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所有调休!厦门一公司火了,网友酸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环球办公
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温度的观点资讯,深度聚焦办公生活。
18日晚间,“公司取消了所有的调休”冲上热搜第一。

01
“公司取消了所有的调休”
今年“五一”劳动节放假安排为:2023年4月29日(星期六)至5月3日(星期三)放假调休,共5天。4月23日(星期日)、5月6日(星期六)上班。
一时之间,关于调休的热搜开始“屠榜”。
就在全网热议“取消调休”的时候,有网友发文称:公司取消了所有的调休。

据了解,该公司在福建厦门,当日发布通知,今年起法定长假取消调休补班,补班改为休假,不鼓励加班。

该公司人事回应称,确有此事,不止是五一,端午、国庆、春节等所有法定长假都取消调休补班,“老板的意思就是说,以后都这样了。”该公司还表示,不鼓励加班,如非加不可需提交主管审批。
该人事表示,这是今天(当天)刚发的通知,“公司的员工看到了通知都很开心。”
网友表示,即使是作秀,也请给我来一波。
不少柠檬精开始上线:
“你的公司我的梦啊!快把你老板介绍给我老板认识认识!”
“太羡慕了!”
“我也想这样!”
“酸,我是柠檬精!”
“别人家的公司!”
“转发到公司群了!”
“想拥有没有调休的快乐!”
也有网友表示,自家公司也是这么执行的,非常开心。
“我们也不调休,开心死!”
02
“不调休你能不能接受”
但凡提起“调休”,必能听取中国打工人怨声一片。
就在前天,“能不能接受五一放一天不调休”的话题冲上热搜第一。
在媒体设置的#不调休,五一仅放一天你能不能接受#网络投票中,45.6万人(共有82万人投票,占比55.4%)选择“能,放过周末吧”;
11.3万人则选择“不能,不如不放”;接近20万人选择“多放几天不行吗”。

不想调休的意愿,并非现在才有,调休制度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一直持续至今。
实际上,根据2007年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劳动节原本就是只放假一天。除了春节、国庆节放假三天,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均放假一天,所有节日共计放假11天。
今年五一从4月29日至5月3日放假调休,有网友表示,乍一看连休五天,仔细一算,4月29日、30日原本就是周末,5月2日、3日是调休,要通过4月23日(星期日)、5月6日(星期六)上班来调换。
很多网友表示“实际只放一天”,“还不如就放一天给我算了”。
当然,也有调休的“赞成派”。
江苏盐城人程先生说,每年清明节他都会带着家人回老家扫墓,但是今年清明节只有一天卡在中间,没有调休,当天来回来不及,他就没有去成。
对于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程先生是赞成调休的,“虽然自己连续上班累一点,但能挪出来几天陪伴家人,带孩子去远一点的地方,我认为也是值得的。”
但越来越多反对的声音在出现,并且呼声越来越大。
当代年轻人对调休制度的困惑,自调休被发明以来就从未缺席,去年就有热搜#国庆休7上7是种啥体验#,很多网友发出天问:我们为什么要调休?能不能不调休?
因此,即便今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重合,有望连休8天,但打工族还是高兴不起来,因为假期过后就是连上7天班的“酷刑”,熟悉的配方,注定的煎熬。
“大家对于调休问题的讨论,反应了现行假期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大众的消费和生活需求,建议可以适当对放假办法进行优化,考虑增加假期时间。”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提到。
这一建议,立刻引来网友们广泛关注和热议,网友们一改往日怼天怼地的风格,纷纷向专家竖起大拇指点赞。
03
专家:“建议增加假期天数”
这个休就非调不可吗?
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琪延曾表示,政府部门对于假期的设置、调整都是有所权衡考虑的。
“一方面不能假期过多影响正常的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够给大家拼凑出更长的假期以便出游或走亲访友。
但这也有它的不合理之处,那就是有可能造成长假或小长假前后出现连续工作超过5天的情况,对劳动者来说就会比较辛苦,所以大家可能会对此有意见。”
王琪延说,对于未来法定假期特别是长假、小长假的休假政策,他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做一下民意调查,听听大家的意见,特别是听听一些学者、研究者的意见再决定如何安排。
他提出,法定节假日作为一种立法,应具有稳定性,应该稳定节假日时间,不应该频繁调整,一年一变。

苏剑教授也分析表示,这样的安排相当于帮助大家‘凑’了一个更长的假期,用于刺激消费和旅游,这在10年前非常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当时旅游业刚刚兴起,大家对于旅游的热情也让这一安排更加符合群众的心理。
但是10年来,我国的经济取得飞速发展,大大众的生活水平大大提升,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已经越来越强烈,大家对于旅游和休闲的能力和需求发生了较大改变,大家更愿意多一些休闲时间,并不想太累,所以现阶段通过调休换取更多游玩时间的方式,已经不太被大众接受。
苏剑教授提示,我们适当地增加一些节假日休假天数,这样调休的问题可能能得到一定的解决。
针对专家的这些建议,打工人点评“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建议”!

说白了,无论是工时增减还是调休的矛盾,最终都关系到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的博弈。
相信随着生产力的进步,最终还是要靠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华和技能,而不是靠日复一日的工作,正如大卫·格雷柏所言:
时间不该是拿来度量工作的准绳,因为工作就是度量本身。
-END-
往期推荐
广东“妈妈岗”火了!网友:建议推广到全国
薪资大降!这类公司面临大洗牌
TikTok 周受资:高级人才的 5 个基本素质
央视男面试官提问杨澜,她的回答,惊艳全场…
更多延伸阅读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环球办公
记得加星标哦~
商务合作丨办公咨询
干货学习丨加入群聊
@鸟哥助手


年轻人也爱的酱香酒,点击图片↑长按直购
期待你的
分享
在看
点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