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鸿图被腰斩后,上半身在地上乱滚,嘴里嗷嗷的惨叫着,他用手蘸着热血写完7个“惨”字,才慢慢死去


公元1734年,俞鸿图被判处腰斩,刽子手一刀砍下,身体一截两段。上半身在地上乱滚,嘴里嗷嗷的惨叫声响彻云霄,他用手蘸着自己流出的血写完7个“惨”字,才慢慢死去。

俞鸿图犯的是纳贿营私罪,他当时担任河南学政,主要工作内容是主持考试录取秀才,学政对读书人的前途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俞鸿图刚上任就发现这可是个肥差。很多富家纨绔子弟不学无术,只想通过捷径混入朝廷为官,便想方设法的贿赂学政。但俞鸿图是不敢接受的,他深知雍正皇帝有多痛恨考试舞弊者。

多年前,俞鸿图的搭档查嗣庭就因所命的考题有问题被治罪。雍正将他处死后,又将他尸体拉出来,割下脑袋示众。雍正严惩查嗣庭,就是为了杀鸡儆猴,让人们看到他打击涉嫌考试舞弊者的决心。俞鸿图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吓得他一屁股瘫坐在地上,两个仆人费好大劲才把他扶起来,却依然迈不动腿。这段经历让俞鸿图心有余悸。

当时,查嗣庭是江西乡试正主考官,俞鸿图为副主考官。这一次,俞鸿图算是侥幸逃脱,雍正认为他出的题少,给了他一次机会。只革了他的职,但让他继续在翰林院工作,并承诺三年内表现好的话,就将他官复原职。三年内,俞鸿图工作认真,做事中规中矩,没有犯过任何错误。雍正也兑现了他的承诺,让他担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可以看出,雍正帝对俞鸿图是格外开恩的,不但没有治他的罪,还能继续重用他。雍正只是希望他能怀着感恩的心,真心为国家做事。

俞鸿图也没有让他失望,他在翰林院兢兢业业干了十几年,却一直是囊中羞涩。1732年,雍正觉得他为人本分,特命他担任河南学政。虽然,这是大捞一笔的好机会,但俞鸿图每次想起当年查嗣庭的遭遇都感到害怕,将上门找他的学生统统拒之门外。但男人的软肋往往是女人。他家里有个小妾林氏,俞鸿图非常宠爱她。林氏的花销很大,俞鸿图有些供应不来,林氏对俞鸿图越来越不满,还多次抱怨俞鸿图:“这么好的发财机会你都不抓住,我跟着你还有什么指望呢?”

不得不说,枕边风的威力是巨大的。小妾一次两次的蛊惑,俞鸿图根本就不放在心上,但唠叨得多了,俞鸿图还是动了心。很快,他也等来了一个大好机会。一次,俞鸿图到河南许州主持考试。这里的提调官,也就是考点负责人贾泽汉,他可是一个极其贪婪的官员,这样一个捞钱的大好机会他怎能错过?但他知道,最终谁能中举还是得学政说了算,所以,他想捞钱就得先搞定俞鸿图。而对于新来的学政他又摸不清底细,冒然提出合作,万一这是个正直的清官,那他可就死定了。

所以,他决定还是先去探探俞鸿图的口风。贾泽汉试探着问道:“我们许州的学生听说您才高八斗,都很想当面向您请教呢,不知大人方不方便呢?”俞鸿图一听就懂了他的意思,但他还是故作正经地说:“这次院试我们一定要为国家选拔有真才实学的学生啊。不过,你可以先帮我考察一下,看哪些秀才是有真才实学的。”贾泽汉当然是一点就通,既然学政也有这个想法,那就好办多了。

贾泽汉也不是一般的推销员,他很快就把卖秀才这件事搞得满城风雨,就连衙门的看门人都参与进来当了宣传员。买秀才的人越来越多,白花花的银子就像流水一样流进了俞鸿图的口袋里。俞鸿图已经被金钱彻底蒙蔽了双眼,他不觉得卖秀才是可耻的事。为了多赚点钱,竟逐渐将其公开化了,闹得整个许州人尽皆知。甚至消息已经从河南传到了山东,引起了山东河东总督王士俊的重视。他赶紧奔赴许州调查此事。调查结果让他瞠目结舌,俞鸿图累计受贿一万两千多两银子,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250万元左右。

王士俊不敢怠慢,赶紧向雍正汇报了此事。雍正又命钦差大臣陈树萱,前往河南进行深入调查,调查结果是一切属实。雍正勃然大怒:“真想不到俞鸿图竟如此的忘恩负义!”一时之间,失望、气愤各种情绪交织在心头,他大笔一挥:处俞鸿图腰斩!俞鸿图被逮捕后,后悔得几次昏死过去,可一切都晚了。钱还没花着,命先搭了进去。

腰斩是一种古老的酷刑,是从腰部将犯人砍作两截。但同样是腰斩,有快死和慢死两种,关键看刽子手如何动刀。快死,就从上面一点的部位动刀,一刀毙命。慢死,就从下面一点的部位动刀。截完后,上半身还是活着的,犯人需要承受巨大的痛苦。犯人想要快死,就得提前花钱打点刽子手。

虽然负责监斩的正是俞鸿图的亲家邹升恒,但他害怕受到牵连,并没有提前让俞鸿图做出准备。直到上了刑场,俞鸿图才知道自己判的是腰斩,可为时已晚。他只能承受着慢死的折磨,在痛苦中死去。事后,邹升恒将俞鸿图惨死的场景汇报给雍正。说到一半,雍正就听不下去了,说:“此刑罚的确过于残酷。”遂下旨:废除腰斩。俞鸿图的惨死,显示出雍正帝对徇私舞弊者的痛恨,也见证了雍正朝律令和中国古代刑罚的残酷。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