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真的要撤了?赫尔松局势新变化——老杨独家解析:如何分析战场态势


作者提示:各位老铁,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本月通过此号继续发表俄乌战争相关文章。大家敬请关注本号,今后一段时间会在此发老杨的文章。同时拜托各位老铁,尽量帮忙转一下,这样可以方便让老铁们找到,老杨拜谢啦!

希望加入读者群的老铁们,可以加微信:pk322074,通过会晚一点,但是一定会通过。
以下是今天的正文:
01

真的要撤了
这回,俄罗斯可能真的要撤离赫尔松被困地区了。
根据ISW引述乌克兰国防部的信息,在赫尔松被困地区的俄军开始出现撤离的迹象,其中很明显的,就是炮兵部队开始拆卸武器打包,应该是要撤到第聂伯河南岸的迹象。
还有一个硬证据就是,在赫尔松城的西南郊区的比洛泽尔卡,就是图中红色虚线圆圈的地方,俄军的据点已经撤离,这是当地居民的反映。

说实在的,赫尔松这个地方,老杨快被整疯了。
从六月份开始,乌军就叫嚷着要打赫尔松反击,老杨生怕漏掉了什么,天天关注,结果除了炸桥还是炸桥,直到九月份,在哈尔科夫开打。
然后就是国庆节期间,乌军突然发动收网,搞得老杨节也没有过好,结果打了一半,停下来不打了,我的国庆假期刚过完,他们倒是休假开始了。
这样折腾老杨,真的好吗?
扎卢日内这个老军头,你能不能给个痛快,到底还要拿着赫尔松这块绝地做多少故事出来?
12.5万人,围困人家2.5万人,还不赶紧灭了算了,还等什么呢?
可惜,扎卢日内听不到老杨的唠叨,估计,他觉得这2.5万人还没有被他利用够。。。
其实话也说回来,俄罗斯也就是个杠头。
赫尔松州,第聂伯河右岸这个地区,两面环水,两面被围,水上的桥被炸光了,就是一个妥妥的军事绝地,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真的要等到下个月几万人一起在第聂伯河上表演短道速滑吗?
六月,七月不走,倒也罢了,那时候俄军在北顿打得正爽,乌克兰人也不能咋样。八月九月不走倒也罢了,那时候普京总统正需要公投入俄,赫尔松撤退了,影响大局。
现在北顿也打完了,公投也结束了,连桥都被海马斯炸完了,还不走,就说不过去了。
老杨在前几天的文章《重磅:赫尔松俄罗斯即将反击?——诡谲:乌克兰为什么再次征兵!》中猜测,俄军不停向赫尔松增援,可能是要打尼古拉耶夫,真要是这么干,那绝对是好汉,大不了冲个鱼死网破,乌克兰人绝对拿不到什么好处,但是呢:
既然要打尼古拉耶夫,又干嘛在比洛泽尔卡撤走呢?这个是老杨说的第三条进攻路线啊。。。
搞不懂,但这次,俄军似乎真的想通了,撤。。。
撤到第聂伯河南岸,在那里再次组织好防线,(如果能防住的话),最起码在南岸,有吃有穿,而且随时可以跑回克里米亚海滩开启度假模式,对吧?
伪赫尔松州长萨尔多,现在又开始说乌军要炸新卡霍夫卡大坝的事情了。ISW说,他再次这么宣称的目的,应该是为撤离赫尔松城做舆论准备了。
我觉得是那么回事。因为不管怎么样,的确该撤了!
02

