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觅峰21级首师大学员。
初试375分,仅超过复试线4分,最后成功逆袭上岸!
一、基本情况
初试成绩:
✔政治70
✔英语二70
✔专业课235
✔总成绩375
报考原因:
我本科读的是某普通高校的工科专业,因为女孩子特别少自己又不喜欢这个行业,所以决定换行。思考了将近大半个月,确定了自己加入心理学考研大军中,也确定了自己的目标院校。首都师范大学应该是我觉得我可以努力够得到的目标,不甘心选择一考就中的,也不想报考与自己实力悬殊的高校,所以说,选择很重要。
二、初试-专业课
普心:
5月-8月 第一轮
普心我和大家伙一样,第一轮也是看视频,然后做框架。我是先看一遍要学的章节,然后再看视频做笔记,笔记我一般是直接写在书上,或粘在书上,这样笔记和课本容易对上,主要也是我忘性大,学过去就忘,这样对我容易些。看完视频后我会做框架,其实我从来不会做框架的,一开始我总是事无巨细地,生怕落下我认为很重要的点,导致我的框架密密麻麻的写满A4纸,当然了我是比着书写,后来发觉太浪费时间了,而且觉得跟抄写课本没区别。大概这样做了半本普心,后来我就简单写,但架不住我记忆力撇的很,总是翻书偷看。就这样把一轮结束了。这个时候暑假也快要结束了,我开始反省自己,觉得仿佛没学过普心,让我去回答个简单的问题,我也解释不出来。我开始后悔觉得是不是我做框架的时候没有关上书做,开始懊恼浪费了时间。(学姐提醒:很多同学在最开始学习时很容易走弯路,浪费了很多时间不说,还没学到什么,是因为你并没有摸透考研的目的,看书到要怎么看,什么样的步骤最有助于你记住,要达到什么标准,这都是很重要,需要有经验和专门的人来指导的)尤其是这段时间看知乎上别人暑假已经在背诵了,而我还只是读了读。懊悔和不安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于是我在开学前的一周里重新看了一遍普心,串了一下整本书,顺便形成自己做框架的风格,将理论整理成表格。虽然这个时间段相比我认真进行一轮学习时要简化很多,但它对我作用很大,我知道了普心具体讲了个啥,知道了每章节差不多有啥,那么这一轮就收获很多了。(做框架 做思维导图还是很重要滴)
9月-10月 第二轮
九月开学后普心我就开始第二轮复习,第二轮我还是坚守课本,一遍一遍的看课本,然后划拉框架。框架我没仔细整理,因为我了解我自己后期不会看这些的,所以我就是没事的时候找张白纸划拉着写,落下什么就多去补。有些章节有很多理论或者很多分类,像这种明显可以看成一个整体的,记起来相对容易,所以我就每晚结束学习前看一看。然后在网上买了一些题做,挑着做。
11月-考前
大概到十一月我才开始背诵。我的学姐劝我前期就自己理解,自己理解了用自己的话阐述,不需要死记硬背,她说后期慌张的做不下题去的,那个时候背诵就行。所以我的背诵时间就很短,也没有仔细分背一轮二轮,就反复背,忘了就背。进了十二月份我基本不在教室了,搬着板凳在楼道里,从早上七点开始,到晚上九点,就背诵,当然了每天会有几小时背政治。不过我还是觉得早点背诵好些,毕竟背诵就能拿到的分数算是送分题了。
真题也很重要,没做真题前感觉一切都是虚的。真题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出题思路,对我的后期冲刺很重要,做完真题后我拿着真题做了表格,对照着书来自己找重点。(学姐提醒:觅峰老师就会总结好历年真题的重点、考点,并推测平行考点,可以节省大量精力呢)末期总会有很多模拟卷子出现,选几套做做也很有效。模拟考重要的不是得分,而是查漏补缺还有掌握做题时间以及训练考试状态。(学姐提醒:这个时候的觅峰模考班就发挥它大大的用处了,批改分数,进行排名,讲解答题技巧,查缺补漏,知道问题所在,很多小伙伴表示追悔莫及,复试才知道这个宝藏辅导班)
统计:
5月-9月
统计大概是我三本里最喜欢的了。可能因为我本身是工科吧,所以统计学起来对我还是挺容易进行的,第一轮我的进度还是挺慢的,暑假结束我还没完成,往后延长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也是看视频、画框架。因为统计书内容很多,而且视频课已经很全面了,所以我是直接看视频记笔记,笔记我是单独记在本子上,看完视频再去回顾课本,然后做课后题。课后题考察的很详细,遇到计算量大的千万不要犯懒直接看答案,不论对错先自己算一遍。最后学完一章后画框架。一轮虽然慢,但基础确实打下了,一轮结束后我只是零散的复习了几个重要的章节,然后重新整理了一遍框架。
