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皇帝只活到24岁,为何能生下14个孩子,他是如何做到的?


说起清朝历史上名气最大、最有成就的皇帝,人们一般都会提到“康乾盛世”,也就是康熙与乾隆两位皇帝。
其实,清王朝的其他帝王也“不遑多让”。
有不少人认为,虽然清王朝晚期,中国备受外国列强凌辱,但纵观整个清朝历史上,几乎没有一位帝王是“昏君”,即使在晚期,也没有。

这一点,不仅与前朝明朝不一样,跟之前的其它朝代也不一样。
不说明朝皇帝几乎个个是“奇葩”,即使是唐宋汉人王朝的巅峰,也照样有不少沉迷于享乐、耽于书画的皇帝。
清朝皇帝英明,这一点,从入关第一位皇帝顺治身上就能看出来。
关于这位皇帝,很多人都没什么印象。其实,要怪只能怪他活的岁数过短,但他本身还是非常有作为的一位帝王。
虽然,历史上这位皇帝仅仅活了24岁,却膝下有17位皇子。

这个年纪,有这么多的子嗣,比起后来的晚清皇帝们个个绝后的现象,当真是“天赋异禀”。
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今天我们就来说下。
“傀儡天子的前半生”
在权臣时代,一般坐在宝座上的皇帝几乎都很小。
无它,只是因为皇帝年幼,不能亲政,于是,权臣很自然就可以接过皇帝的权利,实现自己“不是君王、胜过君王”的愿望。

我们把这种天子称之为“傀儡”皇帝,很不幸,顺治的起点便是这么一位皇帝。
顺治出生的年代,恰逢满清崛起时期,八旗子弟几乎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关内“中原”,因而族内能人众多、能征善战者也不在少数。
随着皇太极的阖然去世,最高权力便出现了真空。
当时的环境下,有能力继位的很多,最有实力的无非是睿亲王多尔衮,及肃亲王豪格。
前者是皇太极的弟弟,奉行“兄终弟及”的观念;后者是皇太极的长子,奉行“子承父业”的理念。于是,两方争执不下,清廷内部面临着巨大的隐患。

很多人的认识中,正是因为双方争执不下,势均力敌,最终才互相妥协,搬出了年仅6岁的福临(即顺治)继位,这才明面上消除了分裂的危机。
其实,当时的情况下,有决定权的八位旗主,抛开皇帝亲自率领的一旗。
绝大部分都是支持豪格的,如果真要让旗主来决定,大概率多尔衮是要出局的。
所以,聪明的多尔衮眼见“大事不就”,便退而其次,力主让年仅6岁的福临登基,用他取代了勇猛过人的豪格。
这么一来,豪格当不上皇帝,日后有机会收拾他。
至于福临,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在多尔衮眼中,无非是“手拿把攥”,压根就不放在眼里。

后面的事情,我们也知道了,没有几年,豪格便被以“谋反”的罪名下到大狱。
不久后,竟然“不明不白”地死在了狱中。虽说多尔衮一再对外说:“不会杀豪格”,但豪格的死恐怕跟他脱不了干系。
有了新皇帝的晚清,立即将全部精力放到了关内,并趁着农民军攻入北京的大好机会,迅速挥师入关。
最终,打败了李自成,入主关内,成为了历史上又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
对于这个结果,所有八旗子弟大概都很高兴,但有一个肯定不高兴,那就是顺治皇帝福临。因为虽然入主了中原,成为了全天下的皇帝,但他这个皇帝,实在是惹人取笑。
因为压根就没有任何实权。

成年后的顺治曾经说过:“朕早年就是一摆设,所有的军国大事,朕都没有参与,也没有人来告诉朕。”
可见,顺治这位天子内心有多么不甘,也就不难理解,日后对多尔衮“死后掘坟”的行为。
“少年天子、天纵英才”
但顺治毕竟是一位运气好的皇帝,因为还未来得及成年,压在他头上的那个人就早早死在外出狩猎的途中。
于是,刚满14岁的顺治就提前亲政了。
对于皇帝来说,亲政固然是大事。
但还有另外一件事同样“不容小觑”,那就是尽快“延续香火”,普通老百姓都重视的一件事,皇帝之家,有皇位要传承,当然更要重视。

于是,我们这位皇帝当年就完成了“大婚”,迎娶了自己的第一位皇后。
此后,由于顺治的任性,前前后后,他整整换了四位皇后,可谓完全不怕臣民们的“流言蜚语”,更谈不上什么政治影响。
他是皇帝,他想怎么着,其它人也无可奈何。
除开换皇后之勤外,顺治皇帝也没有闲着,陆陆续续纳了多位嫔妃,其中就有他最宠爱的妃子“董鄂氏”,最开始封为“贤妃”,仅一个月后,便加封为“皇贵妃”。

可见,这位少年天子不仅是性情中人,而且对于规矩颇有些任性妄为之意,也就不难理解后来他为何会干出“出家”的行为了。
但尽管宠爱这位董鄂氏,身为皇帝,也要“雨露均沾”不是。
于是,顺治又接连有了很多后宫女子,前后有名有姓的就有39位之多,其它默默无闻的,就更加数不清了。
十来岁的年纪,自然是用不完的精力,加上有这么多的老婆,顺治也很给力。

在位10年,就生下了14位皇子,加上收养的3位,总计膝下有17个孩子之多。
20出头的岁数,便有17个孩子,这放到今天是无论如何不可想象的。
但不要忘了,对于一位少年天子来说,拥有天下,手握实权,意气风发,妃子众多,生下这么多孩子也不足为奇。
当然,除了生孩子之外,顺治皇帝在政治上也是不遗余力。

不仅扫清了旗人入主中原后的胡作非为,还采取“剿抚并重”的策略,极大地稳固了清王朝的政权。
可以说,如果顺治能够再活的久一些,哪怕能够活到多数皇帝的平均岁数,他的成就一定会更大,绝不仅仅给后人留下了“出家当和尚”及康熙他爹这么一个印象。
只能说,对于历史上的雄才大略帝王来说,能够实现雄心壮志的基本条件,便是能活。
这一点上,后来的康熙、乾隆明显要感同身受许多。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