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义乌!



这个地方很小
但中国的很多城市
也许都没有它有名
这个地方你可能从来都没去过
但你一定对它很熟悉
在你生活中角角落落的物件上
也一定有它的印记

玩具、箱包、服饰
钟表、五金、家居用品
……
提到这里
每个人脑海里浮现的
都是一大堆一大堆的小商品
无奇不有、无所不在
还有人来人往、找钱数钱的繁忙景象
几乎就是一个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这里,是一个“建在市场上的城市”

从拨浪鼓摇动的“咚咚咚”
到摊位前此起彼伏的叫卖声
从电脑键盘敲击的“嗒嗒”声
到列车开动时的汽笛声
在声音的更迭中
这里孕育出了一个奇迹
叫“鸡毛飞上天”
这,就是义乌!
义乌很“小”
  小地方  
义乌
地处金衢盆地东部的浙中腹地
南北长不到60公里
东西宽不到45公里
面积仅约1105平方公里
是中国三百多个县级市之一

不仅地域面积小
行政级别也不高
是个实实在在的小地方

不仅如此
位于内陆的它不沿边不靠海
既没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也没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储备
为了能在这块土地上生存
义乌人的祖辈创造了“鸡毛换糖”的生意
那么什么是“鸡毛换糖”?
且听我细细道来
  小生意  
义乌经商历史悠久
可追溯到宋代
以晚清尤甚

义乌货郎“鸡毛换糖”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据《义乌县志》记载
早在清乾隆时期
每年农闲季节
此地就有农民肩挑糖担
手摇拨浪鼓
去外地走街串巷
上门用本地红糖换取鸡鸭鹅毛等
以取微利

浙江义乌佛堂古镇省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内,“红糖之乡”义红红糖厂首批古法制作的新鲜红糖出炉。
这种民间的行商习俗
历经多年逐渐演变为“敲糖帮”
廉价的红糖
被许多人家当成废品的鸡鸭鹅毛
义乌人从这两种小东西中发现商机
从一分一厘挣起
也就是这个看起来很小的生意
开启了义乌人经商新起点
  小市场  
 由“鸡毛换糖”起步
上个世纪70年代
不少义乌农民开始沿街摆摊
在廿三里镇
一个小商品市场悄然兴起

说是小商品市场
其实就是人们自发组织的一个集市
在一块空地上
人们提着篮子、背着布包
在这里交易需要用的东西
很多义乌人
从这里淘到了第一桶金
但在那个时候
做生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1982年9月开业的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上世纪八十年代
在义乌有一个很有名的地方
叫稠城镇湖清门小百货市场
水泥板搭起的两排简易摊位
为小商贩们提供了一个做买卖的平台
成百上千的人在这里
找到了谋生的出路

上图为第二代义乌小商品市场大门(图片由义乌市委宣传部提供);下图为义乌小商品市场旧址公园(新华社记者 许舜达 摄)
一时间
周边的群众像潮水般涌向义乌
一个小小的百货市场里
人头攒动
一个传奇市场就此启幕
  小商品  

现如今
义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
小商品集散中心
汇聚了180多万种商品

商贩们也从路边搬进了国际商贸城
这里足足有约7.5万个摊位
也就是说
如果你在每个摊位前停留五分钟
那么一年时间都逛不完

义乌
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
为何发展得如此迅猛
义乌人在经商方面到底有什么秘诀呢?
一切答案要从义乌的“义”字说起
义乌也很“大”
  讲大义  
义乌人重视操行节义由来已久
在利益的取舍上
他们主张怀义而去利
这座拥有2200年建县历史的城市
其县名就与“义”相关

清嘉庆《义乌县志》中记载
乌故多纯悫之士
其笃爱敬,守礼法,重然诺,慎取予
这种忠厚、诚信、懂规矩
不欺诈、守法度的品质
便是义乌人做人、经商的准则

时代在变、形势在变、人也在变
但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义乌商人自古以来
秉承的诚信精髓从未改变

2018年7月5日,浙江义乌。在检验车间内,工人对即将完成的足球进行补胶检查。
他们没有豪言壮语
只是用过硬的质量、真诚的服务
尤其是诚实守信的人格魅力
赢得市场,赢得人生
诚信是义乌送给世界最好的一张名片
 特大气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
在那个摆地摊货的年代
进货地点这种也算得上是商业秘密
但是他们却不爱藏着掖着
谁发现了好地方
就带着村里人一起去

2018年2月27日,日本客商在义乌国际商贸城挑选元宵灯笼。
“客人是条龙,不来就要穷”
义乌人从来都不欺生不排外
讲究的是我赚钱你发财
友善相处、互利共赢
因而能客引四海,货揽八方
义乌作为中国外向度极高的一个城市
已经吸引了无数来自异国他乡的淘金者
让他们在这里实现了涌动的财富梦想

2018年6月13日,俄罗斯客商在义乌国际商贸城采购球迷用品。
这座处处是商机的城市
让在这里经商的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商人
都再一次登上了时代舞台
成就义乌的新商帮
  很大胆  
共同发展的传统思想
让义乌人自古以来
就有广迎八方来宾的博大胸怀

2018年2月17日,外国友人在义乌江滨公园踏春赏梅。
作为首批能办理外国人签证
和居留许可证的县级市
他们敢为人先
热情接纳各国友人扎根义乌
包容的市场环境
舒适的生活环境
让义乌成了这些外国人的第二故乡

2018年2月12日,外国友人与当地居民一起贴春联、挂灯笼,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据不完全统计
义乌目前有来自一百多个国家的
一万三千多人在此常驻
他们在这里工作生活、互相交流影响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义乌商圈
这群人也被称为“新义乌人”
......

10月27日,义乌铁路西站的一辆吊车在为中欧班列(义乌)进行集装箱吊装作业。新华社记者 谭进摄
这里兴商建市
开全国风气之先
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县级市海关
催生了义乌“一站式供应链服务”
“中国网店第一村”青岩刘村
开启了年轻人的电商创业路
全球最长的中欧班列
从这里出发贯穿欧洲经济圈

小商品勾连出大时代
改革开放40年
义乌商品走向世界
世界商人走进义乌
这片土地上的传奇故事未完待续
来源:新华网(部分资料参考央视《传奇义乌》系列片、经济日报《义乌传奇——义乌小商品市场改革发展纪事》)
策划:刘洪 李亚彪
监制:裘立华 张雪花 陈璟春
作者:张玲琳 黄筱 许舜达
编辑:毛嘉炜 徐乐静
校对:谷朋

这里的传奇,未完待续!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