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火爆!一药难求的辉瑞特效药,什么来头?


击上方蓝字|关注环球办公
前沿办公资讯,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温度的观点干货,100000+人订阅的微信大号。
今年2月11日,当国家药监局应急附条件批准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进口注册时,很多人不会想到,Paxlovid会在年底变得“一药难求”。

01
被黄牛炒到天价
12月26日深夜,国家卫健委官方发布通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
虽然新冠肺炎在名义上被终结,但新冠感染的挑战还在继续。
国内大多数地方正在面临疫情冲击的高峰,因新冠而去世的,横跨各领域、各年龄段,特别是老年人。
因此,辉瑞的新冠“特效药”成了最近的热门。
作为世卫组织推荐的用于救治有住院风险的轻中度患者的新冠口服药物,Paxlovid需求激增。
12月27日,辉瑞表示,公司没停止供应新冠口服药,也没出现断货情况,医院可能会再分批进货。

北京前两天也宣布,计划在各个社区统一配置辉瑞特效药。
且此药已经进入医保报销清单中,医保采购价为2300元/盒,此价格即为医院售价,而经社区医保报销90%后,个人仅需支付230元即可购买。
但目前该特效药供给依旧紧俏,能购买到的渠道并不多。
甚至还有黄牛党大加价:“今晚可以闪送现货,15000元一盒不包邮费”。

对于新冠特效药的火爆,有网友将信将疑表示,那么有用,怎么美国还有那么多人因新冠去世?
辉瑞似乎也不敢说这就是特效药……
“新冠特效药”是怎么来的?下面,我们先看看它所在的公司辉瑞是什么来头,有什么实力。
02
辉瑞170年发展史
辉瑞(Pfizer),全球处方药销售规模最大的药企,有着170年的历史。
他不但是伟哥的发明者,还是量产青霉素的功臣,奠定了可口可乐发展的基础。
1849年,只有二十几岁的Charles Pfizer和Charles Erhart这两名德裔美国移民,创立了辉瑞。
Charles Pfizer和Charles Erhart互为表兄弟,他们从Charles Pfizer的父亲那里借来了2500美元。辉瑞最开始坐落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幢双层红砖房中。

Charles Erhart(左)和Charles Pfizer,以及那座红砖房,来源:辉瑞
刚起步的辉瑞主要销售高质量的化学品。
当时的美国人饱受肠道寄生虫之苦,而驱虫药山道年虽然药效好,味道却很苦。
身为糖果商的Charles Erhart成功地改制了山道年,把它和杏仁太妃糖混合调制。新的山道年一炮走红,辉瑞的发展轨迹就此确定。

首战告捷,他们踏上了化学品制作的征途。
没过多久,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战争对药品的需求不亚于军火,辉瑞抓住了机会,向北军提供酒石酸、碘、吗啡和氯仿等产品(其中的一些药物还被用于摄影,记录南北战争场景)。
1868年,辉瑞的营收比战前翻了一倍,生产线也大幅扩张。
1891年,Charles Erhart逝世;
1906年,Charles Pfizer也离开人世。当时辉瑞的员工数约为200名。
辉瑞在19世纪虽然保持着稳步扩张,却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拐点由发酵技术贡献,它不但让辉瑞顺利量产对饮料行业至关重要的柠檬酸,还为辉瑞的抗生素生产打下了基石。

