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适能训练已经成为现代训练和健身界的热点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概念。
虽然体适能训练被广泛应用于运动员,但是同样适用于像儿童、青少年、青年人、中年人等大众人群。
然而,很多人对“体适能”这个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并不清楚大众人群和运动员在体适能训练上的区别。
所以本文将探讨运动员和大众人群需要体适能训练的原因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别。
01
体适能和体能的区别
很多人将体适能和体能等同起来,但实际上它们是不同的,虽然两者有相似之处,但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每个人的需求,将体适能分为“健康体适能”和“竞技体适能”。
竞技体适能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体能,它主要是指运动员能够适应赛场赢得比赛所需要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力量、速度、反应、爆发力、协调、耐力、敏捷和平衡。
通过训练这些元素,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基础体能素质,竞技体适能训练是有针对性的,符合运动员的特点和需求。
例如,举重运动员需要的是力量素质,而中长跑运动员需要的是耐力素质。柔韧性对于体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日常训练中,拉伸也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大众人群并不需要比赛,也不需要极强的力量和速度,更不关心运动表现的高低。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健康体魄、抵抗疾病的能力以及适应高强度生活压力的能力。
因此,大众人群更需要发展自己的“健康体适能”,以便更好地生活。
在现代社会中,快节奏的生活和长时间的工作已经成为常态。因此,积极参与运动,发展健康体适能,已经成为我们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
02
关于健康体适能
健康体适能包括五个方面:心肺耐力、肌力、肌耐力、柔韧性和体脂率。
心肺耐力是健康体适能的最重要的一种,可以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肌力可以满足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而肌耐力则是指肌肉具有长时间克服阻力的能力;柔韧性可以避免许多肌肉和关节问题,而适当的体脂率可以保持体形并降低患疾病的风险。
① 心肺耐力
心肺耐力是五个基本素质中最重要的一种,心肺耐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众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经常进行心肺耐力练习比如慢跑、游泳、跳绳、快走可以直接提高心肺能力,对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② 肌力
肌力则是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如肌力不足,则会出现动作效率差、动作无法保持经济性、容易造成其他肌肉的代偿、易出现损伤等问题。
③ 肌耐力
肌耐力是指肌肉具有长时间克服阻力的能力。日常生活中,比如徒步、干家务、上楼梯、园艺、长途开车等等都需要良好的肌耐力去维持。
④ 柔韧性
上了年纪手臂抬不起、无法弯腰、蹲起吃力等问题都说明了缺乏柔韧性,其造成的疼痛及诸多生活不便,非常影响生活质量,而拥有良好的柔韧性则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同时还可以使关节或肌肉受到较好的保护,避免因用力造成的肌肉拉伤。
⑤ 体脂率
体脂过高不仅影响体形,身患疾病的风险也会大大提高,如心脏病、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中风、高血脂胆固醇等。男性的体脂率在15%~18%、女性体脂率在20%~25%为正常范围。
所以,不管是运动员还是大众人群都需要训练,只不过训练的方向不太一样,大众人群主要关注健康体适能,就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了。
在Dan Baker的课程中,对心肺耐力、肌力、肌耐力、柔韧性等几方面,都进行了细致讲解。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