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面子重要,还是群众生命健康重要?
做错事了,第一个就应该道歉,不是吗?
不要老扯什么道歉有用还有法律干什么:
这次我们不是讲段子。我们要看态度的。
终于,原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上海市医学病毒学会副主任委员缪晓辉发文道歉。
缪晓辉对两件事:1、口罩;2、备药,因错误判断误导大家表示道歉。
可见医学专家也是人,是人就可能犯错误。没啥稀奇的——
他曾经发文坚称绝大多数感染奥密克戎的人连发热症状都没有,提醒大家不要备药,因为用不上。
缪晓辉专家知道自己判断错了,勇敢站出来道歉,这个态度在一众专家堆里是非常难得的。
至少他承认自己犯了错,拿出了自己的态度,这远比直到现在仍然嘴硬并不断为自己辩护的其他“专家”强。
道歉可以挽回面子,但通过不断“改口”拼命辩护是挽不回面子的。
所以,我们希望,接下来比繆医生更顶级的专家,能出来走两步。
不要那么爱惜羽毛。群众的生命,还不比你的面子重要么?
比如饶毅,司马南一直批评的张文宏医生,确实有必要站出来说两句吧。
真理越辩越明。
哪怕是4月份的数据误导了你,你出来说明一下情况,也没啥大不了的啊。
其实,人民群众都是很明事理的。没有人因为你道歉,就把你痛打落水狗。相反,有网友还主动给他找台阶下:
1、严重怀疑是核酸造假出现的假阳性,都显示的无症状,造成了专家对新冠病毒的误判!
2、长征医院是部队医院,知道错了,能够表示谦意也是勇气和担当,是一个好医生。
3、我觉得这个医生的精神可嘉,他的本意是好的,在疫情的未知情况下错判了,勇敢的站出来承认错误,我敬佩他。
——多好的人民啊!
所以,道个歉很难么?
贰、
道歉比强词夺理不承认问题强,个人不屯药可以,相关部门不能不准备充足的疫情用药保障大家有药可用。
在放开这个问题上,无疑智库的责任比一般的医学专家大得多。
国家级智库或者说智囊机构,其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对全社会重大事态的发展趋势、事态走向、可能发生的变化做出预判,进而提出预案,供决策机构选择。而每一类重大事项,都会有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发展方向。那么就要相应做出不同的预判。
这就要求智囊团有担当、有勇气去承担风险,实事求是。而不是一味揣摩上意,只说顺耳的话。
好比这一次,过于突然甚至仓促的转变,说明智库机构的前瞻性严重不足且准备和考虑不周。
记得2018年中美贸易战,智库的失职问题就开始突显了。
有人指出:
在此之前,政府想在学界找一些有关美国开展贸易战情况的基础性研究,把国内智库的家底翻了个底朝天,都找不到一个稍微对路点的研究成果。美国人琢磨怎么向中国开展贸易战,人家是智库,政府,NGO齐上阵。中国这面除了负责对美贸易的少数政府官员孤军奋战外,连提供武器弹药的后援都没有,这是中国智库的失职,是中国学界的耻辱。
……
我们没有想到,三年之后,智库对防疫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仍然严重低估。
退一步说,即使在坚持动态清零严防严控方针的阶段,有关部门也应该有一旦防控无效需要如何处置的预案。
所谓预案,就是多手准备。
古代文人遇事都会给出上,中,下三策。
还记得三国刘备打西川,庞统军师给出的三条建议么?
结果这次一点预案都没有:是因为我们没有参考、借鉴的案例么?
不是的:三年来,对于病毒变异、新变种逃逸力增强等,世界各国已经有详尽的研究,相当于提前做出了预警。
更何况,周边国家、港澳台地区等先一年至少先半年放开防控,更提供了可以直接参考的示例。
第一个,这次很显然,智库失职了!应该有序放开!
南北各找了个几城市做试点然后有了一手数据在逐步有序放开!
前一段是有人在趁机捣乱,但不至于每个城市都失控了吧?
相信选择性地找几个城市放开,观察一下情况,不难想到的。
第二个,智库不应该犯如此低级失误,所以比智库失误更可怕的情况是:
智库如被资本利用,那将是灾难性的。
智库的人一旦与利益挂上了钩,就变得不纯粹了,就很难做到公正客观了!
就像凤凰网这次扒出来的猛料——
第一个倡导做核酸检测的是我们的饶毅校长。要说是条重要思路。
可问题是,他和妻子名下有15间公司,无一不涉足核酸检测业务!
然后,大家都看到了,很快全国铺天盖地的核酸造假现象——
这样的专家这样的建议,是不是让人太后怕了?
……
难怪有网友指出:就怕有些智库拿两份💰的。
当然,反过来这样看,智库也是有苦难言:
上海4%有症状。这就是专业人士的论文数据。都靠这种数据来源,智库也没办法。
最后一个,我们最怕:智库不是为决策提高客观建议的机构,它是为决策找到理论依据、并证明其非常正确的机构!
如此智库则基本失去面对重大危机的意义了。
……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尽管当下困难重重,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人人欲战,没有过不了的坎,没有不可战胜的困难。
2023,我们会更好。中国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