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这么多年阅读理解题,你会阅读吗?你又真的理解了吗?




在讲PEEL论证法前,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吗,高考英语各部分阅读材料究竟是哪里来的?难道每年都是命题组自己写的文章吗?
为什么我们需要思考这个问题?
画手作画有自己的“画风”,作家有自己的“文风”,歌手有自己的“曲风”。
那么高考进行了这么多年了,我也摸索到了一些出题的规律,姑且就称为高考的“题风”。
在录制今年的英语一轮课,筛选阅读材料的过程中 ,我发现高考英语所选取的议论文章读起来让我感觉非常的“套路”,每篇文章的结构好像都是一样的,也就是,国外的笔者普遍习惯用PEEL论证法进行写作。
等等,国外笔者的“文风”和高考又有什么关系?
那我们就先来看一看全国1、2、3卷阅读理解、完型填空和七选五的材料来源(以2019年为例)

显然,通过上图的总结可以看出,高考英语的阅读材料是来源于加拿大、美国、伦敦等等世界各地的外报外刊和网站,除了知名度比较高的一些报刊,如《纽约时报》、《新闻周刊》以外,一些国外的政府网站、旅游资讯类网站、公共电台网站上的文章,甚至是外文原版书都可能成为高考英语阅读题的来源。
虽然总结出了一年的阅读材料来源,但是每年世界各地发行那么多刊物、书籍、文章…与有迹可循的高考英语出题的“题风”不同,我们没有办法精确的知道阅读材料的“文风”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写作特点,但是,通过对国内外写作模式的区别,以及对大量外文的分析,我们还是能够找寻到这些阅读材料的普遍规律,也就是大部分作者都会运用PEEL论证法进行文章的写作。 
所以,我想带着大家从逆向的角度的溯源,从作者写作的角度出发去理解文章逻辑,只要我们摸清了PEEL论证法的内核,就能轻松的弄懂文章的大体框架,知道文章哪部分内容才是作者真实的观点,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
现在你可以花两分钟的时间读一下下面这段文章,在听完我说的PEEL论证法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段文章,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Certain forms of AI are indeed becoming ubiquitous. For example, algorithms (算法) carry out huge volumes of trading on our financial markets, self-driving cars are appearing on city streets, and our smartphones are translating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These systems are sometimes faster and more perceptive than we humans are. But so far that is only true for the specific tasks for which the systems have been designed. That is something that some AI developers are now eager to change.

PEEL,即point、elaboration、example、link四部分构成,其中elaboration与example部分的顺序可以互换,有的作者喜欢先论述自己的观点,再举例加强;有的作者喜欢先抛出自己的观点,在引用例子做实证。这对我们阅读文章没有影响,只要我们抓住了大体的行文方向和之后我会写到的需要注意的点就好。
Point:
文章的topic sentence,文章主要要讲述什么、议论什么、说明什么
Elaboration:
论述topic sentence为什么是作者的观点是对的
Example:
举例说明,能过在公开的报刊、杂志、网站发表的文章讲究可靠性。和国内的文章强调流畅,辞藻优美不一样,这些文章更注重一些相对比较实际的东西。这些作者喜欢用机构/研究/公开的报道/专业的数据来支撑自己的论点。
Link:
重新link回topic sentence(其实就是用Therefore/Thus/Consequently/As a result引导从而回到文章的point)
看到这儿,有的同学可能会觉得“我悟了,好像又没有“,那我们回到上文让大家看的那段文章节选,这段文章也是一轮课中给大家布置的作业之一。
在理解PEEL法之前,拿到文章你可能就会一口气从头读到尾,现在这段话只是一篇完整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读完之后你还会对整体有印象,但是当你在阅读一整篇文章时呢?你真的“有效阅读“了吗?看完刚刚那段文章,你可能也会觉得很模糊,这段话究竟想表达什么,又是AI又是financial market又是self-driving cars,文章的重点究竟在哪里啊?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怎样利用PEEL论证法进行文章的阅读,快速把握文章结构和中心。
拿到一段话,我们自然而然地就要去思考这一段的P/E/E/L分别是什么。在上文中说到,中间的两个“E“,位置可以是互换的,所以我们可以先去找P和L ,也就是POINT和LINK。也就是这段话的开头和结尾,并且翻译,看看link是否回归了point,也就是这两部分观点、态度、内容是否一致。
Certain forms of AI are indeed becoming ubiquitous. For example, algorithms (算法) carry out huge volumes of trading on our financial markets, self-driving cars are appearing on city streets, and our smartphones are translating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These systems are sometimes faster and more perceptive than we humans are. But so far that is only true for the specific tasks for which the systems have been designed. That is something that some AI developers are now eager to change.
首先你可以看到灰色和绿色的部分,
●point灰色:
某些形式的人工智能确实变得无处不在。
(——凭什么这么说?通过example论证)
●link绿色:
这是一些人工智能开发者现在渴望改变的事情。
(——什么事情?看elaboration)
●example蓝色:
例如,算法在我们的金融市场上进行了大量交易,自动驾驶汽车出现在城市街道上,我们的智能手机正在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
●elaboration黄色:
这些系统有时比我们人类更快、更敏锐。但到目前为止,这只适用于设计系统的特定任务。
 
