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上方蓝字|关注环球办公
前沿办公资讯,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温度的观点干货,100000+人订阅的微信大号。
第一波疫情的大冲击还没来到,来自囤囤大军的“冲击”,显然来得更加猛烈一些。
尽管行程卡下线、打工人各种段子刷屏,为丝丝不安注入了欢乐,但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01
没感染新冠
却把自己"吃"进了ICU
据“医学界”微信公众号,各地本就不堪重负的医院,最近接诊了很多急性的肝损伤患者。
这些人并没有感染新冠,而是担心感染新冠,或者仅仅是轻微症状,就吃了很多药,导致了急性肝损伤,进了ICU(重症监护室)。
“一早上收了18个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导致的急性肝损伤(患者)”。一位医生说。
随着囤药的居民越来越多,来医院就诊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数量陡然增加,“还没有感染新冠,先把自己‘吃’进医院了。”
微博大V@“庄无邪”也现身说法,2016年,他几小时内叠加吃了三种感冒药,造成肝损伤不可逆,并于2021年做了肝移植手术。
一位参与囤药的居民说他排了近两小时队,一口气买了十几种药品,包含感冒药、发烧药和抗生素等,他很高兴,认为自己和家人能安心过年了。但当被问到各种药品的使用时机和禁忌时,他却回答不出,觉得“吃了总比没吃强”。
吃药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
医师表示,很多感冒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小剂量使用的话问题不大,但超剂量服用就可能会引发肝损伤,严重的还会导致急性肝衰竭。
面对疫情可能带来的冲击,“备”是必要的,但“囤”实不可取,服用药物应考虑个人的症状及体质的不同,而不是盲目服药把自己当试验品。
02
连花清瘟、N95暴涨
黄桃罐头也遭疯抢
实际上这波囤药潮从上个月就开始了。
自从疫情政策调整后,现在已经蔓延到各个城市,防疫相关物资变得紧缺:
连花清瘟一盒难求,有门店一天卖了40万盒,药价一度暴涨240%;
此前无人问津的抗原自测盒,日均销量一下子增长了400多倍;
消停许久的N95口罩,最近的搜索量,直接暴涨715%;
各类药,囤口罩,囤抗原……一夜之间,健康物资似乎成了疫情跟风必要任务。
有人哄抢,就有人瞅准机会。
于是,N95口罩,抗原试剂,连花清瘟水涨船高,短短几天价格翻了几番。
报道称,有N95口罩经销商在1个小时内,售出12万个N95口罩。伴随着需求量上涨的,还有N95口罩的价格。半个多月前,该经销商出货价还是3毛多一个,现在的价格已经接近8毛钱一个。
在全民囤药的当下,还有一种特殊的储备品却出人意料地也卖断了货,那就是每个东北小孩都爱吃的——黄桃罐头。
12月9日,某罐头品牌在某社交平台发文辟谣称黄桃罐头本身没有任何药效作用,并劝网友们理性囤货,不要盲目跟从。该厂家还表示目前货源充足,不必惊恐,也不必疯抢。
专家也表示,咳嗽时吃会加重咳嗽的症状。爱吃的话适当吃能愉悦心情,对身体有好处,但不建议盲目囤罐头。
不过网友指出,生病时食用黄桃罐头,已经成为东北的“特色文化”,情怀更重要。
网友戏称,黄桃罐头没有药效,但是有魔力;买不买药不重要,黄桃罐头不能少。
囤药、囤口罩等,这些物资与防疫多少有关,但黄桃罐头与防疫和治病“八竿子打不着”,如今也被盲目囤积,疫情焦虑之盛可见一斑!