11月-考前
差不多到十月份我可以闭上书自己讲。所以我暂停了统计学习,把精力放在了我最头疼的普心上。十一月份我重新复习了统计,这一次没有花很多时间,直接复习笔记和框架,复习一章做一章课后题。到了12月份,就是做真题和模拟题上的题目,然后背诵可能会考名词解释和简答的内容。
实验:
5月-8月中旬
这一阶段算不上我真正开始学习吧,因为课本内容很简化,我实在看不懂,所以我前期没有重点学习。平时学有余力时当课外书翻翻,有个印象。
8月中旬-10月
八月中旬时我重点学习实验变量,选择了一些312的选择题来做。巩固了变量后,我开始认真学习前六章的内容,这个时候我没有看视频了,我的视频上内容对我没多大用处,所以我买了312的框架书,还在网上买了一些电子版的资料,自己补充着学习。
11月-考前
十一月我重点练习实验设计。我先对着答案看,多看几个知道怎么写了,然后开始练题。这个我觉得就是多练,然后一定要整理好做过的实验设计题目,平时多看看,了解一下案例和学习处理方法。因为这本书考试最重要是实验设计,所以我觉得会设计实验是重中之重吧。实验和统计,普心关联很大,所以学习实验时,可以多结合另外两本。考前就是背诵了。
三、初试-公共课
英语二:
单词:英语我从五月份开始背诵单词,但断断续续的没有坚持下去,直到暑假才开始认真背诵,所以每天的单词任务就很繁重。我先是用王江涛的十天搞定单词,这十天每天要背的很多,新单词加旧单词大概要花一上午才勉强学完,但方法是适用于我的。再复习一轮后我怕单词量不够换了红宝书,然后打印了艾宾浩斯记忆表格,一天两个单元,这个我背了很久,背完后就和之前的十天一起复习,按照表格一直背诵到考前,考前背诵就轻松了不会花很长时间。
真题:我是在8月份开始做真题的,一周一套,我只做了英语二最近10年的卷子,做完了订正,然后查单词翻译文章,画长难句来解析。我一共做了两遍就结束了练套题了,剩下的时间就是练习专项,新题型,翻译等。
作文:11月份开始学习写作文,一开始我也背范文,背了几篇之后发现没时间背很熟让我随时写出来。所以决定自己积累作文素材,参考着王江涛的最后20篇和刘晓燕老师的作文课,最后形成模板并背诵。
政治:
第一轮我是在8月份开始的,用精讲精练+1000题+徐涛视频课,徐涛老师的课更容易理解一些。精讲精练知识点很细,很适合第一轮使用;结束一轮后刷第二遍1000题;
考前各位老师的预测卷都会陆续出来,经典的肖8、肖4,腿姐的四套卷,徐涛的8套卷等等,选择题刷得越多越好。材料题优先背诵肖4,然后背诵其他老师的整合,网上会有很多整合资料。
四、复试
其实我在考前觉得自己考不上了,考完到出成绩我都没有学习,给自己找借口说不知道调剂去哪呢。出了成绩后焦头烂额中,首师大出了复试线,371!当时的我已经不知道该开心还是懊恼了,感觉离复试最多也就一周了,自己什么都没准备。就想着买点资料,但网上的都是卖纸质版,邮寄过来就好几天。
就在这时我遇到了觅峰的学姐,她告诉我只要还有一点希望就不能放弃,我已经因为之前没准备而后悔了,不能再给自己后悔的机会了,学姐还冒着资料泄露的风险给我发了电子版。因为课程很多,学姐挑选着让我看了重要的几节,自我介绍方面学姐帮了我很多,帮我修改了很多次。这几天里我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复试准备上,把讲义过了一遍,然后主要准备真题。对了,模拟面试真的很重要,特别重要,像我这样容易紧张的学生,第一次难免会表现不好,模拟面试帮我增长了经验,也让我知道我的薄弱处,通过模拟面试我知道读文献时容易磕巴,很不顺畅。所以我单独拿出大半天时间读文献。复试前我感觉准备得还好,至少心里没那么慌了。
复试流程:
复试当天,我抽到了6号,是上午的倒数第二个。大概十点半轮到我了,进入电脑邀请后,再接受手机邀请,先检查周围环境,然后开始面试。
✔首先就是自我介绍,然后抽题,有A/B卷,抽完后会展示PPT,开始英文文献阅读和翻译。
✔最后提问一个小问题。英语这就结束了。
✔然后开始专业课问答,会有老师向你提问,大概三个问题就结束了,问题都很基础,其中个是让我设计一个实验,所以备考初试时积累的实验设计就很有用了。
面试中,老师们人都很好,即便听不清多问几遍也没关系,过程中一定要流畅,我觉得不管对错吧,流畅就差不多OK了,如果回答的内容偏短了,后边多说一些相关的,一定要流畅。
我真的很幸运,我也很感谢在重要时刻真诚帮助我的人,尤其特别感谢觅峰的学姐,能在最后不放弃我,帮助我,她真的很真诚,大概就是因为这份真诚我才下定决心最后几天报班冲刺,最后成功上岸。所以,不到最后千万不能放弃,只要有机会,就一定要抓住。