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这些城市最适合年轻人去拼一把


击上方蓝字|关注环球办公
最新办公资讯,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温度的观点故事,100000+人订阅的微信大号。
日前,2022年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发布。
排名数据资料来源:泽平宏观,基于我国都市圈城市区域分化及产业人口分布等逻辑,泽平宏观团队从“需求+供给”两个层面建立基本面分析框架,研究中国300余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含港澳台)发展潜力,具体选取了21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分析,最终得出“2022年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
城市的发展决定着人才的流动,所有的这一切,对于年轻人来说,都会成为求学,就业,落户的参考指标。以下该排名仅供参考,分析和看法仅供大家交流参阅。
01

注:此排名未展示资源型城市;不含港澳台
2022年城市发展潜力排名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苏州、南京、武汉、重庆位居前10名。
从榜单结果看,北京占据榜首,上海、深圳、广州以较小分差紧随其后。第5-10名分别为杭州、成都、苏州、南京、武汉、重庆。
合肥、西安、长沙等省会城市,宁波、青岛等计划单列市,佛山、东莞、无锡等发达地级市进入前20名。
省会城市中,拉萨、呼和浩特、银川、哈尔滨、西宁未进入前50名,但均在前100名。除直辖市、省会、计划单列市外,其余20个发展潜力前50名的地级市中有17个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分地区看,发展潜力TOP50城中南方城市占据36城,力压北方;
分南北看,南方城市排名靠前的占比明显大于北方;
从一线城市看,北上深广位列排名前4;从二线城市看,TOP50中占据32城,占榜单64%;
分城市群看,发展潜力TOP50城中五大城市群内部城市共30个,占比60%。
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人才更是第一资源。
从人口现状指数排名看,广州因其高校人才规模较大、居榜首,深圳、成都、杭州、上海、武汉、西安、东莞、苏州、南京位列2-10名。
2021年人才净流入占比排名前十的为上海、杭州、深圳、北京、广州、苏州、南京、济南、佛山、无锡。

从城市群发展潜力排名结果看,长三角、珠三角房地产投资潜力指数遥遥领先,其次是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之后是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中原等城市群。
从都市圈发展潜力看,上海、深圳、北京、广州都市圈发展潜力居前,之后是苏锡常、杭州、南京、成都、合肥、长株潭都市圈,其中长三角的6个都市圈中仅宁波都市圈未进前10。深圳、上海、广州、成都都市圈近五年人口增长领跑全国,除上海都市圈外均主要由中心城市贡献。
以上排名亦是城市的综合指标,排名靠前代表着城市的活力,工业等都是比较牛逼的。
我们都知道城市的定律是二八原则,未来20%的城市一定是在这里产生的。
所以,可重点关注这些城市。
02
通过以上排名和区域分化数据,你会发现,虽然城市发展会有新的变化,但是目前这种状态下,流动的主体还是从三四线城市向一二线城市流动。
尽管有些人说所谓的逃离北上广,但事实上从净流入量来看,大家还是在往一二线城市流动。
确实,大城市机会很多,能做的事情很多,可以改变自己的东西更多。
比如同样是211或者一本,你在福州、兰州、北京、上海,获得的是天壤地别的眼界和见识。
道理很简单,好的市政配套、教育资源、企业、医疗资源、人才等等都在大城市,一线城市的规则更加包容开放,更加透明。
如果有机会、能驾驭得了的话,还是建议年轻人到一线城市去闯荡去体验,它将给你多样化的价值观,它告诉你人生不是只有一种活法。

当然,即便去不了北上广深,其他城市比如:
珠三角:东莞、佛山、珠海
长三角:杭州、南京、苏州、合肥、无锡、宁波,绍兴
西南(成渝):成都、重庆
中部(长江中游):武汉
中部(关中平原):西安
这些城市发展潜力也非常大,就业机会多,房价又相对比较低,从生活质量来看也并不比一线城市差,同样推荐年轻人考虑。
选对了城市,在耳濡目染中提高自己的见识、格局和能力,将受益终身。
03
初出茅庐,有的人已经有了笃定的方向,可能会选择北漂,可能会选择深漂,会到新疆、西藏等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还可能会选择返乡振兴乡村等等。
而对于还没有找到方向的人来说,该从哪些角度来看待城市呢?
一看“人”
“人”里面有两个重要的指标,一要看人口的净流入量;二是看人口的年龄结构。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经济越发达,越活跃的地方,人口净流入越大。
再说说人口年龄结构,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像深圳这样一个实际人口超2000万的城市,平均年龄也只有32.5岁。
平均年龄越年轻,就意味着未来的消费潜力越大,如结婚、生子、教育、住房、汽车等等,这些被释放消费潜力将带动城市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看“企”
“企”当然是指企业,那企业的核心指标是什么呢?
参考一个城市的上市企业数量。
截至2021年12月31日,A股市场一共拥有上市公司4685家,数量位居前十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苏州、广州、宁波、南京、无锡和成都,均超过100家。它们的上市公司总量,就占了全国的45%左右,撑起了“半壁江山”。
数量是一个重要的维度,质量是一个更高层次的维度。比如深圳,有互联网巨头腾讯控股,保险行业的中国平安,银行业的招商银行,房地产行业的万科……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彰显深圳上市军团实力不凡。
三看“集”
即一个城市的产业聚集群。
比如说杭州,非常著名的电商产业的聚集群,中国基本上做电商的全都聚集在杭州。如果做电商的,做直播带货的等等,杭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像一些有演艺才艺的年轻人,那么到了长沙,就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以上只是选择一个城市重要而理性的维度。
在现实中,很多年轻人在都会受到“感性”因素的影响,比如父母、亲戚、朋友、恋人等等。
总之,选择一座城市,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适合不适合。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这些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年轻人有机会,一定要去大干一场!
-END-
一个聚焦企业办公/职场干货的商业圈
关注我们 邀请进群


鸟哥好文,延伸阅读
●这个领域,有望成为中国经济第三资产池
●连任正非都喊“活下来”,普通人该怎么办?
●当代社交黑话:领导问这句话时,你慌不慌?
●中国最赚钱的时代才刚刚开始(深度)

↑用华为终端,办公更安全高效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