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武则天,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她凶狠毒辣,滥杀无辜的铁腕形象。
但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武则天作为一个女人,能震慑住那些老奸巨猾的文武百官们,靠的可不仅仅是狠毒的手段,更需要有识人用人的能力。
一天,在朝堂上武则天笑眯眯地对张德说:“爱卿,听说你喜添一子,恭喜你呀。”
张德也喜上眉梢,连忙叩谢。
不料,武则天又接着问:“你儿庆生宴上的羊肉味道怎么样啊?”
此话一出,张德脸色陡变,脊背冷汗淋漓,腿一软扑通跪了下去:“臣该死,请陛下恕罪!”
怎么连吃个羊肉都要被治罪吗?
原来,武则天登基后,为了改变自己的狠辣形象,开始吃斋念佛,行善积德。
因此她还特意下了一条禁令:严禁屠杀生灵。
据《资治通鉴》记载:“长寿二年五月,丙寅,禁天下宰杀及捕鱼虾。”
意思就是禁止所有人吃肉,禁止捕杀动物,捕捉鱼虾等事情,包括她自己。
但这条规定太过严苛,执行起来特别困难。
短时间人们还能忍受,时间一久,嘴馋的人们依然想出各种花招,犒劳自己。一次,武则天为了验证自己的权威,便派最信任的宰相去基层视察,地方上的小官听说宰相要来,自然是要想办法好好款待一下的。令宰相没想到的是,宴席上第一道菜就是美味的羊肉,他们也盯着羊肉垂涎欲滴,可又不得不摆出官架子问道:“你们这不是知法犯法吗?说了不让宰杀牲畜的。”小官回复道:“这不是宰杀的,是被狼咬死的。”有了这个理由宰相们也就可以放开大吃起来。
接着,第二盘上来的是鱼肉,宰相又问:“这又做何解释呢?”小官又回复道:“这是被鳄鱼咬死的。”就这样宰相们的视察工作也完成了,摸着圆滚滚的肚子回去向武则天汇报说:“基层百姓做得都很好,没有吃肉的”。由此可见,背地里大家也是该吃的吃,只要不被揭发,就各自相安无事。
但身为左拾遗的张德运气就没那么好了。
他因老来得子,高兴得忘乎所以,同僚们闻讯赶来庆贺,张德一高兴,便设宴请客。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无荤不成宴。
这么大的喜事,怎么能只上几道青菜呢?
思来想去,他还是偷偷命下人杀了头羊,心想来者都是自己的亲朋好友,只要大家不说,就不会有事。
于是放开胆与同僚们大快朵颐,饕餮一番。
好长时间没有吃到肉了,大伙吃得都特开心。
就在觥筹交错、酒酣耳热之际,不想同僚杜肃不地道,将一块肉偷偷地掖进了袖子里。宴会一结束,他便写了一份奏章并带上证据,到武则天面前告了张德一状,说张德这个人违反皇帝的禁令,私自宰羊吃肉。武则天看着状书问杜肃:“依爱卿看,这事该怎么处置?”
杜肃说:“当罢官免职”武则天笑笑没有回应。
第二天朝堂上武则天当众问张德,张德也只能据实回答。本来张德想着自己这是违抗圣令,是必会遭受惩罚的,跪在那里吓得浑身哆嗦,眼珠不停地转着,似乎是在琢磨到底是谁这么缺德?吃饱了肚子反倒咬自己一口。没想到武则天居然和颜悦色地说:“朕虽禁屠宰,吉凶事可例外。然卿自今召客,亦须择人。”意思是,她虽下令不准吃肉,但若有喜事或丧事她是不禁止的。
所以她不但不会惩罚张德,还奉劝张德以后交友要谨慎。
并当众将杜肃的告密奏章分下去让众人传阅,杜肃羞得无地自容。从此,杜肃就以一个卑鄙无 耻、卖友求荣的形象,永远的定格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武则天虽用小人,但内心也是鄙视小人的。
这些人在她的心里只有利用价值,当他们失去了利用价值时,她是用完就杀。而对于贤才则不咎前过,一律重用。
此时的武则天位子已坐稳,新王朝要有新气象,她希望让百姓过上幸福安宁的日子,所以要摒弃过去那些黑暗丑恶的风气。所以,当下她不再需要杜肃这样的小人了,她以此举来传达自己清算过去,改变方针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