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游戏行业的天花板开始显现。
据7月21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工委(GPC)与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中国游戏市场发展受阻。同时,在版号发放工作接近停滞的8个月时间里,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和游戏用户规模均首次出现了负增长,收入同比减少约1.8%,用户同比减少约0.13%。
这是国内游戏产业首次面临双面负增长。相对应地,面对宅经济红利消退的问题,各家游戏厂商也做好了“过冬”的准备,先后采取了削减项目预算、裁员、降薪等不同的做法。
但也有例外。
近日,一份A股上市企业的员工薪资发布,在排名前十的上市企业中,一家游戏企业脱颖而出。吉比特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游戏行业“土豪”的存在,薪资一直以来都是行业内TOP水平,本次也不例外,平均薪酬超过百万,成为了A股游戏行业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01
吉比特,不缺钱
外界对于吉比特出手大方的印象,大多源自于当年吉比特的上市晚宴,在上市当天,吉比特给每位员工发了34567元的奖金,让员工“分享公司的成长”。而在上市后,为了留住员工,2020年起吉比特开始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将增发现在总股本1%的新股授予员工。拿出1%的股份激励员工,这在游戏行业里还是非常少见。
而据媒体统计,在国内主流游戏厂商的平均年薪中,吉比特不仅排名靠前,年薪涨幅也较为可观。据估算,2019年吉比特的人均年薪大致为72万元,根据2021年的最新数据显示,吉比特的员工平均年薪已经达到100.6万元,涨幅接近40%。
在职场,薪资是永久流行的话题,尤其对于一向大方的吉比特。在知乎和职友集,也有众多员工、前员工分享了在吉比特的工作体验。和一般的大厂相比,吉比特的员工人数并不算多,更像是“小而美”的存在。
2022年6月30日,吉比特接受54家机构单位调研,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末,公司共有530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56.08%,通过这组数据可以大致估算吉比特的员工数量在950人左右。今年4月,吉比特发布2022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吉比特2022年一季度应付职工薪酬超3亿元。
2021年吉比特董事、监事、高管总报酬为708.9万元,其中董事长、总经理卢竑岩税前年薪为71.33万元、副董事长陈拓琳年薪71.33万元、副总经理高岩年薪97.53万元、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林佳金92.76万元。
除了常规薪资发放外,吉比特还为员工额外缴纳商业保险,并提供房补、餐补、带薪年假、定期免费观影、免费班车和免费健身房等多样化的员工福利。
在股东分红方面,吉比特也十分慷慨,4月7日,吉比特公布了其2021年业绩报告,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分红160元(含税),合计约11.49亿元,占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的78.3%。数据显示,自上市以来吉比特累计现金分红超过3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吉比特账上还有10亿余元的理财产品。
这样看来,尽管大环境走向寒冬,但吉比特是真不缺钱。
02
百万年薪的底气从何而来
为什么在游戏行业增长放缓、行业大环境表现不佳的情况下,员工在吉比特依然能实现百万年薪?
第一,从产品层面来看,吉比特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旗下运营游戏,现行游戏阵营为公司的现金流提供了充足保障。从财报不难看出,在行业监管进一步提高以及前一年度高基数影响之下,吉比特依然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作为游戏软件公司的吉比特盈利能力是非常强大的,2021年净利率为38%,每100元收入就能为公司带来38元的净利润。从营收、扣非净利润的增幅来看,吉比特今年的增长速度都创下新高。
一方面,吉比特自有的主力游戏贡献了主要增量收入和利润。从吉比特成立至今,已经先后研发并推出了《问道》、《问道手游》、《一念逍遥》等多个爆款游戏,并且在游戏发布后的时间内进行了精细化的运营,建立了包括游戏品牌建设、媒体宣传、活动策划等一系列的游戏运营系统,为游戏的生命力提供了保障。
另一方面,《摩尔庄园》、《奥比岛》等引进产品也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应,其中《摩尔庄园》在上线后连续一个月登顶iOS免费游戏榜首,有机会实现更长线的运营表现。
与此同时,目前吉比特旗下的游戏品类差异性明显,且可玩性较强。在自研MMORPG游戏的同时,还运营了《不思议迷宫》、《地下城堡2:黑暗觉醒(安卓版)》、《异化之地》等Roguelike类手游,以及《一念逍遥》、《最强蜗牛(港澳台版)》、《不朽之旅》等放置挂机类手游。另外,除已上线游戏产品外,吉比特也保留了《黎明精英》、《花落长安》等已获版号产品,后备产品丰富,新游戏能够进一步推动业绩增长。
第二,版号资源稀缺、游戏市场水平普遍提升的基础下,重研发成为行业趋势。从研发人员的占比也不难看出来看,吉比特采用了侧重研发的精品游戏研发模式。在7月4日公布的投资者关系记录表中,吉比特公布的研发人员占总体员工的五成以上,同时吉比特也表示,后续研发人员会持续保持增长,但不会盲目扩张,研发投入增长的快慢也取决于产品的实机表现与人员需求。
第三,游戏行业的“内卷”加剧。根据拉勾网过去三年的数据统计显示,游戏行业的薪资水平已经连续三年以超过30%的幅度连续上涨。据统计,占据中国游戏半壁江山的北上广深成五城的游戏产业薪资涨幅就已经超过30%,其中部分TA、引擎、美术方向的岗位薪资涨幅更是高达60%。
“抢人行动”的战火,从游戏大厂蔓延到独立工作室、小型游戏公司,也从北上广深蔓延到全国各地。当以“内容为王”的精品化游戏逐渐为核心,如何快速构建游戏工业化生产流程,缩短游戏研发周期成为关键,而在此过程中人才资源就成为了这场“抢人大战”的最终落脚点。
总体而言,过去的一年中,由于监管趋严、版号发放趋缓等客观因素,不少游戏厂商都过得较为艰难,甚至还有中小团队在去年撑不下去而最终解散。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场生存战中,还有一些企业正在跨越寒冬。
NPCgank的第64篇文章排版:撸猫人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