其实从自爆分享来看,疫情已变得不那么可怕,没必要如此焦虑了。
前几天除了素人,很多大佬和大 V,也都自曝 " 阳了 "。
71 岁的万科创始人王石,自曝感染了,并分享居家隔离的全过程。
京东老板刘强东,非常接地气儿地分享了全家人抗 " 阳 " 的经历:
多喝水,白开水每天 3-5 升,加点泡腾片,保持好心情,趁机多休息。
这两天,我们的国宝级院士钟南山,也频繁接受媒体采访,就大家关心的很多问题,理性乐观又不失严谨地进行一一回答。
其中提到,感染奥密克戎后,99% 都不是重症,很多人在7-10 天,乃至更短时间内,就能好转。
李兰娟,钟南山院士都表示,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人,基本没有后遗症,所以无需紧张慌乱,这类群体,甚至也没有吃药的必要。
可见,每个人都少一些跟风,多一些理智,“过度预防”的次生灾害就少一些。
03
指南:
个人和企业怎么做?
疫情风向急转弯,可以理解许多人的焦虑与恐慌。
那么作为上班一族和企业管理者,应该怎么做呢?
1、对于个人来说,备药可以,大量囤药大可不必。
药物都是有保质期的,浪费不说,也可能导致有人无效囤积,有人急需但无药可买。
还给了趁机哄抬物价的有心之人,创造了机会。
抗原不是每天都需要自测。
适量购买几个,就可保证感染期间的日常监测。
更重要的是,药真的不能乱吃!!!
如果第一次冲击真的到来,可能需要知道一下病程康复过程(下图仅供参考),做到心中有数。
国家刚刚开始调整防疫模式,一下子出现民众集中购药,缺货是正常的。
但,我们要相信国家的产能,生产口罩不是问题,药也很快会跟上,办公一族不必要恐慌。
2、 管理者应该怎么做?
说完个体,我们来说说公司的相关管理者。作为公司的管理者,需要做什么?
你除了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最重要的是关心员工的情况,他们可能会更恐慌、更消极、更不知所措。
刘润在他的文章中提到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建议。
第一点,你可以帮助员工做好预防,减低感染风险。
比如:“办公室消毒液,消毒纸巾,口罩等物资备齐。另外,有医生建议,可以在办公室备一些维生素C,提高免疫力。办公室要通风,通风,再通风。还可以备一些常用的‘四类’药品: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以备部分员工不时之需。”
这是你可以在公司环境上改变的,你还可以影响员工,怎么做呢?
“免疫力,是每个人最重要的‘抗疫物资’。所以,帮助你的员工提高免疫力。
怎么提高?尽量不要加班!如果加班,第二天上午允许晚到办公室,甚至下午再来。充足的休息,是提高免疫力,最重要的方法。”
第二点,员工的身体情况,公司要及时确认,给予充足的关注和关心。
“尽快检查大家的身体状态,疫苗状态,基础病状态,然后动态了解大家的感染状态。
有条件的公司,可以公司购置一些抗原,然后每几天晚上搜集一次抗原结果。‘抗原阳’的,可以暂缓来上班,避免导致公司内部不必要的大面积感染。
第三点,如果员工感染,需要居家恢复,他的工作自然不能做了,但我们不能因此耽误合作伙伴的进度,也要提前做好准备。
刘润说:“一些关键的项目,要做好人手的冗余。一些关键的订单,要多配备一些同事,确保即便有请假,也能按时交付。
在这段时间,给每件重要的事情,都找到备份的人,提前通气。确保彼此知道对方负责的事情的进展。
如果确实人手不够,无法为项目准备冗余人力资源,那么要做好取舍的计划。什么项目是可以舍的,什么项目是不能丢的。”
第四点,用好远程办公软件。
出现了问题,大家无法聚到一起工作,远程办公软件是最好的协作工具。如企业微信、阿里钉钉、飞书等。
从帮员工预防,到检查、帮助,再到工作和业务上的准备,希望能助你平稳度过这第一波冲击。
希望每个人、每家公司都能安稳度过这冲击,期待2023年超出市场预期的经济增长,期待新的繁荣景象。
-END-
商业观察/职场干货
经营管理/思维提升
添加鸟哥小助理
▽
鸟哥好文,延伸阅读
●核酸检测公司破产第一家
●对话张兰:我打心里佩服汪小菲
●拼经济!这四个大省,速度太快了
●风向大变!全国多地不再“查码看酸”
↑用华为终端,办公更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