如何判断战场
最近老杨在写公众号文章之余,不是也抽空录几个小视频放到公众号,抖音上吗?其实这不是老杨擅长的,主要还是老铁们老是说,文章看着太累,能不能整点简单的,比如视频,音频什么的。
所以,就录点小视频,也是在学习中,毕竟小视频的逻辑和公众号文章,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正在学习中。
至于音频吧,有老铁们几次强烈提议,把文章搞成音频的,这样听起来简单方便,不费眼睛。这个事吧,老杨是真的想做,而且想了好几个月了。为什么现在都没有做好呢?
首先是太费功夫,所有文章都得重新改一遍,因为人的听觉感受,和视觉感受,能够接受喜好的方式是不一样的,音频作品是听觉的艺术,图像作品是视觉的艺术,文字作品是思想的艺术。这三者有共同点,但是也都有不同;
其次就是费用的问题,音频如果要让你听着悦耳愿意听下去,是需要专业调音师和专业设备的,而且朗读也是有技巧的,老杨用手机录音机那是绝对解决不了问题的,就算是勉强用电脑声音做出来,大家也不会喜欢。找专业的人做吧,就得付钱。。。
毕竟,打赏是老铁们爱惜老杨,自愿的鼓励。但是文章收费,就不是道理了,毕竟咱们的初衷就是要让所有人喜欢,只要喜欢,就应该让大家看,对吧?大家对老杨作品的肯定,是因为支持老杨,这绝对不能成为文章收费的理由,那样,就本末倒置了。
所以,音频的事儿,还是要再等等。。。
既然说到这里了,咱们就聊聊打赏。
首先,老杨是爱钱的,每天晚上发文出去,两件事情必不可少,一件就是看评论,放精选,回复留言。一件就是数赏钱,呀,这么快就有老铁打赏了,呀呀,都超过100啦,呀呀呀,竟然四五百了,呀呀呀呀。。。
这两件事,都是半夜12点到两点钟的事儿,这是老杨一天里,最喜悦,最轻松,最惬意的时光。偶尔吧,因为某件事情,老杨在文章中讨赏的时候,就还会半夜出去吃个羊肉串儿什么的,当然,那是小概率事件,但极其兴奋。
按理说,既然收到打赏,就应该回复谢谢,刚开始的时候是这样的,但后来,的确回复不过来。所以这中间,老杨也曾经有过一个很龌龊的想法,就是给得多的大哥,就亲自回复,给得少的兄弟,就免回复。所以今天老杨在这里,要揭露自己的丑陋一面。但是这个想法,被我立即否定了。不应该这么做。
其实,有很多打赏的留言,都让我感动:他们都是经济很不宽裕的老铁,有在校的大学生,有离婚带着孩子的妈妈,有暂时失业的兄弟姐妹,还有年纪比老杨大很多,已经退休的老哥老姐们,他们打赏的哪怕1块钱,都特别让我感动。
我觉得,对老杨的支持,不是因为我多么好,而是因为我正好说出了他们心中想说的话。所以,这种支持,是无价的,是不能用金额来衡量的。所以,老杨只能都不回复,但是这里,我保证,你们的每一次打赏,每一个名字,我都认真仔细看过,并力求熟记于心。
既然说到这里,就再唠叨一下,看文章,不是说打赏就是唯一的支持方式。你能看,就是对我的支持和鼓励,就贡献了一次阅读数啊,能关注,点赞,转发,收藏,在看,都是支持和鼓励。文中的嵌入广告是微信平台提供的,看的时候点进去一下,老杨的收益,就能从一两厘钱增加到几分钱一次,所以,都是支持。
