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即正义”的时代,普通人怎么办



你觉得一个人的外貌重要吗?
作为一个相貌平平的人,我要告诉你,我觉得相貌很重要。
我第一次意识到相貌很重要的时候,是在19岁那一年考驾照。
那个时候考科目二,基本上一辆车8-9个人一起练都是人比较少的情况了。
有时候一上午也就练车10分钟。
可是长得漂亮的女同学,练车的时候,教练都会优待一些,都可以多练几次。
当时就觉得长得漂亮真好。
当然它不是衡量你价值的唯一标准。
你去看一些古老的心灵鸡汤,他会告诉你外表都是浮云,内在美才是真的美。
虽然说的也没错,但是已经不太适用当下的社会环境了。
比如说今天你要去面试一家公司,你不修边幅的坐在那儿,而你旁边坐的那个人衣冠楚楚,干净整洁,你觉得这家公司凭什么不选他?
你有时候不得不承认相貌,他就是一个强而有力的敲门砖。
别人可能长得特别漂亮或者是非常的善良,要不然就是家财万贯或者学识超级丰富,这都是组成一个人魅力的其中一部分。
就看你哪一点,把你整个人的平均分拉高上去而已。
有的人就会说,你看人家女博士不修边幅的,但是人家很棒啊。
那当然棒了,人家是博士,你知道一颗丑橘它要有多甜,它才能卖的比普通橘子要贵吗?
我团队的博士后赵老师在减肥前,相比较市面上的网红,那些主流的打造的穿搭精致的女性,实话实说,确实没有他们的形象好气质佳。
可是博士把花在研究院的时间分出来一点在减肥瘦身,护肤化妆穿搭后,照片P一下,谁还不是一个小姐姐呢?
只是我们看了太多短视频里大家精致的样子了,还记得普通的烟火气是什么样的吗?
大部分的人都没有太多的时间花在让自己如何精致之上。
衣着得体,妆容简洁,精神饱满,自信干练,兼顾研究院的工作和家庭,这是我在我团队合作商赵老师身上看到的。
她还是一个博士后,相比较很多大众来说已经算是竞争优胜的一方了。
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没有霍金的脑子,没有马云的身家,甚至很多人也没有拿的出手的文凭,优越的工作经历,我们终其一生都只能用平平无奇的资质跟身边平平无奇的人去相处,去竞争。
觉得自己不够好看,就去多读书提升内涵。
觉得自己身材不好,那就努力减肥。
努力挣钱,你至少还能去剪一个好看一点的头发,去搭配几件不错的衣服。
但是当努力过后,发现我们还是不比别人优秀多少的时候,但至少我还能比你好看一点。
不修边幅的女博士固然很棒,但是气质出众的女博士不是更棒吗?
如我团队的赵老师,精致干练,工作生活,减肥护肤,一样没落下。
所以不要把这个事情当成你破罐破摔的理由,让自己变得好看一点错都没有。
这也是我在领悟到这一点之后,这些年一直在践行的事情。
19岁和接近30岁的我对比,总有一种越活越年轻的感觉。

颜值即正义,不仅仅是一句调侃,戴维·迈尔斯等所著的《社会心理学》中提供了很多有力的证据:
美国亚利桑那州梅西赫斯特学院的心理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分析了大量案例后总结,同样程度罪行的男性被告,颜值越高,法院的量刑越轻。
在另一项模拟审判的研究中,当被告的颜值高过受害人时,判定的损害赔偿费平均为5623 元;当受害人的颜值更高时,赔偿则达到了10051元。
不管是我19岁的经历,还是研究所得,这个世界对高颜值者的厚爱,是普遍存在的。
《应用心理学期刊》的一篇调查显示:销售员的身高比平均水平每多出一英寸,每年的收入就多出了789美元。
你看在无法判断一个人的能力时,身高就“帮你”判断。
身高也是颜值的其中一项考核标准呀。
我们都想要变好看,我们也努力过了,但是我们就是普普通通的人,我确实没有过高的颜值。再怎么收拾,好像也达不到我想要的那么美呀!
不用焦虑,大家都一样的。都是普通的相貌,过普通的人生。
普通人的“颜值替代品”第一条原则就是:长相普通并不是问题,能不能让人觉得你“合群”才是关键——不光是有亲和力的形象,也包括友善的性格。
人美心善,说的就是这个。
第二条原则就是,不过度追求时尚,保持场合一致的舒适感。
在办公室露脐露乳沟露腋毛胸毛露屁股沟,再怎么时尚辣妹,配上再高的颜值,都并不好看。因为不适宜。
又说到我的合伙人赵老师,我和我身边很多创业女性,都不是时尚女郎也达不到网红明星脸。但是商业修养,也让我们的颜值有所加分。
老话说相由心生,当你行动干净利落,语言逻辑清晰守信,说话有分寸,办事牢靠守信,你的气度就差不到哪里去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颜值可以让一个人看起来更正直更值得信任的样子。所以你的内在素质,也可以提升你外在的“颜值”。
如果你是高颜值人士,也别忘了一点,在你人生的起步阶段,别人会因为“颜值”对你稍加关照,可当你到了一定的层次后,你会发现,所有的“皮相”,都变得无足轻重。


不结婚和嫁错人,哪个更可怕
多少婚姻毁在了情感博主的毒鸡汤
不能年入百万,但是每个月多赚5000的副业,你get了吗?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