现在,你只需要花十秒钟,就掌握了这段话的主旨大意。
至于elaboration和example,你甚至暂时都不用去读,按照peel方法看完整篇文章后,如果题目有涉及到具体的问题,比如题目问道绿色部分提到的“人工智能开发者现在渴望改变的事情“究竟是什么事儿,你再去读elaboration就好。这会为你在考场上争取很多的时间,一篇文章节省三分钟,四篇可就是十二分钟!
所以,如果题目没有具体涉及到example和elaboration的细节,那你只需要略读这一部分就好,分清文章什么部分需要精读,什么部分需要略读十分重要,尤其是如果你在仅需要略读的部分的长难句上纠结,真的浪费时间得不偿失。我记得我在录英语一轮课的阅读部分时有一篇题目,听过课得到同学肯定也有印象,那篇文章一共有8段左右,但是实际上有3~4段完全和解题无关,略读这几段也不会对解题产生干扰,有精读这三四段的时间,在考场上拿去做什么不香呢?

01
对于point example elaboration link结构的文章(即先举例后论述)。通常,but以后才是作者的真实观点。报刊、网页的文章强调客观真实。
那么如何体现自己的客观呢?
得把反方论点叫出来打一架,即使不打一架,不直接批判反方的观点,作者也喜欢“先礼后兵“,先简单例举一下你的观点,然后哎,but我不认可你的观点。
故意把反方论点引出来再驳斥回去,以加强自己的真实论点。这样的套路不仅用于开头,还会在整体结构上出现。
02
抓住作者喜欢下定义的心理。
什么需要下定义?第一个怕读者看不懂,因为这篇文章,最初时用于投稿到各大报刊杂志的!
在本文开头我也强调了这一点,那么作者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高考用,是为了给读者看,作者也是要混饭吃的,如果写文章过于高深,用词十分深奥,读者看不懂,投诉了,那也是没有稿费的。
所以遇到比较专业的词汇,作者都会给出解释,一般会表达为which means xxx; 或者是直接用破折号,括号跟在后面表示,这也是在一轮课中单独给大家强调到的一点。
如果在考试的时候碰到了很明显的超纲词汇,不要慌,往下看,肯定有解释的部分。

怎样快速解出阅读理解的正确答案?
拿到一篇卷子,先看第一段but或者其他转折词后面写的就是中心论点。这样就抓住全篇概要了。
有些地方看不懂也别着急。接着把每段point和link找出来,整体脉络理顺。
之后有细节理解或者推理判断需要精读的再定位去精读,读不懂的看前后句。如果要求精读evidence, 那么elaboration肯定可以解释他,反之亦然。
同时,还可以利用关键词、主题句等等方法快速解出正确答案,至于这些方法嘛,就在之后的推文以及一轮课程中再逐渐和大家细说啦!
画外音:提到精读,英语一轮课在原有的课程设置上增加了精读的课程内容,主要选取各大外刊对于国内一些时政热点的报道作为材料(比如疫情、河南洪灾……)
END. 

撰文 | 雨君
排版 | Carmen
图片来源 : 网络
 本期作者 
雨君学姐
雨君学姐,树成林高三全程课授课老师。高考英语145+,英语授课经验超过5年,累计授课3000h+,累计教授学生4000余人
英语各专题板块思维、技巧、实践训练、一轮规划、全程答疑都涵盖在树成林英语全程班内,期待在全程班再见啦♡
 特别通知
 3500训练营 
老王的3500单词训练营下周六宣发
敬请期待~
 特别推荐
 高三全程课 
这也许是市面上
性价比最高
知识点最精炼的
高考全程课
⬇️点击图片可查看详情介绍⬇️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