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考试,你为什么老是丢分?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安心考研”关注我
再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让我一直陪伴你!

  
今天学姐来讲一讲考研数学,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很容易拉开距离的学科,考研数学总分150,考得好的人通常会比考的差的人高几十分,考研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分的差距就有可能让你与心仪的院校失之交臂,更何况这几十分的差距,所以数学的好坏对于考研能否上岸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那么数学考试,我们为什么老是会丢分?我们如何学好数学呢?
 

考研数学有三大特点
第一大特点:难易顺序变化无常;
第二大特点:重视基础,淡化技巧;
第三大特点:计算量大,时间紧张。
针对这三大特点,学姐总结了三个我们总是丢分的原因。
数学考试为什么总是粗心丢分?
1.基础不牢固
考研数学的定理、公式很多,而每一道题都由这些定理、公式构成,定理、公式的不同组合又相成新的题型,在每年的真题中大家就可以看出,难题、怪题很少,考察的多是基础知识,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同学成绩不好?
原因就是很多同学连基本知识点都不清楚,正因为基本定理和基本公式、结论理解不够深入,所以也就造成在解题时不能正确使用,造成应用能力差,无法正确、有效地利用所学解题!还有很多同学平时遇到计算总认为很简单,一跳而过,从不动手,导致基本运算能力也很差。我们平时不要钻偏题、怪题,要注意解题思路。考研不是数学竞赛,不会出现这类题目,因此完全没必要浪费时间在上面。熟练掌握考研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结论才是王道。
2.惧怕数学,过线就行
在考研论坛上,大家常常可以“听”到“考研难!考研数学更难!”的论调。许多同学还不知道自己报考的专业要考数几、考核哪些内容和题型时,就已经对数学产生了畏难情绪,这直接导致在复习中就是消极应付,而非积极准备。“过线就行,差不多就可以了”成为他们普遍的目标,结果导致数学复习效率低下的严重后果。
所以要想学好数学,首先要克服惧怕心理,树立必胜的信心,化消极被动为主动,才可以在数学的学习和解题中体会到真正的乐趣。在最后冲刺阶段,大家心中压力都会很大,一定要端正好心态。
3.单纯模仿,不重理解
很多同学大量收集考研过来人的复习方法、经验等信息,片面追求别人现成的方法和技巧,殊不知方法和技巧是建立在自己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的,每一种方法和技巧都有它特定的适用范围和使用前提。
因此,单纯的模仿是绝对行不通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放弃投机心理,塌实的透彻理解每一个方法的来龙去脉,这样才能够完全掌握知识,在考场上灵活运用。总结考研数学近几年常出现的典型试题,综合练习。练习不在多而再精,多理解、真掌握、能延伸、会拓广,举一反三。目前真题,模拟题交错做,建议今天真题,明天模拟题。
到了考研复习的后期,如果复习比较一般的同学,请用心去琢磨,去整理错题集,去踏踏实实学方法,练计算,肯定会有提高的,不要每天看这看那,结果啥都没学到,一步一步来。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成功!
养成正确有效的复习习惯;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等都要掌握透彻;不能忽视课本例题和课后习题;切忌眼高手低,只看题不做题是要不得的,不能边做边看答案;学会选择性的听取他人意见,不会就虚心请教。如果你的数学进度是落后的,一定要上点心思。复习的过程中,既充实又痛苦,一定要制定属于自己的计划,绝不拖拉。每年死在数学上面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希望大家都能成功上岸。
——END——
考研资料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

点个「在看」,一起「上岸」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