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安心考研”关注我
再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让我一直陪伴你!
2021年8月27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了《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738所,比上年增加50所。其中,本科院校1270所(含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1所),比上年增加5所;研究生培养机构827个,其中,普通高等学校594个,科研机构233个。研究生招生110.66万人,比上年增加19.00万人,增长20.74%。普通本专科招生967.45万人,比上年增加52.55万人,增长5.74%。
现在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了,正在准备考研和读研的同学们,你们知道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的区别吗?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比喻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是:导师负责给研究生指出兔子在哪里,并指导学生学会打兔子的本领。反之,研究生则是从导师那里了解到兔子的位置、大小、肥瘦,并采用从导师那里学到的打兔子本领擒获一只兔子。有人由此衍生出本科生、硕士生之区别的“兔子理论”。
1.本科生、硕士生之区别的“兔子理论”
本科生:学习捡“死”兔子。本科及以前所学知识都是别人已经发现、并经过了反复验证的知识,是固定、稳定的,属于“死兔子”。此阶段的学习训练只是学会找到一条比较便捷的路径把已经死在那里的“兔子”拿回来。
硕士生:学习打一只在视野中奔跑的活兔子。这只兔子在哪里?需要导师指给你,或者需要导师和学生一起来确定其位置。导师在“指兔子”的同时还应该告诉学生瞄准并射死兔子的本领。硕士生需要遵从自导师处学来的方法和技术,去把这只尚在活动中的兔子打死,然后再通过以往已经具备的方法把兔子擒在手中。
2.本科生学习与研究生学习的区别?
本科是素质教育,是从未成年到成人的教育,是让他们完成文明教育的过程。素质教育不在乎学什么专业。例如,家长们对子女找配偶的要求是要找个大学生,而不是要求找学某种专业的。家长们未必能解释为什么,但他们知道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基本上不动手打配偶。本科教育是培养做人的品格和修养的过程。
研究生教育不是素质教育,是专业教育。这就是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的最主要区别。这个区别决定了你们应注重学习什么的问题。研究生的学习带有研究性质,这对你们毕业后的工作选择与本科生有了不同。当今社会,本科生毕业后终生从事其所学专业的人数比例原则上不会超过10%。
3.学术萌新如何快速上道?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在逐年增加,马上就要开学了,我们如何在高等教育中快速成长,对于学术萌新们,又如何开始自己的科研?学术这条路虽然已经有很多人走过,也有很多人走成功了,但自己真正走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学姐也在这条路上走了几年了,仍然是站在学术之路的起点,一眼望去,真有点“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感觉。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保持对学术的兴趣,培养兴趣的同时就是知识理论的积累。我们对师兄师姐的研究要持怀疑态度,善于去验证。无论研究的结果如何,这样的研究过程都会使自己受益颇丰的。我们做学术的同时可以多参加一些学术实践,“学以致用”,学到的知识在具体运用中会加深理解,并在进行学术研究时起到一定作用。
4.研究生期间我们应该做什么?
1)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尽量广地涉猎学科基本知识,尽量深地了解研究领域方方面面、过去和现在,尽早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
2)掌握独立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尽量多的学习各种研究方法,熟练掌握研究过程和步骤;
3)学会写论文:写论文不仅是训练表达能力,更是训练思维的逻辑性,科技论文说简单也简单,因为多数文章的写作套路都差不多。标题、摘要、介绍、综述、方法、实验分析、结论、参考文献,大概就这几块。八股文一般,把这些内容填充好即可。然而,学生写这类文章最容易出问题的是八股文里内在的逻辑,不可不尊重。
放平心态,做研究生阶段该做的事情,既然你选择了读研究生,你就必须去面对它。其实,成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捷径和近路可走啊?所有你经历的痛苦都是你读研究生需要承受的。所有你看到的别人的成功,无一例外的是用勤奋的汗水甚至泪水堆积出来的。三年后,你就会获得身心的成长。
——END——
考研资料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
点个「在看」,一起「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