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环球办公
最新办公资讯,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温度的观点故事,100000+人订阅的微信大号。
5月份的房地产“滞销”仍旧。
01
前两天,5月份的经济数据公布了(详见5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整体已走出至暗时刻,但仍面临不少问题!
可以看到,三驾马车中,唯独消费还在跌跌不休。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6.7%,而疫情冲击最直接的餐饮收入,下降21.1%。
不过随着疫情的稳定,6月份相信餐饮零售消费类很快会看到改善。
比较惨的,当然还是房地产。
1-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滑4.0%,降幅比1-4月扩大1.3个百分点。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5073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6%;商品房销售额48337亿元,下降31.5%。
从开发投资额到销售额,数据都不容乐视。具体到市场表现看:
个人购房意愿不强烈。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今年前5个月,全国个人按揭贷款同比下降27%。
房地产月度销售还在萎缩。今年5月份全国新建住宅销售额1.05万亿元,比全年同期少32%,比4月份好一点,但也基本接近腰斩。
可见,相比其他消费数据,房地产真是一路下行。
开发商拿地的信心没有恢复,购房者的热情没有增长。5月份的楼市,依然低迷!
02
具体到各城市,房价变化情况怎样?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全国商品房销售及70个大中城市的住宅指数变化情况。
2022年5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截图自国家统计局官网
数据分析显示,5月份,全国新建住宅平均销售价格9878元/平方米,较2021年1月和2月的11228元的顶峰相比,每平方米下降了1350元,降幅12%。
这意味着,全国新房降价12%!77个月以来,新房价格首次同比下跌。
数据还显示,在新房二手房市场、不同能级城市中均出现了差异化的发展走向。
5月,70城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增至25城,下跌城市则降至43个;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持平,下跌城市连增两月至53个。
具体概括为:一线城市涨幅略扩大,二线城市跌幅未扩大,三线城市跌幅有收窄。
上涨的城市中,成都、无锡、太原、南充、厦门环比涨幅都超过0.5%。
此外,还有徐州、赣州、桂林、广州、石家庄、深圳等城市,也在环比上涨。
下跌的城市中,跌幅超过1%的城市开始增多,吉林、长春、牡丹江、湛江、唐山、兰州、北海、岳阳、金华9个城市环比跌幅都超过1%。
2022年5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截图自国家统计局官网
有人会很奇怪了,普遍下降,为什么还会有在上涨的?这实际与城市的人口结构和市场行情息息相关。
就拿最近热搜榜上的唐山为例,唐山各区县的房价也不容乐观。
尽管影响房价的主要是资金、人口等因素,但当热搜事件发生,表明一个城市的营商环境足够糟糕,长远来说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比如北上广的房价,就依然坚挺。
北京同比上涨5.3%、海口上涨5.1%、成都上涨3.8%、上海3%,排在前列。一线城市中甚至只有深圳下跌了2.6%。
而相反垫底的黑龙江牡丹江,二手房价同比下跌达到了10.5%,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跌幅为两位数的城市。
总体,一二线确实有在复苏,三四线没有反弹,房价是实实在在的降了,数据却无情的打脸,至少目前来看,楼市还在低谷。
03
为什么毫无起色?是政策是不给力吗?
今年以来,政策一波又一波的松绑,甚至于整出了很多奇招。
比如杭州,夫妻双方缴存公积金贷款额度提高到120万元;
比如郑州,全面落实首套房贷款利率4.25%下限标准;
比如济南,新建商品房办不动产证实行线上申请办理;
比如温州,针对10年以上的首套住房按揭人员,前3年仅需按月支付贷款利息,第4年再开始分期还本付息;
比如南京,非南京户籍只需要提供6个月社保证明,就能获得买房资格。
从购房资格到贷款额度、到贷款利率,到证件办理,都力度空前。
这放在三年前,哪一项不是有着超级吸引力的?
是面不够广吗?也不是!目前不但一些二线城市,新一线城市,省会城市,甚至连北上广深这样的核心城市,都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松绑。
基本上就是,出一轮救市政策,效果不好,加大力度再来一轮;效果还不好,再来一轮……
但问题是,从年初到现在不断的松绑,大家买房的热情,突然没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大家手上都有房子了吗?
从长远本质原因来讲,中国城镇化红利正在消退。
我们知道任何市场都是讲究供需关系的。
过去15年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表面上看好像是投资者们推动的,但实际上是因为我们的市场需求强烈,中国城镇化的需求强烈。
而到了2021年,中国城镇化率64%,基本到达瓶颈。
同时,人口红利也开始逐渐消失,虽然在前几年二胎政策放开了,多个城市三胎也放开了,可最近几年我们的新生人口不升反降。
从全国主要城市人口增量上看,除了武汉、成都、杭州、西安、南昌、长沙等少数城市外,大多数城市的人口增量都降速了。
在鸟哥看来,本轮的楼市降温,就是一种冲刺之后的理性回落,还会是常态。
从短期影响因素看,疫情的冲击还没有结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
受这两年多以来的疫情反复影响,不管是打工人,还是生意人,目前的收入都不稳定,生存都面临问题,谁还有心思去买房?
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况且,买一套房子,就要把手上的所有积蓄都用上,还背负未来的二三十年还贷压力,显然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起码目前来看,楼市,真的救不动了。
但对于打工刚需来说,房价回归理性,终归是好事。
-END-
一个聚焦企业办公/职场干货的商业圈
关注我们 邀请进群
▼
鸟哥好文,延伸阅读
●2021年平均工资出炉,这才是大多数人的工资真相
●“躺平城市”成都,也快要卷疯了
●财政吃不消?取消免费核酸的城市,陆续出现了
●唐山,到底怎么了?
↑用华为终端,办公更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