谢谢,谢谢每一位看过我文章,订阅公众号,点赞转发在看收藏的老铁,谢谢每一位打赏的亲人。
唉。。。我这个话唠啊,说好的这一段要写什么的???
老杨发短视频的时候,就会有几个评论区留言,说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细节的?
我知道这些话,很可能是不认可老杨的人留下来的反问句,不过,也应该聊聊这个事儿。
我本人并不知道,都是从这个媒体那个媒体上看的,然后吧,把心中形成的观点,作为今天文章的主题,然后就把这些素材组织一下,看看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给老铁们。
这里就真的有一个问题出来了:
你又不在现场,怎么能够知道这些战场的情况?
其实,这也是所有媒体面临的问题,基本上来说,真正在现场打仗的人,肯定没工夫给你长篇大论地汇报消息,真正写东西的人,大多都不可能在战场。固然,每个军队都有正规的信息上报流程,但是那些信息,也不是给你看的,对吧?
本来吧,老杨也是个妥妥的门外汉,不过这半年来,看了很多军事分析,还是有一些心得,就是如何判断战场情况,西方的分析人员有他们自己的方法:
方法一,从交火看攻防:
前线战士能够发到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大多都是微观和孤立的,比如,我们在某某小镇开打了,或者说昨天在哪里打了一仗,这种信息是最多的,但是只是微观的,因为战斗者本身,也就只能感受到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
一个点位上发生了交火,那么从之前这个点位的占领情况,就很容易就判断出来谁是攻方,谁是守方对吧?
方法二,从炮击看胜负;
举个例子,俄乌双方在一个小村子交火,胜负如何咱们谁都不知道。社交媒体上说什么的都有,真假难辨,这个时候,第二天,俄方开始对这个村子炮击,请问,这说明什么?
对,这说明村子被乌军占领了,如果是俄军占领,不可能开炮打自己人对吧?
在关于顿涅斯克这打了几个月的战役中,其中非常重要的几个据点,平斯基,马林卡等等,都是俄方无数次声称已经占领,然后又开始炮击,让分析人员得出结论,乌军占领了。
下面这张图,就是昨天斯瓦托夫发生的俄罗斯炮击情况,大家是不是能够得出结论?
在 Svatove-Kreminna 前线,俄罗斯炮击了 Petropavlivka、Kucherivka、Stel'makhivka、M'yasozharivka、Nevs'ke、Hryhorivka、Bilohorivka 和 Spirne。–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作战信息,时间为 2022 年 11 月 1 日 06:00

