撑过腰,反而一心想着削弱他的势力。以至于才30多岁的他,头发胡子都开始变白了,一副历经沧桑的样子。而反观唐玄宗却每天与杨贵妃载歌载舞,快活得像个年轻人。一天,看完戏剧,他无意间问一个宫廷喜剧表演者:“何儿得人怜?”对方回应:“自家儿得人怜!”听闻,唐玄宗的心突然像被针扎了一下。这才用心去观察儿子李亨,两鬓斑白、憔悴不堪、愁容满面、满脸皱纹,他那颗冷血的心终于被触动了。

他来到李亨的宫里,眼前的一幕让他不敢相信,满屋灰尘,嫔妃不见一个,李亨垂头丧气,无心经营家庭。唐玄宗这才意识到,自己对儿子的防范实在是过了头。他给儿子挑了几个美人服侍他,还将姨母的外甥女张氏嫁给了他,这下张氏母族是唐玄宗母亲一族,李林甫是动不了她的娘家了。如此也算是弥补了一点他对太子的愧疚之情,太子也因此振作起来。但最是无情帝王家,对于曾经一日杀三子的父亲,他从未有过多的依赖。

无人可靠的时候,只能自己站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对唐玄宗、对整个大唐来说是灭顶之灾,而唯独对李亨来说是一件好事。山河倾覆,面对危难,唐玄宗选择了弃城而逃。而李亨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肩负起了挽救大唐的重任。战乱中,他果断称帝,是为唐肃宗。在名将郭子仪和李嗣业等人的辅佐下,逐步平定战乱,扭转了唐王朝的命运,接老皇帝李隆基回京。虽然李隆基被迫退位,没有了权利,但至少还能安享晚年。

唐肃宗李亨这场翻身仗打得可谓漂亮。国家强盛时,他匍匐在父亲的脚下,没有过早的锋芒毕露,让父亲放心。国家衰败时,他勇敢挣脱父亲的束缚,自立为王,平定战乱,让父亲无话可说。他处事张驰有度、收放自如,一切都拿捏得刚刚好。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