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了,你们都选定好目标院校了吗?附:考研院校难度排行榜Top100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安心考研”关注我
再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让我一直陪伴你!

 
现在已经6月了,问伙伴们一个问题:你们都选定好目标院校了吗?考研与高考不同的一点是,考研是考试之前就要确定志愿,这一点就决定了考研的难度不可控,报的高了报的低了,都会影响考研成功。所以每个伙伴择校的时候都会问同一个问题:“我选的这个院校好考吗?难不难?”不同高校的考研难度是不一样的。
但是,在选校判断难度的时候,是有几个维度可以参考的,今天学姐就带大家就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判断高校的考研难度呢?
1.计划招生人数:
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专业目录里面有说明,通常认为招生人数和录取几率成正比。在多数院校的招生简章中,每年都会更新出各专业的招生人数,院校会根据专业方向计划招生人数,其中好包括推免生,就比如在某些大学的文学语言类方向,只招5个人,这样的竞争压力就算是很大的,之前河南大学民俗学只招收1人,难度可想而知。
 
2.报考人数:
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信息,从中可以看出你的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虽然这一数据只能看到前几年的,但是足够我们大致判断出该院校的报考情况。有的高校特别是名校热门专业报考人数非常多,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还是要谨慎报考。
 
3. 实际录取人数:
通过这个我们能得知这个专业去年到底录取多少人,再结合往年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往年的招生录取情况。有一点要注意,有些高校个别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多于招生人数,所以要分析下目标院校有没有扩招的传统。
 
4.复试比例:
复试比例越大,考研的风险越大。一般院校实行等额复试,也就是确定的人数进入复试,如果不出意外,基本上这些进复试的同学就是稳录取了,但是也有些学校实行差额复试,一般是1:1.2或者1:1.5,所以每年就算过来初试,但是在复试阶段被刷的同学也有很多。
 
5.报录比:
基本上这就是最能看出招生情况和考研难度的数据,报录比大于1,就说明报考人数比录取人数多。从报录比中看各专业的招生情况,比例很大有两种情况,要么是热门专业,要么是扎堆报考;有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达到10:1,这反映的是名校热门专业的真实考情。要想报考这些院校和专业,最好要有十足的心理准备。
 

6.推免人数:
很多同学认为推免人数和考研没有多大关系,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很多名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很多,有的甚至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更加剧烈。推免率低的院校,有限的招生名额被推免的同学占用的少,考上的机会越大。
 
7.复试分数线:
要注意的是,复试线有校线和院线的区别。我国考研有国家线和34所高校自划线,无论是哪一种,分数高低决定了考研难度的大小。学校给出的复试线一般是各院的最低院线。所以,查找复试线的时候不要混淆校线和院线的区别。如果目标学校只有一个学院开设目标专业,则不存在校线和院线的区别。
 
8.院校名气
这一点也很重要,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同于本科,学习内容更深,因此,在考研时选择院校也很重要。基本上每两年或者隔一段时间,教育部就会联合有关机构公布大学及各专业的学科评估排名,并且给院校分档(A+、A、A-等),大家可以结合排名情况进行查阅。一般排名靠前的院校都是综合实力较强,学校资源多的院校,当然这类院校也比较难考。
 
复试比例、复试总分、总成绩的计算公式等数据可以很全面的反映复试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复试的重要性。复试比例越高(如1:2)、复试总分越高(如500分)、复试分数占总成绩的权重越大(如50%),那复试的竞争就越激烈,高分被刷、低分逆袭最终录取的现象就更多。所以,大家一定要了解目标学校的复试比例、复试总分和总成绩的计算公式等数据。
 

其实大家可以去地域竞争力小的学校。有些学校很不错,专业能力也很硬,但是由于地处偏远,很多人不愿意去,所以也相对好考。还有文科院校的理工专业,理工院校的文科专业。也就是学校的非热门专业。你付出同等的努力,考上的机会越大。你知道了以上这些,相当于成功了一半。考研就是一场信息战,你得到的信息越多,越容易获胜。
 
考研院校难度排行榜Top100

——END——
考研资料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

点个「在看」,一起「上岸」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