方法三,从战线看态势;
战评是可以骗人的,但是战线是不可能骗人的。
这句话,是北约武器专家托马斯·泰纳说的。这个意思就是,因为不同立场的原因,对一场战斗的评论和解释,很可能出现千差万别的结果,但是,如果我们将视角放得更加远离一点,看看战场上,双方控制线的变化,就能准确地认知到战争发展的态势。
这就是说,对于战斗而言,结果才是硬道理。
下面这张图,是老杨费了半天劲找出来的,战线对比图,左边是2022年3月1日的,右边是2022年10月31日的,红色区域是俄罗斯的控制区域,大家看看,这个战线有什么变化:

方法四:从补给看战力;
业余的讲战略,专业的讲补给;这句话也是一个名言。
它的意思就是说,在研究战争中,业余人士往往说起双方的战略来,滔滔不绝,但是真正的专家,看重的,是双方军队的补给能力。
前者不用说了,就是纸上谈兵的意思,这个事儿,只要能看懂地图的东南西北的人,都能聊得天花乱坠,比如老杨,咱们经常做的就是纸上谈兵。
但是,真正考验一个军队的持久战斗力的,最起码在现在战争中,是看他的补给能力。
这个道理,以前老铁们可能不一定能懂,但是经过这大半年吃瓜俄乌战争,我想每一个老铁都对此有深刻的理会了。
2月28日,俄军全面进攻乌克兰的第五天,一张卫星照片横空出世,它显示俄军从白俄罗斯进攻基辅的装甲部队排成一条长龙,不动了。
这条长龙,长达64公里,引起了全世界的一片惊奇声。这是一个什么战法?俄军在憋什么大招?
大家还记得这个事儿吧?
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随着每天一张卫星照片的放出来,人们惊奇的发现,这个64公里长的坦克装甲车长龙,不是憋大招,不是不动,是根本动不了。
为什么,因为坦克要么没有足够的油料,要么陷入泥泞走不出来。
那么为什么攻击刚开始,俄罗斯就出现了这么奇葩的现象呢?不应该啊。。。
当时大家都不明白,但是现在随着一些消息的逐渐放出来,我们发现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由于计划中对于基辅的占领只需要三五天的时间,所以部队携带的补给不够了;
第二个是,白俄罗斯的反政府游击队,在白乌边境,炸掉了俄军赖以运输补给的铁路,而俄军的补给,汽车运输能力极其衰弱;
这就是64公里大塞车的原因,补给。
这件事情,对于今天的战场,还是有意义的。直到今天,俄罗斯的汽车运输方案,还是没法跟上。
所以我们就会看到,一旦铁路运输被切断,俄军就会在战场上陷入被动。
赫尔松第聂伯河上的炸桥,主要截断的就是铁路运输,克里米亚大桥爆炸,主要截断的是不是也是铁路运输?
前天咱们的文章中,提到乌克兰方面宣布,已经截断了从顿涅斯克到扎波罗热到赫尔松的俄军主要补给线路,这个三个城市连成的运输线,
就是铁路运输。
以上就是老杨总结的西方军事分析人员判断军情的一些方法论,有点枯燥,也是老杨自己总结的体会,所以肯定不专业,但是意思,应该是到了;
咱们回顾一下哈:
从交火看攻防;
从炮击看胜负;
从战线看态势;
从补给看战力;
所以说,一点就透,也并不复杂,对吗?
03

底线思维
底线思维的重要性:
就算是在战争中,也是要守住底线的。守住底线,并不是胆怯,也并不能让你爽,让你酣畅淋漓,有时候还会显得委屈,但是底线,表现一个人在别人眼里的最终摸样,你之前说得多么好,做的多么好,都没用,一旦突破底线,就成了别人眼中的弃儿,没人愿意和你打交道,这就是底线的作用。
所以我们看到,战争中不管交战双方怎么打,怎么谈,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就算是打输了,休整一下,大规模报复,也是战场行为的一种,别人不能指责你什么,但是突破底线,就没办法了。
乌克兰炸了莫斯科号,炸了克里米亚大桥,炸了赛瓦斯托波尔军港,这些都是战斗行为,俄罗斯不忿没关系,在战场上找回来就行了,对吧?
但是,俄罗斯的心态是什么?
就是,我已经告诉你不能打我哪里了,你还要打,就别怪我突破底线了,我要炸你的平民,炸得你一辈子忘不了我!
这个心态,说白了就是流氓心态;
你要是敢惹我一指头,我就灭了你全家。
流氓说说也就是说说,对吧,也没人真的把它当回事儿,打不了躲着你走就是了。
但是俄罗斯,作为一个国家,一个联合国的成员国,一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用这种心态说话做事,问题就很严重!
普京:我要取消粮食交易,因为乌克兰攻击了我攻击乌克兰的船只!
埃尔多安:交易保留。
普京:关了!你敢把粮食运到非洲!
埃尔多安:明天运送粮食。
普京:我禁止,我会派出我的舰队!
埃尔多安:试试看。¯\_(ツ)_/¯
一天后,12艘运粮船驶出敖德萨港口!
两个小时前,3艘运粮船离开敖德萨港口!
两个小时前:
俄罗斯国防部说,俄罗斯只是暂停而不是退出黑海粮食协议。
04

海马斯叔叔
对了,忘记说了,乌克兰的万圣节,某个不知名的地方,海马斯叔叔,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它不仅会杀敌,也会发糖;
谢谢海马斯叔叔,老铁们晚安!别忘了打赏,嘻嘻!

谢谢您的打赏支持!

京东双十一活动已经开始了,上面就是著名的京享红包,每天都可以领三次,最高可以领到1111元,红包会自动存入你的京东账户,可以直接当现金抵扣买任何京东商城的产品。如果你准备在双十一买点好东西,就加微:pk322073,老杨拉你入群,独家献上京东双十一攻略。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