辉瑞在布鲁克林工厂中发酵生产柠檬酸,来源:辉瑞
1880年,辉瑞已经是美国领先的柠檬酸制造者,当时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以及胡椒博士等新型饮料广受欢迎,柠檬酸需求激增。
但是当时辉瑞需要从意大利进口生产柠檬酸的原材料——酸橙。但是一战爆发让原料供应受到了重要限制。
改变来自食品化学家James Currie。在他的研发下,柠檬酸很快成为辉瑞的主打产品,驱动了接下来十年间的增长。
1929年,辉瑞几乎垄断了市面上所有的柠檬酸生产,规模高达1000万磅。
1936年,辉瑞推出了通过发酵技术生产的维生素C,并在1938将其扩展到维生素B2,战后又生产出了B12。这些都是当时的新兴化学品,辉瑞也因此成为了领先的维生素产品供应商。
辉瑞在发酵技术上的丰富经验,还让这家公司获得了青霉素生产的优势。
1944年,青霉素大规模量产顺利实现,当时一天的产量往往能超过1943年全年的产量。
辉瑞成为发酵生产青霉素的领头羊,到1945年,辉瑞的青霉素产量已经超过了全世界产量一半。
二战期间,辉瑞向盟军提供了大量青霉素,诺曼底战役期间,盟军携带的青霉素有90%来自辉瑞。
青霉素虽然让辉瑞名扬四海,尝到了制药的甜头,但由于没有专利,所以众多厂商涌进来后,利润越来越低。
1951年,辉瑞成功研发了自有专利的广谱抗生素——土霉素,它对包括肺炎在内的50多种疾病都有效,为辉瑞开启了全新的时代。
大象难以翩翩起舞,辉瑞亦不例外。
90年代以来,虽然投资数十亿美元搞研发,但除了抗高血压药物络活喜、抗抑郁剂郁乐复外,并没有超级重磅药出现。1994年,辉瑞在全美制药排名第六,落后于德国的赫切斯特、拜耳、英国的葛兰素和瑞士的罗氏。
但它依然没有停止研发。1998年,万艾可(伟哥)上市,这个蓝色小药丸获得空前成功。据统计,在全世界,每秒钟就有4粒伟哥被患者服用。伟哥的成功,为它积累了巨大财富,成为此后其征战沙场的底气。
90年代后期,辉瑞盯上了降脂药立普妥,它坚信自己能让它更好。公司豪掷18.38亿美元,终止了其研发公司华纳·兰伯特和美国家用产品公司的合并。2000年,它斥资900亿美元,将华纳·兰伯特收入麾下。
虽然价格高昂,但立普妥竟然成为辉瑞走到制药业世界之巅的催化剂。
2009年,辉瑞斥资680亿美元并购惠氏,成为全球第一的药企。
彼时辉瑞和惠氏的销售额分别是483亿美元和230亿美元。
并购后,辉瑞从化学药巨头转型为生物制药领域巨头,终于补上了落后了近20年的功课,也为此后辉瑞在新冠疫苗上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03
当前供给紧张
看到这里,我们会发现辉瑞公司实力不俗,在生物制药领域数一数二。至于目前大众关注度最高的新冠药,又如何呢?
美国辉瑞公司研制的新冠特效药Paxlovid,由奈玛特韦和利托那韦两款药组成。其对抗病毒的原理,是通过抑制病毒的蛋白酶活性,来阻断病毒在人体内的复制。
2021年12月22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紧急授权批准Paxlovid上市,随后,英国、德国、加拿大等60多个国家批准紧急使用。根据辉瑞的研究,Paxlovid的相对效果达到88%。
鸟哥梳理发现,今年2月,Paxlovid的进口注册申请,就已经获得我国药监局的紧急批准。
但当时国内市场对特效药的需求还不大,反倒是正在经历大规模感染的香港,2月22日就已经特批引进Paxlovid,随即马上投入了临床使用。
对香港5万多感染患者的数据进行研究后,香港医生卫家聪在柳叶刀上发表论文表示,Paxlovid可使重症死亡率减少80%左右,住院率下降近60%。这与辉瑞药物公司自己所做的研究结果相近。
辉瑞CEO曾预计,到2022年底将生产12000万疗程Paxlovid,销售总额634.8亿美元。太平洋证券在其报告中指出,如果预期能够兑现,Paxlovid将成为史上销售额最高的药物。
辉瑞在中国内地的需求是如何上来的?
一直到今年12月,防疫政策不断调整,国内新冠感染人数迅速攀升,很多存在重症化风险的老人对该药的需求也快速增长。
中国会需要多少Paxlovid?
中国药科大学的匿名专家做出估计:“中国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总患病率已经达到50.5%,中国成人高血压患者接近2.5亿。中国老年人群在一线城市老龄化比例非常高,上海60岁以上老年人占到全体人口的30%以上,这些因素叠加起来的话,需要用到这个药的人应该至少占总人口的5%~10%。”
但明显可以看到的是,与海量需求产生强烈反差的是,目前国内市场Paxlovid供给十分缺乏。

可见,作为全球最大的药企,辉瑞的荣耀无人能及,Paxlovid也确实在临床上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但Paxlovid真的是“特效药”吗?这还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只是不管怎么说,从当前的市场看,新冠特效药的需求是切实存在的。
当务之急便是努力保证药物在医院的充分供应,让那些重症或者潜在重症患者能够及时对症用药。
-END-
商业观察/职场干货
经营管理/思维提升
添加鸟哥小助理



鸟哥好文,延伸阅读
●布洛芬巨头发话:确保月底前产能翻番
●未来三年,请置顶你的免疫力!
●拼经济!这四个大省,速度太快了
●腾讯一年关闭超40个项目,马化腾内部会放狠话

↑适合过年的高性价比酱酒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